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自由主义价值观
2021-12-03郝文涛
郝文涛
摘 要:新自由主义价值观,是一种站在资产阶级立场,否定集体主义,以保护个人利益为价值导向的理念。其哲学基础和理论核心是个人主义,它把人当作一种“经济人”,否定个人现实关系的丰富性,反对集体主义原则,并将“自由”“民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价值观。这种价值取向对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一定冲击,威胁着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否定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制度,阻碍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和自由全面发展。为抵制这种错误的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我们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导,正确把握人的本质及现实关系的丰富性,坚持以集体利益为准则,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现实的人
新自由主义思潮是伴随着“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灭亡”等声音迅速发展起来的,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渐在西方主流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纵观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整个形成发展史,在政治制度的选择上,新自由主义认为政府不应该是责任型的,而应该最大限度地扩大市场的自由性,减少对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在财产分配制度上,新自由主义者推崇私有化,贬低公有制;在社会价值取向上,新自由主义否定集体主义,追求个人主义。不难发现,该思潮的整个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还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敌对的。在当下,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情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因此,我们要对这种有害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价值观进行剖析,厘清其本质,认清其危害,从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
一、新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新自由主义价值观,是一种站在资产阶级立场,否定集体主义,以个人利益得失为价值评价标准的理念。目的是为了用政治上民主,经济上自由等幌子来掩盖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概言之,新自由主义带着“救世主”的面孔产生,其先天就具有极致的个人主义的本性。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为了保护个人的自由权利,个人利益的得失成了评判社会制度优劣、人民幸福与否的唯一标准。
(一)将“经济人”看作人的类本质
新自由主义者把人的类本质看作“经济人”,这种观点不仅把人的本质停留在抽象的层面,更是把人的本质彻底的扭曲了,一定意义上与黑格尔的“思辨人”、费尔巴哈的“自然人”并无二致。他们认为资本控制下的社会运转最好,资本控制下的个人才能更好地发展。这种局限在私有制范围内的“经济人”思想,实质上不仅没有触碰到人的本质,反而实现了资本对人的一种异化,导致人越是努力劳动,越无法生存下去。其次,新自由主义者们深陷于“经济人”的迷宫当中,一方面,他们同意人作为“经济人”的自私自利性,另一方面,他们又看到了人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复杂性,因此对“经济人”作出了一定的质疑,认为人是一种不完全理性的和无知的高等动物。新自由主义对于人的认识,是在经验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哈耶克认为“人对于诸多有助于实现其目标的力量往往处于必然的无知状态之中”,正是个人对于目标的追求使得个人获得更多的知识,对于社会的了解更加深刻和广泛,从而实现了自我的超越。新自由主义者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认为人的理性本身是非常有限的,是不完备的。任何个人或者集体都没有能力去设计社会秩序,预期社会系统中的一切。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个人运用自身能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才能实现对于个人自由的保障。因此,新自由主义把个人置于最高地位。
(二)推崇个人主义,否定个人现实关系的丰富性
新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核心就是个人主义。该思潮的代表人物,如波普尔、哈耶克等人,都赞同个人的存在是优先于社会的存在,集体和他人的利益都不得與个人的利益相冲突。虽然新自由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看到这种关系的丰富性,仍然局限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狭隘视野内,他们所认为的人只不过是表面看起来是“社会人”,实质上仍是“原子式的个人”。新自由主义者并不能对人本身具有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作出合理的解释,同时,他们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整体的价值,只有先保障个人价值的实现,才能最终实现整体的价值。因而在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问题上,新自由主义仍是以个人利益作为价值取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视他人利益的损失与否,只考虑自我利益的得失。
(三)反对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将“自由”“民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新自由主义以个人价值为导向,这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所强调的集体主义原则相违背。当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新自由主义选择维护个人利益,但它保护的并不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财产权和个人自由,而是属于资本主义上层阶级的,带有一种浓厚的利益偏袒和阶级歧视。它从其诞生之初就是为了维护大资本家、金融寡头等资产阶级的利益。一方面,新自由主义哄骗着广大的劳动群众不断地工作创造价值,一方面,又把私有财产交付给资产阶级,并且不能受到侵犯。实质上,新自由主义价值观所保护的个人利益被限制了范围和条件。从范围上看,新自由主义虽然强调个人的自由,表面上看起来是积极的,但这种自由被赋予的受众群体是大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精英分子,而不是每一个人民群众。从条件上看,新自由主义强调的民主,实质上是局限于经济领域内的民主,或者说是只有在涉及私有利益的时候才讲究民主。超出私有经济的范围,民主就是自由权利的滥用,得不到保护。新自由主义正是企图用表面上的自由、民主来掩盖其经济上不断剥削的残酷性。
