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文翻译思想对译者散文翻译行为的影响研究

2021-12-03汪桂芬单晶晶

关键词:对比研究

汪桂芬 单晶晶

摘 要:散文是经典的文学样式,散文翻译犹如散文创作,对译者的主体性要求很高。对比研究了冯亦代先生的散文《向日葵》的两个英译本——张梦井、杜耀文译本与温秀颖、刘士聪译本,从译文的语言、情感和意境三个方面,揭示两组译者的翻译思想对其散文翻译行为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散文翻译;翻译思想;译者行为批评;对比研究

一、引言

冯亦代的散文,选择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名画《向日葵》为题名,开头说自己以“不懂画”的心情收藏了这幅名画的复制品,算是有了一位“赝品美人”,此后,在人生的起起伏伏中,该画从他的审美对象演化成与他生活、生命息息相关的精神寄托,伴他一生,并同梵·高进行了一番跨世纪的艺术晤谈。作者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从抗战胜利时购得该画,到解放之初遗忘了它,再到“文革”中被迫害时对那一抹暖阳般的金色的向往和思念,最后道出了自己如梵·高一样对生活“难以泯灭”的热爱的深刻感悟。散文感情真挚,语言朴实,作者對艺术作品的生命理解幽微而深刻。因此,这一与世界名画同名的散文打动了众多读者,也吸引译者参与翻译。本文就以张梦井、杜耀文的译本(选自《中国名家散文精译》[1])与温秀颖、刘士聪的译本(选自《中国翻译》[2])来探讨散文翻译中,译者的翻译思想是如何影响其散文译文行为及结果的。本文采取描写性研究与规定性研究结合的方法,重点揭示译文产出的行为背后译者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现代散文英译研究现状

我国现代散文英译的研究,较之于小说、诗歌这类文学体裁,显得非常不足。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主要是散文翻译的风格和韵味。如刘士聪(2002:87-88)引用郁达夫对散文的评价,提出散文翻译要重视“情韵”,即散文的“韵致、韵味和情致”。石永浩(2007:53-56)提出,风格是散文艺术性的重要表现,是否再现源文风格是散文翻译成败的关键。周领顺(2015:117-119)认为散文翻译和诗歌翻译类似,求美是首要选择。研究散文翻译,依据的理论视角主要有中国传统的翻译美学理论(如宋颉:2018),也有使用比较新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如谢媛媛2015:165-168),西方翻译理论视角主要有译者主体性翻译研究视角(如王庆华2011:134-136)等。大部分散文翻译研究都是以具体的散文翻译案例为基础而提出的,或者是对名家译文进行赏析批评时提出的,主要名译包括张培基、刘士聪、朱纯深等学者的译文。目前,尚无从译者行为批评视角展开散文翻译研究的文献。

也有学者对散文《向日葵》现有的两个译文进行了对比批评研究,如天津财经大学的方亚文(2014:258-259),他对比分析了两个译本在英语选词、构句、感染力方面的异同,然后得出结论,温秀颖、刘士聪的译本在传递原文的思想感情和意境方面更胜一筹。尽管该文和本文的研究对象相同,但研究目的和视角完全不同。

三、译者行为批评研究

传统译论认为,译者只是源文的“传声筒”,译本也只是原作的附庸。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运动兴起,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主张消除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中对女性的歧视,重新界定译作和原作的关系,翻译不是具体的语言“技巧”问题,还涉及文化、意识形态等诸多问题(Simon:1996)。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让译者从译文背后的隐形人,走到了前台,成为赋予文本第二次生命的再创造者,让译者的主体作用得以彰显。由此,大量关于译者及其主体作用的研究也开始涌现。

但是,译者的主体性研究关注的主要是翻译的外部因素,如社会文化对译者及其翻译作品的影响,这与译者的行为研究有交叉也有区别。译者行为研究关注翻译的外部对译者行为的影响,更会关注翻译者本人“意志性”、“身份和角色行为”对译文所产生的影响,是翻译的社会学研究。该理论将翻译的内和外部因素结合,将行为研究与译文评价结合,将规定性研究与描写性研究结合(周领顺2014:93-98)。周领顺(2011:42-49)教授认为,翻译实际上是译者在“求真”与“务实”连续统中不断平衡的过程。而散文翻译就是译者在其“求美”动机和“求真”伦理规约下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

