APP下载

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导向和逻辑进路探究*
——以新建本科院校为例

2021-12-04赖闽苏

福建轻纺 2021年3期
关键词:新建跨界校企

赖闽苏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建 福清 350300)

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既是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外在需求,也是高校自身转型发展的内在必然。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提速换挡期。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是时代所需,更是使命使然。这在客观上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突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相应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实践证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产教融合。当下产教融合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学校与企业共同组建产业学院。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平台和载体,能够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可以帮助新建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但是,每一种新生事物的成长,都必然经历艰辛的探索历程。在实际运作中,产业学院在实现学校和企业协同育人方面,仍然有一些突出的问题,具体包括校企双方对人才培养周期存在分歧、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差异较大、高校运作机制与企业运作机制不协调等等。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有效地解决,决定着产业学院建设的愿景能否真正实现。为此,笔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产业学院要从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实际出发,深入剖析产业学院的任务、目标及运行机理,要在尊重高校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遵循共享与融合、跨界与耦合、服务与自洽、规范与自主这四大原则导向。唯其如此,才能推动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建设的顺利实施。

1 共享与融合

所谓共享,指的是通过校企资源、人才共享,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合作共赢。所谓融合,这里是指产业学院要立足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进而将产业思维融入人才培养,强调人才培养的延伸性和拓展性。共享与融合,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产业学院在人才输入与输出方面的辩证关系,既注重职业能力,又着眼全面发展,既关注当下,又面向未来。产业学院作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新型办学主体,在协同合作、共同办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问题有:校企双方对人才培养周期存在分歧、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高校运作机制与企业运作机制的不协调。上述共性问题严重制约着产业学院的健康发展。

共享和融合是产业学院发展的重要特征。产业学院能否有效运行,关键在于校企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共享与融合是产业学院的运行的逻辑起点,共享是高校与企业的利益平衡点,融合是高校与企业长久合作的保障机制。

在产业学院的构建逻辑中,高校与企业、行业各方,必须是平等互惠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与产教融合需要各方充分调动各自的积极性:

一方面,高校作为服务提供和人才输出方,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发挥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加大科研开发的力度,切实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共同开发课程资源,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校授课,针对性培养企业急需人才;要利用自身的教学、实验资源,主动承担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素质。

另一方面,企业也要主动配合高校共同开展产学研、做好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通过共同开展产学研活动,提升校企双方的科研水平,促进行业技术进步;通过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配合,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为合作班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企业技术部门的配合,为专业课程设置做好扶持和指导。

如果共享是产业学院建立的必要性,那么融合就是产业学院运行的可能性。产业学院建设的理念核心,是通过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人才。新建本科院校设立产业学院,正是以产教融合为指引,以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打通教育链、人才链和创新链。融合的具体方向,体现于如下四个方面:即行业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实验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相融合、实践实验与理论教学相融合、生产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相融合。通过这四方面的融合,为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发展型”、“复合型”人才,以实现人才供给侧与企业需求侧的高度适应,避免出现“两张皮”的问题[1]。

2 跨界与耦合

所谓跨界,是指产业学院作为学校与企业共同组建的人才培养机构,实现在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之间的“跨界”关系。这种“跨界”关系具体体现于产业学院的公益性和市场化,即产业学院既是公益性的企业组织,又是市场化的教育机构。换而言之,产业学院不同于企业,它是校、企共同建立的,且高校是主导方,虽然市场的因素占了很大比重,但教育的实施、人才的培养,才是根本目的。

所谓耦合,原是物理学中的术语,用以表示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程度。这个概念用在产业学院的理论阐释中,指的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与企业需求、科技革新相适应,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关注现实应然,而且也要适应未来趋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教育系统和职业系统实际上是割裂的,高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着理念不对称、信息不对称、职业能力不对称的严重问题,其结果就是有相当多的高校毕业生在进入职场以后,才发现自己既不了解行业和职业的性质、发展态势与实际需求,也不具备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术能力。产业学院的组建,就是要彻底打破高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这种隔阂,以跨界的方式建立联系,以耦合为目标,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无缝对接、技能等级与实际能力的无缝对接以及职业能力与就业能力的无缝对接。

产业学院是校企、校产连接的纽带和桥梁,是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跨界连接的产物,目标是共同培养社会及产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但是,仅仅实现连接是远远不够的,实现两大系统的有效调适,才是关键。这就是强调跨界基础上的耦合的重要性所在。具体而言,产业学院的建设意义,就是要通过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将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相耦合,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相耦合,技术管理升级与教学科研相耦合,真正打破产教之间的壁垒,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有效解决企业行业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2]。