二、新自由主义价值观在我国的消极影响
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我们国家的传播,虽然在某些层面上,给予了我们发展的启示。但从整个理论的价值取向上看,它与我们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不兼容的。具体而言,新自由主义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了一定冲击,对我们国家执政党的领导地位造成了威胁,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形成攻击,不利于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和自由全面的发展。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冲击
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国家发展,人民追求幸福的应有之义,每一代领导人都格外重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发表了系列讲话,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部分。习近平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然而,新自由主义价值观追求的却是“个人主义”,认为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形成冲突时,个人利益不容受到伤害。这种错误的价值观使得我们国家一部分人思想上出现偏差,失去了集体责任感,助长了不良风气。长此以往,势必会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对我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干扰。
(二)对执政党的领导地位造成威胁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坚定社会主义阶级性,立足于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同时,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还坚持人民至上,既要发展集体利益,又关注具体到个人的利益,从小抓起,切实的为人民群众解决生存发展难题,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但是新自由主义价值观,片面地强调个人的利益而反对公共利益,对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提出怀疑,认为我们国家在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的走向是专制独裁,否定共产党的合法性。正是在这种不正思想的侵蚀下,我们国家一部分人思想出现了偏差,在政治经济活动中开始追随新自由主义。一些人利用资本和权力的便捷谋取私利,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破坏了国家政治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抵制共产党的领导,妄想走上资本主义制度的道路。
(三)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形成攻击
新自由主义本质上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而渗透在我们国家经济领域之中也是为了把我们国家拉入资本主义大市场中,企图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命脉能够被资本主义国家牵制和把握。因此,他们大力鼓吹私有制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好处,认为私有制才能保障个人的经济自由,是一种维护公平与正义的制度,而认为公有制则是一种与之对立的经济制度。尽管我们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国内的很多新自由主义者还是信奉新自由主义那套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公有制、国有经济等进行攻击,企图打造一个完全自由的私有市场。
(四)阻碍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和自由全面发展
进入新时代,必须认识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迫切,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方方面面。然而,不仅那些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国家的人民没有收获幸福,在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也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了对私有财产和个人自由进行保护,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新自由主义偏向私有化,反对公有制,强调绝对自由化,鼓吹全面市场化。这就导致很多社会资源本应该为所有人民共同所有和享受,最后却产生了许多乱象,扰乱了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也阻碍了人民群众享受幸福生活。同时,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生产的社会化本身就存在着矛盾,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扩大了人的现实关系,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剥削人民的通病,极大了限制了市场的扩大,也限制了个人的社会性发展。新自由主义的追崇者更是主张人生而自由,不仅表现在意识形态上自由,更是政治权利的自由、经济上的自由。这种立足点是个人的自由,并非真正的自由,而是精致的利己主义。马克思认为“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这就意味着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社会性的基础上,每个人能够处理好自己的现实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应对新自由主义价值观的科学理论
我们之所以认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科学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符合社會发展规律,它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核心是集体主义,价值追求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正是我们用来应对新自由主义价值观腐蚀的一把利器。
