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字普惠金融 助力中小企业融资
2021-12-04程露莹
程露莹
(广州南方学院,广东 广州 510970)
数字普惠金融追求贯彻落实金融行业协会精神,凸显商会组织作用,指导并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发展转型。在整个过程中,它更促进了中小企业与数字化服务商建立金融机构合作关联关系,有效推动了中小企业的数字普惠金融机制发展,特别是在帮助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1]。
一、中小企业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现状
数字普惠金融是服务于中小企业实体经济的,它在合理配置金融资源的过程中也希望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更希望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这一现实问题。2020年,诸多中小企业面临破产风险,出现了企业现金余额与预计营收下降等问题,这也导致许多中小企业无法正常工作,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已经建立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影响很大。具体来讲,中小企业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现状就涉及四点现实问题[2]。
第一,其业务快速发展态势严重受阻。受到2020年经济低调走势影响,中小企业的业务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发展态势严重受阻。
第二,其新增贷款投放难度加大,中小企业的客户群体在2020年有所减少。
第三,其线上产品模型深受冲击,甚至出现了线上与线下商业连接断裂情况。
第四,其线下信贷管理业务可能难以落实。
中小企业在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构建过程中希望加大对微贷款的投放,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与此同时就是注重科技赋能,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3]。
二、中小企业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构建思路方法
中小企业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方法应该分两点看,第一是科技赋能,第二是破解难题,下文结合这两点展开分析。
(一)科技赋能、全面深入发展构建中小企业数字普惠金融体系
金融服务发达的关键就是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这也是国家在2020年以来一直倡导的,那就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可触达、可持续、可体验、可确保效率与质量明显提升的科技赋能体系,利用科技智能技术体现中小企业融资优势性。具体来讲,它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利用基础账户有效普及并降低“金融排斥”这一问题上,保证提升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信贷效率。为了保证中小企业融资难度降低,国家希望促进金融领域运用各种金融科技服务手段,不断创新服务渠道,拓展金融服务深度,确保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便利性。在该过程中也要为中小企业适当降低普惠金融融资成本,充分利用智能化新技术、新渠道来解决金融乱象治理问题。确保利用小额、分散的融资服务内容与成本控制手段来维持产品价格在合理区间范围内。而在该过程中,中小企业还运用到了互联网保险技术,确保保险易得,如此实现数字普惠金融保险服务优化对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有利[4]。
如果从科技赋能角度来讲,中小企业融资业务需要通过数字普惠金融引领,建立可持续发展道路,合理运用数字普惠金融内容,配合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等重要金融科技手实现对自身企业服务半径的有效延伸,深化企业服务内涵,降低服务门槛与服务成本,为中小企业融资提升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而在数字普惠金融引领作用下,也希望构建具有高效、互助共享的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机制,满足对目标客户的精准有效识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的精细化管理与精确服务体系,保证合理运用科技技术创新来有效缓解数字普惠金融中所突出存在的信用与信息动力问题,如此对合理应对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而言具有较高价值。当然,利用科技赋能遏制目前社会上中小企业的融资乱象,防范风险问题也是有必要的,它能够确保通过数字普惠金融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明确基本原则与底线,这对中小企业是否能够成功融到资金非常关键。
在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手段方面,需要有效解决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在该过程中,就希望追求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到位,确保切实打破其中所存在的地域与距离限制,保证融资信息共享过程中更有针对性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目前,要为中小企业不断拓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可触达范围,其目的就是建立科技化融资方式,有效消除信息隔阂问题,将金融知识传播体系建设到底[5]。
(二)数字普惠、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中小企业向来存在贷款难、融资难等等问题,这也是当前国家希望解决的数字普惠金融问题,进而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究其原因,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还在于金融机构在成本与风险层面无法实现有效覆盖,金融行业领域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了不敢贷款的极端情况。但是,数字普惠金融其本质上还是追求数字化建设方式的,它主要运用到了计算机、信息通信、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处理等重要普惠金融服务内容,希望借此机会有效提升中小企业的普惠金融触达能力,另外就是降低金融银行领域面向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与放贷风险。在该过程中,利用科技手段确保中小企业融资贷款可获得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也希望建立风控水平背景下面向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效率的有效提高。就以风险评估与防控工作为例,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字金融普惠体系建设希望寻求新突破,其目的就在于解决某些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金融机构无法在相对低成本条件下面向中小企业进行放贷的这一现实问题,所以必须做好针对中小企业的有效风控,例如可采用到电子签名、大数据等等先进技术,如此可帮助银行金融企业与社会中小企业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准确、高效识别小微客户风险,确保机器学习与标准化审批到位,这对降低金融业务操作风险也是非常有利的。
就目前看来,社会上的传统金融银行企业都在积极布局科技金融发展体系,其目的就是面向中小企业构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国家普惠金融事业向前发展。为帮助中小企业真正获得融资提供便利。当然,针对中小企业而言,在数字普惠金融等主要业务上,科技赋已经成为他们能够融到资的重要契机。而反观金融银行行业领域,它也是民营银行的发展契机。因为民营银行普遍面临着客户少、无网点、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而金融科技的发展将逐渐将物理银行的边界淡化,帮助民营银行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6]。
三、中小企业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普惠金融希望有效提高普惠金融发展质量,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构建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普惠金融服务与保障体系增加更多可能性。就目前看来,国内已经打造构建了诸多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区域,它借助银行金融企业的信用科技技术系统在中小企业中实施数字普惠金融改革试验。例如它就建立了企业征信融资E网通,构建“融资服务+信息查询+信用评价+风险防范”综合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信用融资建立完整服务链条,希望从根本能上为中小企业消除信息壁垒以及信息不对称等等问题,形成全新的征信融资模式。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与水平,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融资成本太高等等问题,提升中小企业参与融资的积极性。结合上述做法,本文认为中小企业若希望有效融入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中,解决融资难问题,在未来还要协力地方规范经营,结合企业规范化经营提升自身融资能力;要建立中小企业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重视对企业中人才流与现金流的有效发展,并建立企业“三品”,保证企业家人品、企业产品以及抵押品都具备高品质;第三是围绕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纳税申报表展开“四表”优化调整,并指导中小企业选择适合于自身融资的金融机构。而政府方面也必须积极寻求自身与银行之间共同建立产业发展互联网,发挥上下游产业链优势,确保融资模式得以有效优化[7]。
四、结束语
在未来,我国商业银行还应当多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制度政策,进一步运用各种数字化技术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机制发展,为中小企业搭建各种融资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友好的融资基础环境,建立中小企业常态化、协调性较强的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帮助他们切实解决融资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