产业学院跨界与耦合机理的落实,还能保证其实现人才精准供给,避免人才的结构性过剩或集群外企业“搭便车”,为企业量身定制,以“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为主线,培养具备符合产业要求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应用研究能力和社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就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本质上,产业学院就是高校、学生、政府、行业、企业多方之间跨界耦合和自觉约定的产物。认清这一点,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意义尤其重大。新建本科院校的产业学院建设,必须正确把握跨界基础上的耦合,才能真正构建起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3 服务与自洽

所谓服务,是就产业学院的建设宗旨而言的。立足地方与行业,服务产业发展,是产业学院的基本任务。服务体现的是高校建设理念的转变,产业学院不是行政机构,是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组织。所谓自洽,指的是事物发展符合自身的规律。就产业学院建设而言,自洽是指在发展过程中,产业学院要使自身的运行能力与建设目标相符,要能够适应新科技革新和市场经济的挑战。

由于长期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惯性使然,当前部分高校仍存有对行业、产业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不到位的问题。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很多高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往往不具备服务企业、行业的能力。企业、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懂技术、懂管理、能力强的教师,参与到企业的技术攻关、产品升级、专业培训等环节,然而高校的大部分教师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和能力[3]。为此,新建本科院校迫切需要就产业学院的建设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是找准目标定位。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育人目的是服务地方经济技术、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具体表现为:立足于行业产业运营管理、技术革新,为企业的研发、生产和营销培养高质量的服务。因此,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出发点,必须是呼产业所需、应产业所求,实现高校、行业产业、企业的有机衔接。产业学院应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行业产业协会调研、企业参与,三方协商、科学论证,制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设计学习任务[4]。

第二,是实行综合评价。对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服务属性和服务能力的评价,要结合社会综合性的环境因素,立足于内外统一的价值旨趣,使之符合高校人才培养规律和企业行业发展规律,从而突出人才培养兼具科技性与人文性的目标,明确人才培养的规定定位、评价指标,实现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的自洽。

4 规范与自主

所谓规范,这里指的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产业学院建设,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或政策运行,高校本身对产业学院要规范和约束的职责和权力。所谓自主,是指要建立适合产业学院运行的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规范与自主的逻辑关系,即政策、规定对产业学院发展有约束性与指导能力,同时又能保证产业学院在规范约束下的自主发展空间。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关于产业学院约束力的相关政策,也没有调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这在客观上导致了产业学院法律地位不明确的问题,产业学院建设缺乏独立性,同时对企业对参与产业学院的吸引力也不足。并且,目前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引导多停留在宏观层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以及鼓励企业参与教育管理的具体政策还比较少,这也使得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产业学院时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等政策支持。产业学院各主体之间,也缺乏法律、制度的“硬约束”,仅能依靠契约形式来维系关系、平衡诉求。突出的问题是,产业学院办学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造成了产权关系的复杂,各主体目标差异大,运营成本高而办学效益低,协同育人意愿不强。这都是新建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产业学院的运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操作方案和合作内涵。产业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突破口,应长期坚持持续改进。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 从政府层面提供政策或法律上的保障,通过政策、法律赋予产业学院独立性的法人地位,建立现代化的管理结构,建立产业学院引导与激励机制和办学评价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对积极参与合作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或激励补偿。

第二, 从企业层面应强化其自主性,保障企业在产业学院的决策权,发挥企业在招生、教学、实习实训等环节的主体性作用。

第三, 从学校层面应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关规章制度,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产业学院与其他二级学院的不同之处,构建确保产业学院有效运行的激励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质量评价机制和运行纠偏机制等,真正实现协同育人、协同发展、协同创新[5]。

第四,成立或借助行业协会或第三方机构,以明确政府、企业、高校的责任,监督、规范产业学院的运作,客观评测产业学院的办学质量,制定产业学院的学生评价标准,建立多元参与的动态教学评估体系,使产业学院评价既有结果考核又有过程评价,从而保证产业学院的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产业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新型载体,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经过积极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难题有待破解。我们相信,在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新建本科院校只要勇于探索,一定能通过产业学院的建设找到适合自身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升级的正确道路,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新建跨界校企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周鹏飞:大鹏展翅 跨界高飞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