四、《向日葵》两组译者的翻译思想对其翻译行为的影响

(一)两组译者及其翻译思想

《向日葵》的两篇英译文分别由两组译者完成,鉴于每组译者中都有一位翻译大家,曾发表了影响较大的翻译思想,这里默认合译者也持相同翻译思想。

张梦井教授先后任教于太原理工大学及上海外国语高级翻译学院,对英语语言、文化、翻译有深入研究,著有《科技汉英翻译指南》《中国名家散文精译》等书籍。张教授强调正确理解原文,忠实传达作者原意。他认为,英译中国美文,确实该追求英文语言优雅,但必须以正确理解原文为基础,并提醒译者,要时刻提防因求美而导致失真的“‘顾此失彼的错误”(张梦井,2008:82-83)。张教授不仅进行散文翻译实践,同时也编撰出版了科技翻译的教材,想必科技翻译那种讲究准确、严谨的翻译思想对他有较深的影响。

刘士聪教授是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翻译教学及研究,出版多部英汉翻译作品,主要是文学类相关作品,也进行了大量翻译研究,曾获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如文献综述部分提到,刘教授对散文翻译颇有研究,认为散文翻译应该追求“情韵”。这一极具中国文化色彩的词汇不容易精确把握,我们可以从他的专著《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中找到他本人的阐释。他所谓的“情韵”或者韵味,包括三个方面,即声响和节奏的再现、意境和氛围的再现以及个性化的话语方式的再现。总而言之,刘教授认为,散文翻译最重要的是译出源文的味道和个性。

张梦井、刘世聪两位都是多年从事翻译教学、实践及研究的翻译家,但两人的翻译实践文本类型不太相同,指导思想却不尽相同,可以想见,他们的散文翻译行为也会呈现出较大差异。

(二)两组译者的不同主体行为结果比较

女性主义翻译观让我们意识到,译文并非源文的“影子”,译者也不是作者的“仆人”,或者,至少是一个有自主意识,会选择主动、更好地替作者说话的“仆人”。这就是说,译者会根据新的隐含读者对象及其文化环境,参与译文意义的重构。不同译者会持有不同的翻译观,这种主观翻译思想会引领意义重构过程,促发相应的翻译行为,从而会产生不尽相同的译文,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对比分析不同译者的译文,可以揭示出译者在散文翻译中“求真”与“求美”不断权衡的行为痕迹。下面就从语言、情感和意境三个方面来看两组译者在散文翻译中的主体性行为。译文一为张梦井、杜耀文版本,译文二为温秀颖、刘士聪版本。

1. 语言表达的真与美

中国散文大多属于美文,散文翻译求美,是译者必然的选择,也是译文实现读者接受性的“务实”之举。因此,散文翻译在“求真”的前提下,译者往往会考虑克服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遵循译文的审美习惯,以实现译文的审美效果。

例1:我原是爱看向日葵的,每天清晨看它们缓缓转向阳光,洒着露珠,是那样的楚楚可怜亦复可爱。

译文一::Originally I enjoyed the sunflower as it turned its face towards the morning sun, dripping with dew drops, so tender, so lovely.

译文二:I enjoy the sight of sunflowers when in the morning they slowly turn to the sun, dripping with dew——pitiful but gorgeous.

源文语言富有节奏感,分句长短交错,借助“缓缓”“楚楚”等叠词,营造了从容舒缓的韵律。译文一的几个分句,利用逗号,也形成了长短交错的节奏,同时使用两个so,后跟两个双音节词,不仅形成头韵,还构成了轻重音交错的韵律,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突出了向日葵的柔美和可爱的特性,传达了原文所蕴含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容易引起读者感情共鸣。译文二的句法节奏和源文也很相似,后半部分利用分词和破折号引出的两个形容词,也营造出了一种从容舒缓的节奏。但该句的pitiful似有不妥,原文中的“楚楚可怜”,意思是惹人怜爱,而非可惜,如此翻译让人感到困惑,译文二求美结果造成了原文意思的失真。

例2:我不懂画,但我喜欢他的强烈色调,明亮的画幅上带着些淡淡的哀愁和寂寞感。

译文一:Although I had no knowledge of painting, I was fond of its tone of sharp contrasts. This bright painting contained pale sorrow and loneliness.

译文二:I do not know much about art, but I enjoy the intense hues with a tinge of forlornness against the brilliance in his paintings.

