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滑油含水量检测方法的探讨

2021-12-04耿珊

科技与创新 2021年22期
关键词:介电常数油品润滑油

耿珊

(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甘肃兰州 730050)

伴随着润滑油使用范围的扩大,市场上的各个润滑油生产厂家不仅加大了生产规模,生产处理不同性能的润滑油,更是在生产过程中非常注重含水量的检测。虽然在润滑油生产和使用中,含水量检测有着多种的方式,但在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含水量检测技术也有了崭新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在线检测当现代化技术,有效保障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根据含水量检测结果来进行润滑油油质的判定,科学地进行润滑油的选择和应用。

1 润滑油水分来源及存在形式

1.1 来源

1.1.1 外部混入

因为润滑油生产和使用的特殊性,在一些环节可能会出现水分混入润滑油的情况,比如,在生产与存储阶段,一旦相关人员没有选择好存放设备或者传输管道存在破损问题,就会导致雨水、雪水或者其他水分混入到油品内,导致润滑油中的水分超标,降低了润滑油的使用性能。润滑油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冷却器的渗漏问题,在出现了这一问题且并未及时处理后,油品内可能会混入冷却水。当润滑油存储和使用在潮湿的条件下或在温度异常低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分也会混入其中,导致油品中的水分超出正常标准。

1.1.2 内部析出

润滑油有着明显的溶水特性,但其本身溶水性也与温度变化有着一定的关系,根据经验,在周边环境温度急剧升高的过程中,空气湿度同步增大,润滑油的溶水性更为明显。这种情况下,油品中的含水量较大,反之,含水量较小。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润滑油中的水将呈现出饱和状态,在特定的条件下这些水分将会被析出。因此,内部析出同样是润滑油中水分的一大来源。

1.2 对润滑油中水分形式的介绍

润滑油中的水分有多种的存在方式:①分子状态。这种状态下,水分出现在润滑油的分子空隙内,水分对润滑油的溶解作用受到润滑油组分、温度的影响,这种状态下的水分很难直接判定,需借助专门的检测设备和仪器来判断其含量。②细小颗粒状态。这种存在形式下,形成了油水两相乳浊液,油水分离的技术难度大。③油中析出,形成了微小颗粒后逐步成为大颗粒,多处于容器底部或者内壁。

2 润滑油中水分存在的危害性

2.1 对润滑油的品质和润滑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润滑油的基本构成,其中主要以基础油和添加剂为主,一旦在润滑油中的含水量超出了正常标准,就会导致基础油受到水分的干扰而表现出明显的氧化,在氧化现象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也就会导致润滑油发生乳化现象。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作用相当于表面活性剂,在一定的条件下,添加剂极易变成胶状,最终导致润滑油的油质不佳,比如,润滑油黏度降低。一旦水分导致润滑油中的基础油、添加剂发生了变化,就会导致油品性能和质量无法满足使用标准。

2.2 加剧机械设备磨损和腐蚀

润滑油一般用在机械设备中,可实现对机械设备中零部件的润滑,减小不同零部件之间的机械摩擦,但一旦润滑油中的含水量过高,将会导致机械设备的磨损和腐蚀严重,易造成机械设备更高的故障率,难以维持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

3 润滑油含水量检测方法

3.1 蒸馏法

关于润滑油中的含水量检测,有多种检测方式,蒸馏法是一种十分传统的检测方法,具体的检测工作开展时,在润滑油中选取试样,将所选取的试样与无水试剂充分混合以后,开展一段时间的加热蒸馏,最后读取冷凝回流水的体积数据,就可得到含水量指标,这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操作都相对简单,但在整个的检测过程中,却需要消耗相对长的时间,且难以得到高精度的结果。

3.2 卡尔·费休滴定法

3.2.1 原理

卡尔·费休滴定法同样是润滑油含水量检测中的常用方法,在利用这一检测方法开展检测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是电化学法,将I2、SO2、H2O 以1∶1∶1 的比例在电解池内开展化学反应,反应过程如下: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在不含游离态碘的滴定溶液通入高压电,在此条件下,碘与水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在反应结束后,游离态的碘将使得电压呈现下降趋势,直到滴定结束,电压的下降也结束,利用法拉第定律就可得到总碘量值,进而来得到润滑油的含水量指标。

