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应用实践及信息通信技术供应链安全的研究

2021-12-03甄伟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1期
关键词:信息通信技术

甄伟

摘要:供应链物流安全最早出现在物流领域,这一概念提出的目的在于通过强化运输物流过程中货物与人员管控的方式,提升货物流通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在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面对信息通信技术供应链安全事件频发的情况,借助物联网应用实践强化对供应链安全的管理已经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物联网应用实践;信息通信技术;供应链安全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逐步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新技术,近些年来在物联网中使用移动通信技术又使物联网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想要更高效地在物联网中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就必须要更深一步地了解什么是物联网以及什么是移动通信技术。

1物联网相关概述

1.1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的概念一般是指为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有效融通的借助计算机通信感知、识别以及智能等技术的一种方式,并且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控制的从而实现信息化传递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物联网是一种互联网的延伸,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和基础上实现的基于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并且更具有公开性和大众性,但又具备私有化的特征,所以也可以说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一种形式的拓展。综上所述,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

应用模式和方式,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的拓展。

1.2物联网特征

物联网以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来采集各类型的数据,并实现分析和处理,体现了人工智能的重要特性,再结合物物相连的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从而实现了替代人们来实现某些工作。但是要实现物物相联,必须依靠大量的硬件设备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持,包括卫星、多种类型的传感器、信息识别技术、信息扫描技术以及其它与能够参与到物物相连的网络中来的设备。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科学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信息通信技术和控制方法,使物与物之间能够利用各类设备来实现信息的交互,从而实现物联网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物联网的信息感应方面,是来源于感应器或者终端设备采集的数据,并通过控制器来对信息进行传输和处理。在数据的处理方面则是通过多种途径的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终端,再由平台来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由于物联网的私有化特征,因此类各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都要确保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应链信息安全关键技术

2.1密码技术

信息安全属于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现代科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它涉及到诸多的学科,包括电子、数学、通信和计算机等,其发展会促进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网络信息安全研究所涉及到的内容众多,如安全监控、协议、体系结构等。对于网络信息安全而言,密码是不容忽视的内容,其应用可以使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具体表现为,密码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保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不受各种因素的干扰。依托于信息流和资金流在物联网中的快速传输,使系统集成目的达成,属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重要特征。所以,密码技术在系统中应充分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物联网供应链安全得到保证。

2.2核心网络物理隔离技术

在进入网络时代以来,众多企业都利用网络对信息加以承载,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企业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不断提升,网络管理难度也同样如此,为保护信息安全,企业开始利用转线连接和信息承载设备集中布置的方式组件专网,避免信息被无关人士所窃取。对于处在供应链内的企业而言,保护核心网络安全属于头等大事。为实现保护信息安全和降低网络管理难度的目的,许多企业会派遣专人看管集中布置的设备,但这种方式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利于信息的使用。为此,部分企业依托转线构建核心网络,同时仅设置一个出口网关。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起到保护信息安全的作用。

3物联网应用实践中信息通信技术的体现

3.1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现阶段,物联网技术能够被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的管理当中,离不开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持,以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为例,在应用过程中,物联网系统方面可以借助射频识别技术获取目标对象的射频信号,自动完成对信号的重复擦写或者管理,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现阶段,若以能量源为分类依据对射频识别技术分类可以得到被动式与主动式两种标签类型,其中被动式标签主要是由线圈、天线、芯片等部分构成,能够与读写器保持通信;区别于被动式标签,主动式标签中包含内置电池,这一标签被广泛应用于包含金属、液体等材料的特殊环境当中。若以工作频率对射频识别技术进行分类则可得到超高频UHF、高频HF、低频LF、微波等部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若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的工作信号主要是高频信号,那么信号将会拥有较强的天线方向性并且标签内能够容纳的数据量也比较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技术的应用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这一技术的具体应用成本,以便达到强阿虎成本管理工作的目的;若射频识别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应用的工作信号主要是低频信号,那么尽管信号传输所消耗的成本有所降低,但由于低频信号并不具备天线方向性优势,不能对远距离的物品进行感知,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物品的具体位置范围,以便达到提升技术应用质量的目的。

3.2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技术的应用

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技术作为城域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备安全性与可拓展性比较高、比Wi-Fi技术更适合多媒体通信服务应用、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扩大信号传输范围等优点。具体来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技术可以借助自身配备的智能天线技术延长无线信号的传播距离超过50km,并且其网络覆盖范围是3G信号发射塔信号覆盖范围的10倍左右,在应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大多仅仅需要建设部分基站,就可以达到信号覆盖全城传输的目标。

3.3通用分组无线(GPRS)技术的应用

通用无线分组技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应用范围相对广泛,在这一技术构建过程中,吸收了GMS技术的众多优势,并且将SGSN融入了技术当中,通过这种构建方式,使得通用无线分析组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借助一定的接口协议使自身与PSPDN进行互联,还能直接与IP网络进行连接。在当前的供应链管理工作当中,通用无线分组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在没有引进转换设备的前提下使自身与网络系统相连接,从而达到提升物联网系统使用可靠性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信息通信供应链的组成越发复杂,其安全性与国家经济增长以及网络安全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更是成为当前各国网络安全博弈的重要内容之一。现阶段,进一步加强对信息通信技术供应链安全风险的管理,已经成为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稳定性的关键点之一。

参考文献

[1]陈晓桦,严绍文.ICT供应链安全管理政策研究与建议[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9(11):36-45.

[2]高婧杰,丰诗朵,李明强.从美国供应链安全立法进程看我国供应链安全监管[J].信息通信技术,2019,13(06):23-27.

[3]徐飞.信息通信技术在物联网应用中的实践探索[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4):188-189.

[4]張跃飞.物联网应用实践及信息通信技术的相关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20(04):3.

猜你喜欢

信息通信技术
信息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安全研究
浅析我国电力企业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
能源互联网下的信息通信技术及可靠性研究
信息通信技术变革对数字出版发展的影响
信息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实践
信息通信技术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分析
浅析信息通讯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
信息通信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工具
远程高等教育中的信息通信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