译文一将原文拆分为两个英语句子,尽管语义忠实准确,朗朗上口,但这种拆分造成了译文语义松散,让译文略显呆板,译文“求真”有余,“求美”不足。译文二将汉语几层意思译为一个英语句子,发挥了英语语言“浓缩型”思维结构的优势,凸顯了主要信息和背景信息,同时以“a tinge of forlornness”译“淡淡的哀愁和寂寞”,自然贴切,译出了源文的韵味,这正是刘世聪教授所追求的。

2. 情感抒发的强与弱

汉语优美的散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所谓文以情动人,散文之所以能迸发出摄人心魄的魅力,往往是因为语言中情感的自然流露。散文翻译,需要准确把握源文真挚的情感,在译文中创造出如相同的感染力,来打动译文读者。

例3:(此画)……如今归为私人所有,总有种今后不复再能为人们欣赏的遗憾。我虽无缘亲见此画,但我觉得名画有若美人,美人而有所属,不免是件憾事。

译文一:Since it is owned by a private person now, I have a feeling that this painting can no longer be enjoyed by the public. Although I will have no chance to appreciate this painting, I do think it is like a charming woman who has committed herself to a certain man. It is unavoidably a pitiful thing.

译文二:Now, having fallen into some private collection, it would not be available for the public to appreciate any more. What a pity! I had never had the good luck to see the original but, to me, a masterpiece is like a beauty and when the beauty is claimed by someone else you feel a pain of being deprived of your access to her.

源文的“遗憾”和“憾事”,在译文一中,分别被译为略显中性色彩的a feeling,以及“pitiful”的事件,情感沉郁而含蓄。该译文中的美人(a charming woman),似乎是情有所属而主动选择了(commit herself)被收藏,无法接近这样的美人,恐怕只能是遗憾而绝无伤心欲绝的浓烈情感了。但译文二对“遗憾”和“憾事”处理完全不同。译文二首先是直抒胸臆的感叹句,what a pity!情感充沛强烈。此外,译文二使用了两个被动分词“fallen into, claimed by”,突出了名画所比拟的美人实际上是一个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可怜女子。无法接近或者拯救这么美好而无助的美人,真就是一种痛苦(“a pain”)了。译文二通过选词和构句,揭示了名画的悲惨际遇,抒发了作者思而不得的痛苦,其情感显得尤为强烈和动人。

然而,当我们再仔细阅读体味原文,感受到的是如作者前文所言的一种淡淡的悲哀和遗憾,似乎译文一那种沉郁内敛的情感更符合原文。不得不说,译文一更注重“求真”,而译文二则展示出更多的译者主体性,流露出更强烈充沛情感,译文的“求美”倾向更明显。

例4:我也想到了我远在北国的女儿,她现在如果就夹杂在这群孩子的喧哗中,该多幸福!但如果她看见自己的父亲,衣衫褴褛,推着沉重的粪车,她又作何感想?

译文一:I thought of my daughter who was living in the far north and how happy she would be if she was among those children and their joy! But if she saw her father pushing a heavy dung-cart in shabby clothes, what would she have thought of ?

译文二:I then thought of my daughter in the far north. How excited she would be if she were among the kids, making noises with them. However, if she had seen her own dad pushing the heavy dung-cart in the shabby clothes as they were, how would that have made her feel?

作者因看到向日葵农户家的孩子们争抢葵瓜子的欢乐场景,而触动了对女儿的思念之情。他既希望女儿也能在这里,分享这些孩子们的快乐,又突然意识到自己糟糕的境遇,怕伤了女儿的心。源文将一个父亲这种先盼后忧的感情波动描述得真挚自然。在翻译源文的感叹句“该多幸福!”时,译文一使用了happy, 而译文二使用了更有力度的excited,显而易见,译文一更贴近源文语言,而译文二更有创造性想象成分,更好地服务了源文情感的表达。在翻译最后那句“她又作何感想”时,译文一“what would she have thought of”显出的是“理性”的反思,而译文二“how would that have made her feel”则更有感性的揣测和焦虑,同时,在节奏上也更有力量。

3. 意境营造的简与丰

散文的文学价值,以语言形式美为依托,以蕴含的情感来升华,而更高的境界,要靠意境的营造,达到让读者沉浸其中,浑然忘我的文学审美境界。汉语散文翻译,就是译者以追求贴近源文为出发点,不断向优美译文努力的过程。

例5:我特别喜欢他的那幅向日葵,朵朵黄花有如明亮的珍珠,耀人眼目,但孤零零插在花瓶里,配着黄色的背景,给人的是种凄凉的感觉,似乎是盛宴散后,灯烛未灭的那种空荡荡的光景,令人为之心疼。

译文一:I was especially fond of the painting “Sunflower”, for the many yellow flowers were like bright pearls dazzling in my eyes. But placed in a flower vase against a yellow background, it manifested a dreary scene. It was as vacant as a finished banquet and only a candle was left burning, making us upset.