3.2.2 影响因素

在利用卡尔·费休滴定法开展含水量检测的过程中,检测结果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为:①卡尔·费休试剂。在周边环境湿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卡尔·费休试剂的新鲜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在湿度增大、时间延长的情况下,试剂的稳定性不足,滴定度的下降速度明显快于正常标准,试剂可能难以发挥其作用。②溶剂。润滑油中的水分有多种存在形式,其中,游离状的水脱除相对简单,经由溶剂的使用,样品中的水可以发生状态的变化,当成为了游离态后,也就可在特定的条件下与试剂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但因为润滑油为非极性物质,如果在检测工作中采用了高纯度的非极性溶剂,因为导电性质相对较差,两者之间的反应活性不够,也就无法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称重法

当在润滑油含水量检测时采用的是称重法时,需在润滑油中选择有代表性的试样,试样体积要符合要求,在取样结束以后按照相关规定来称重,结合对润滑油密度情况的掌握,依据特定的公式,计算在同体积条件下润滑油的质量。因为润滑油与水存在着密度方面的差异,在开展含水量检测的过程中,可考虑这两种物质的质量差值、水和油密度关系等的分析,得出试样中水的体积和含水量。但利用称重法开展检测的过程中,为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一般要保障试样的纯度。

3.4 红外线光谱法

润滑油含水量的检测中,很多时候也会采用红外线光谱法,根据这一检测方法的原理,利用的是油品内不同组分的红外线吸收强度差异。针对润滑油的含水量检测,当利用红外光连续对油品试样开展照射的情况下,可同步获得吸收光谱图,因为吸光度与含水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经由对吸光度的分析,也就可掌握润滑油中的含水量情况。但根据实际的应用经验,当水分含量超过0.1%的情况下,利用这一检测方法可得到相对可靠的结果。

3.5 微波法

微波法属于润滑油含水量检测的一种新型方式,当利用这一方式开展检测时,需在油品内施加电磁波,因为水本身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当施加了电磁波以后,也就会在润滑油内产生感应电流,含水量越高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大,也意味着更大的电磁波能量,经由对电磁波能量的计算,就会获得准确的含水量结果。

3.6 射线法

当在润滑油中通过了射线时,水和油品本身的性质不同,对于射线的吸收率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一旦在润滑油的含水量检测时,含水量存在着明显的变化,将意味着射线衰减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通过这一原理的应用,也就可得到含水量检测结果。从本质上看,这一检测方法为非接触检测,因为为非接触的方式,所得到的检测结果与实际可能存在较大的偏差。

3.7 介电常数法

润滑油和水分别属于非极性和极性位置,这种性质差异导致二者的介电常数有着显著的区别,一旦含水量发生变化,介电常数也会同步发生改变,在利用介电常数法开展含水量检测时,主要是对这种变化量、含水量关系的把握来获得含水量指标。根据当下润滑油含水量检测方面的介电常数法,多利用的是射频法和电容法,如果采用的是射频法,需将选定的射频传感器探头置于油液内,经由射频源的射频信号发送,在油液介电常数的变化下,传感器电容也会同步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下,经由对传感器电容阻抗的分析,就可获得含水量;在含水量较高的润滑油检测中,射频法更为适用。

4 结束语

含水量检测是润滑油生产和使用中的重点工作,虽然在当下的技术发展中,检测方法日渐多样,但因为每一种检测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为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需根据检测情况来进行检测方法的选择。

猜你喜欢

介电常数油品润滑油
温度对土壤介电常数的影响规律研究
农业机械柴油发动机润滑油使用性能研究
温度对油纸绝缘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
防爆电机的工作原理及轴承润滑油选用
一起汽车火灾调查与油品泄漏危险性分析
油品储运系统油气回收
不同变质程度煤介电常数特性
国内石墨烯润滑油首次产业化
溶剂效应对香豆素模型分子中密度泛函活性指标的影响(英文)
董红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