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下的信息通信技术及可靠性研究
2017-07-06张海波
张海波
摘 要:能源互联网是当下社会的一种趋势,随着我国能源的逐渐减少,构建能源互联网,提供可再生资源将成为一种必然。但在这一过程中,能源的安全问题成为主要问题。基于此,主要探讨了信息通信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阐述了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核心技术,以便于促进我国能源互联网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可靠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6.107
信息通信技术是可再生资源与能源系统融合的关键技术,该技术满足现代社会消费方式和发展趋势。互联网也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互联网战略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共识,对于能源互联网的建立,其主要问题是保证其安全性与可靠性。
1 能源互联网特点
随着大规模可再生和清洁能源的接入,也就是随着能源互联网的运行,传统的信息通信问题非常明显的展示出来。能源互联网具有自身的特点,如数据信息多而杂,安全性对技术具有较高要求等。要改善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移动能源互联网的特征。能源互联网除了具有复杂性,还具有开放性、集成性和分散性等特征。移动通信是保证其信息传输的关键,安全性是基本的保证。能源互联网系统要对外具有抵御作用,才能将问题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对应急分析和自动恢复控制功能。能源互联网物理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具有抵御外部攻击的能力,能够把存在问题的单元从系统中隔离出来,使系统迅速恢复供电运行。具有自愈特性的能源互联网具备在线评估预测、实时测量故障、实时应急分析、自动控制恢复等功能。信息通信技术的可靠性还要以能源的可再生与可利用相连,信息通信技术将成为能源互联网构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能源互联网在我国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快速的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应注重信息通信技术的可靠性和保证。以电力系统为例,应实现其层次化、开放性和高安全性,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 能源互联网下的信息通信技术
能源互联网是一种综合技术,包括电厂输配电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信息通信是系统运行的核心,具有强大的数据储备和处理功能。对核心技术具有较高要求,我国移动通信互联网目前上存在一定的技术发展空间,对复杂数据的处理能力不强。如能源信息节点接入较为固定,无法适应无线传感等异构设备,使电网的集成能力较差。并且能源信息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将成为业界研究的重点。文章以能源互联网通信构架为基本信息构架,信息通信技术和可靠性进行分析。
2.1 标识传感技术与数字集成技术
标识传感技术又称为射频识别技术,包括我们经常使用的二维码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等。目前,这一技术在国家电网的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安全性较高。数据集成技术与标识传感技术往往同时使用,该技术是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对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信息和数据的全面共享,是计算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资源之一。云计算在这一时期的应用明显增多,并且实现了数据的随时调用和处理。能源互联网是以不同的云计算平台和营销平台为依托,完成资源整合、处理、存储等功能,集成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是能源互联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信息通信技术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2.2 大数据信息处理分析技术
与以往的互联网结构不同,能源互联网接入了更多新型的负荷,使数据类型增多,传统的数据分析方式明显无法适应这一处理要求,海量数据下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就成为其核心技术之一。大数据技术是基于时代特征而出现的一种技术,可以实现大量数据的同时分析,快速准确的找到有效数据,并指导营销和管理实践。其主要技术是数据建模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能源互联网中的信息挖掘,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第一时间解决这一问题,进而确保能源互联网的运行稳定。大数据对技术的要求极高,其处理速率空前提高,不仅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也是未来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大数据的可视化将推进其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2.3 通信传输技术
通信传输能力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要求,通过信息通信传输技术,完成远距离、大容量光通信技术,目前全球能源互联网体系已经开始建立,3G、4G网等通信方式在互联网中的应用广泛,打破了以往传输距离短的局势,并且降低了传输中的损耗,使网络传输速率能够满足日益发展的行业需求。5G传输技术将成为未来能源互联网的主要技术之一,该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无线覆盖和信息传输速度,并能够增加用户体验,能源互联网强调智能通信协议与电能传输之间的融合,实现了能源基础设施的一体化,为我国能源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目前,能源互联网一级骨干网全面支持IPv6协议。但是在基础网络体系发展中,依然无法充分利用IPv6协议,这一技术具有积极作用和较大的发展空间。
3 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的可靠性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的可靠性也就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大数据时代,信息传输过程中面临的干扰更多,并且在处理过程中很容易增加工作量。信息通信技术是其发展的必然途径。为确保能源互联网的基础作业、流程控制和信息监测的运行,需要提高其可靠性。
3.1 安全可靠性技术
能源互联网的信息系统是一种开放性的共享系统,从原理上其安全性较差,因此需要注重使用者的隐私保护,在互动过程中确保通信安全,重点防治恶意程序的侵入。现行的能源互联网采用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针对能源互联网的可靠性设计了安全传输机制,并于终端和现场安装了监控系统。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认为,能源互联网的主要安全隐患来自于典型攻击,因此应对其展开典型攻击检测与深度分析,及时正确的查找全部安全威胁,从而提高能源互联网的运行水平。因此在当下的系统中,通常采用信息加密技术和可信技术,在这两种核心技术的支持下,数据分析可以采用多种不同方法,对大数据的分析更加准确,同时保证了其机密性,将密码技术作为主要方式,进而建立作基于可信计算的互联网交互终端可信认证模型,极大的降低了恶意攻击几率。
3.2 预测分析软件与可靠性监测
要实现可靠性目标,预测分析软件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以往的安全隐患检查中,多以先检查后处理的方式进行,但是这一方式在未来快速发展的移动通信业而言,存在明显的滞后性。通过建立预测软件,对系统的状态进行判断,提醒维护人员关注存在隐患的系统,降低了安全事故和系统故障,提高了其可靠性。与此同时,还可以对软件实施可靠性监控。目前的主流新型监测软件,可以整合现有传感器数据并持续监测设备性能,该设备在偏离正常后立即给出信号,能够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先进模式识别是一种常见的预测性分析技术,该技术从各种经验模型中获得预测结果,并且所获结果可靠性较高。
4 总结
能源互联网的建立是新时期工业革命的结果,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通信技术在多个领域具有积极作用,基于能源互联网的信息通信技术则是其发展的基础保证。我国目前的能源浪费和不可再生资源要求其建立能源互联网,在这一技术下实现清洁、绿色的能源应用。但是这一道路任重而道远,笔者仅基于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对信息通信技术的理解,将能源互联网下的信息通信技术及其可靠性进行相关的分析,旨在为未来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邓雪梅.日本数字电网计划[J].世界科学,2013,(7).
[2]刘振亚.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7).
[3]王繼业,孟坤,曹军威等.能源互联网信息技术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5,(5).
[4]严太山,程浩忠,曾平良等.能源互联网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