譯文二:I like his “Sunflowers” in particular, with its glorious blossoms glittering like pearls, but the blossoms, held in a vase placed against a yellow background, look lonesome and make you feel miserable, the way you feel when the feast is over and the guests are gone but the lights and candles are still glimmering in the deserted hall.

在描绘名画《向日葵》给人带来既热烈又凄凉的复杂感受时,作者用了一个情景意象,如“盛宴散后,灯烛未灭”的“空荡荡”。译文一非常贴近原文,“as vacant as a finished banquet, only a candle was left burning”,描绘宴会散后,仅剩一根蜡烛燃烧的暗淡场景,但因仅有一根燃烧的蜡烛这一孤立意象,整体意境显得单薄。而译文二却发挥了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在“feast is over”之外,填充了更多的想象意象,如guests, lights, candles,借助宾客散去、灯烛辉煌的多重意象,营造出繁华散尽、人去厅空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强烈对比带来的落差感,更好地营造出了失落寂寥的审美体验。

本文虽然仅选取了部分典型例子展开对比,但相信读者已明显体会到两个译本的差异,张梦井、杜耀文的译文更倾向于在“求真”的基础上再来“求美”,译文非常贴近原文的语言和情感,忠实地再现了原文思想内容,这应该和张梦井教授的翻译价值取向及其科技翻译背景有一定关系。而温秀颖、刘士聪的译本则显然更关注译文的情感是否饱满有力,意境是否生动丰富,着力于审美效果和读者可接受性,可以说是“求真”与“务实”并重,或者说更倾向于“务实”,因为该译文的情感比原文更充沛,意境更丰满,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散文的情韵。这应该和刘士聪教授长期致力于文学翻译分不开,更是他本人的“情韵”翻译观的实践。

五、结论

《向日葵》的两组英译者在各自翻译经验、价值取向和翻译思想的影响下,发挥各自不同的主体作用,产生了不尽相同的译文,因而给读者带来了迥然不同的阅读感受和审美体验。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可以指导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翻译过程,了解译文是各种因素作用于译者,影响其行为及决策的过程。本文仅从译者的翻译思想及翻译实践对译本的影响展开译者行为批评研究,属于翻译的内部研究视角。如果将译者角色及身份,社会环境等因素纳入研究,则是从翻译的内部及外部两方面的研究,会有更多的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译者的翻译理念不断发展变化,我们的社会环境和读者需求也不断发展。因此,鼓励多译本并存可以保持译文生态的多样性。重译经典也很必要,这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都有积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士聪.散文的“情韵”与翻译[J].中国翻译,2002, (3):87-88.

[2] 石永浩.论散文翻譯中的风格再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 (1):53-56.

[3] 周领顺.散文翻译的“美”与“真”[J].中国翻译,2015,(2):117-119.

[4] 宋颉.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5] 谢媛媛.生态翻译观下散文英译中主客体关系之转换——以《荷塘月色》英译本为个案[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5,(1):165-168.

[6] 王庆华.译者主体性——张培基散文翻译艺术赏析[J].名作欣赏,2011,(12):134-136.

[7] 方亚文.《向日葵》两种英译本对比赏析[J].剑南文学,2014,(1):258-259.

[8] Simon, Sherry.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M].London&New York: Roudedge, 1996.

[9] 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论纲[J].山东外语教学2014,(5):93-98.

[10] 周领顺.“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相关概念辨析——译者行为研究(其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42-49.

[11] 张梦井.优雅的译文必须以正确理解原文为基础——《中国翻译》“红海上的一幕”英译读后感[J].中国翻译,2008,(2):82-83.

猜你喜欢

对比研究
《红楼梦》章回目录的英译研究
拉威尔与德彪西《空求》的演奏与美学特色比较研究
电影《雾都孤儿》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
晋中学院2012~2014年学生体质健康结果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汉藏数词对比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