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2021-12-04梁英伟
梁英伟
(中山市大涌医院,广东 中山 528476)
公立医院是政府创办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国家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其资产管理依据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公立医院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其中非流动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在公立医院资产总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公立医院开展业务活动的基础,对公立医院的运营效率有重大影响。
2019年1月1日起公立医院全面实行《政府会计制度》,明确了固定资产的定义标准,是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使用寿命超过一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原有物质形态基本保持不变的资产。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具有种类繁多、存放地点分散、单位价值较高的特点。固定资产对医院业务发展至关重要,是开展各种医疗技术项目的保障,也是评价医院综合实力、规模大小、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随着新医改工作的不断推进,各地公立医院为能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纷纷加大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固定资产三级账卡制度,定期进行清查盘点,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保护固定资产的完整性,确保账实、账卡、账账相符,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可以及时盘活闲置资产,充分挖掘资产潜力,避免造成国有资产浪费。
(二)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固定资产建立台账进行系统管理,定期维护保养,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减少故障发生率,可以有效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节约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使用成本,使医院能充分利用有限资金更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医院开展业务,提升了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采购轻管理,固定资产利用率低
由于医院是以救治病人作为主要业务的,所以医院工作人员基本以医疗卫生技术专业为主,缺少固定资产管理理念,部分领导和职能部门员工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部分科室在申请采购固定资产时未充分论证购置设备所产生的成本与经济效益是否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固定资产购买后,没有做好后续管理规划工作,没有考虑好如何提升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效率。由于信息未能实现有效共享,各部门使用者沟通不畅,导致闲置的固定资产没有得到更好的盘活和最高效的利用,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固定资产的潜力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掘,经营效益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部分医院未能认识到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在管理上的区别,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混乱,没有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日常经营中的作用。
第一,采购部门为了满足使用部门的需求,在购买前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证,忽视了固定资产申请购买的严谨性,在采购手续不完善的情况下就要求供应商将设备提供给科室使用,由于仓库没有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导致财务科没有登记造册,使固定资产成为账外资产。尽管大部分资产也进行了事后手续的补办,但期间固定资产没有及时计提折旧,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第二,科室对固定资产认识不足,科室领用的固定资产没有办理相关转移登记手续,未及时通知财务科变更固定资产归属部门,在固定资产清点时形成盘盈或盘亏,加大了固定资产清点的难度,从而使固定资产在归口过程中管理责任不清,如固定资产出现人为损坏,由于部门、人员责任不明确,最终会导致责任无法追究。
第三,科室对某些自身不再使用或多余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询问其他部门是否适用,资产未能得到有效盘活使用,造成固定资产闲置浪费。
第四,个别科室对已损坏或破旧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报废申请处理,只是随意自行丢弃处置,未能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与一般办公用品、卫生材料的本质区别,报废制度形同虚设,造成固有资产流失,账实不符。
三、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领导者和使用者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固定资产购买要经过充分的论证,否则不但会造成设备浪费,还会影响医院的折旧分摊和效益。购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最终目的是利用这些固定资产,结合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医院的医疗技术力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让患者得以早检测、早发现问题,让医务人员能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病因,从而让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因此,对于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入首先要从大局出发,不能以个人的喜好或者私利为导向,也不能购入落后、即将淘汰的设备,在固定资产购买前,领导和相关直接和间接使用部门必须要做好固定资产购买的必要性和效用性论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购买与不购买该固定资产设备对业务发展与费用占用的成本效益影响,切忌盲目跟风,造成浪费。
(二)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公立医院在设备购买后,必须落实专人管理,以确保设备正常发挥作用,要建立分析台账,对照设备投入使用前后进行成本效益对比分析。此外,还要定期评估该类设备在市场上的更新换代和升级情况,能进行低成本升级的,要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以便更好地发挥设备的作用。建议每季度或每年定期书面向医院领导提交设备运行综合分析报告,以便院领导更好地掌握固定资产相关情况,为下一步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
固定资产要实现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管理软件,使全医院固定资产公开化,各部门对固定资产实现信息共享共用,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状态,用活用好固定资产,让固定资产发挥最大的效用。固定资产需要部门间调用的,要切实做好转移登记手续,一式四联,一联存调出部门,一联存调入部门,一联交资产管理部门保存,一联交财务科及时办理变更固定资产归属部门,以便准确计提折旧费用。另外科室负责人轮岗,除做好日常业务工作交接外,还要做好科室固定资产情况交接,属个人保存使用的固定资产,发生调动、离职等不再从事本岗位工作的,必须做好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固定资产落实管理责任到部门及个人,避免因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固定资产丢失、损坏、闲置浪费等现象。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必须落实相关人员的责、权、利,在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对管理漏洞要及时进行堵塞,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保障国有固定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编入医院应知应会手册,要求全院人员熟悉掌握,要对固定资产管理有全面的了解,包括领用、转移、维修维护、报废、处置等整个流程都应有部门及人员跟踪,以保证环环相扣不脱节。医院各科室都要做好制度落实,要宣传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第一,做好固定资产购置发展规划。通过医院院务会议等方式,多方论证,提前从医院整体角度计划布局好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和报废规划,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将资金投入到最迫切、最需要的固定资产上,以促进医院健康发展,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
第二,建立好固定资产责任监督制度。审计和财务部门是落实固定资产管理的牵头部门。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两个部门务必严格落实检查监督责任,要坚持做好固定资产清查和固定资产相关使用部门的教育、领用、转移、维修维护、报废、处置的规范工作,对于账实不符,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要分清责任,解决问题,确保账实相符。
第三,坚持落实好设备等固定资产采购和绩效管理制度。合适的设备采购对于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采购不当或管理不当,极容易产生巨大的浪费,从而影响医院的整体安排。医院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设备采购、管理和使用实行成本效益考核,以确保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和使用的责任落实。建立每台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标签及固定资产定期检查台账制度,让每件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人,使固定资产的领用、转移、维修维护、报废、处置与管理人员绩效息息相关。这样,才能确保固定资产发挥应有作用。
第四,建立固定资产后评价机制。为更好地鼓励和约束固定资产购买、管理和使用者的行为,上级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关考核制度,积极参与评价医院已有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和效益情况,医院要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使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和使用情况更趋优化和合理,特别是要对使用率高、效益明显的固定资产和使用率低下、效益不明显、甚至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深入分析。上级主管部门可凭后评价结果,定期考评固定资产购买决策者和使用者,作为其年度或任内考核的依据之一。
四、结束语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与支持。公立医院上级主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对固定资产盘亏等情况进行及时审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报废等申请,要及时按实际情况进行审批。公立医院也应从自身出发,不断完善、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以提高医院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