(一)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肯定人的价值选择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人的价值选择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把人放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分析,深刻批判了私有制经济下的分工对个人活动的抑制,认为只有打破私有制,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基础,处理好人丰富的现实关系,个人才能最终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马克思这里,人已经摆脱了思辨的存在、自然的存在,而是现实的存在,现实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具体来讲,人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现实的个人是与自然共生共存的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个人,只有首先是自然的人,才可以成为一个社会的人。人不仅仅是生活在自然中的,而且具备着改造自然的能力。正是因为个人与自然界的这种关系,当感性世界或者说人与自然之间发生冲突时,我们不能求助于理论去解决,而是要立足于现实,从活动中去解决这种冲突。现实的个人是处于社会历史中的人。马克思说“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他发现,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触及人的本质问题,它仍然维护的是私有财产,这样的革命难以消除人的异化,也就难以使人与社会统一起来。而人要得到彻底的解放,就必须彻底消灭私有制,进而消灭人与劳动的异化,恢复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现实的个人是能够识别自我的人。人,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识的存在物,除了能探求外部世界,与除自我之外的一切建立联系之外,同时也具有内在的识别自我的本性,这种对于自我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在人进行认识活动时,如果仅仅把自我以外的事物作为客体,那么他得出的认识便是片面的,因为他没有把自己也当作客体去研究,去观察,他所认识的一直都是外部世界,忽视了人的内在世界的丰富性。人作为主体,同时又作为客体进行自我审视、自我反思、自我批评、自我改正,这些过程都不是孤立的,正是因为一次又一次这样的自我认识,人的精神世界才会越来越丰富,人的现实生活也随之越来越丰富。
(二)馬克思主义价值观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准则
马克思主义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冲突时,将这三者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能够实现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集体主义原则应当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这就意味着在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时,应当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只有实现了共有利益,每一个人的个人利益才有所保障,只有社会实现了进步,个人才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并不是相对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的矛盾完全可以调和,舍弃集体利益一味地追求个人利益的做法是无法实现个人价值的,也不会产生积极的结果。
(三)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只有生产资料私有化才能保障个人自由,如果生产资料是全社会共有,那么个人自由就会受到威胁,因为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就是专制主义,这是极其荒谬的。同时,当代新自由主义否认国家福利制度,认为无论个人存在什么样的先天差异或者困难,政府都不应该进行干预,否则就破坏了公平正义,造成效率的损失,助长了懒惰之风。这种价值取向,严重脱离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也不符合人类发展的趋势。马克思主义则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旨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人是受资本支配的,资产阶级所理解的自由和个性也是建立在其对无产阶级的阶级压迫之上的。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任何利用、占有社会产品而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都将被剥夺,劳动者将获得真正的自由和个性。”由此可见,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合乎人性的复归,是克服资本主义弊病的良方。只有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个人才能最终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而新自由主义价值取向指导下的社会显而易见是无法走向共产主义世界的。
四、启示
新自由主义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错误思潮,在这种思潮的腐蚀下,造成了世界上许多不平等危机和政治不稳定的状况,这对于整个人类而言并不是前进,而是后退。如果我们真的想要一个更公正的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社会,如果我们想要真正的民主和民主社会,必须抛弃新自由主义价值观理念。针对我国而言,市场体制的建设还没有达到最完善的地步,关于新自由主义价值观的认识与批判,对我国在发展中把握政府介入与市场调节的平衡,构建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具有深远的意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应当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为指导,贯彻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其次,要时刻警惕西方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侵蚀。除了新自由主义思潮,还有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等其他思潮在不断地渗透,要辨别和分析这些思潮的实质,认清它们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危害。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抵制这些西方错误思潮。最后,我们要始终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警惕资本逻辑对社会的主宰。资本主宰社会一定是个人主义,劳动主宰社会一定是集体主义。我们应当坚持劳动至上,反对个人主义,弘扬劳动创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价值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抵制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侵蚀,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19.
[2] 侯惠勤.马克思主义的个人观及其在理论上的创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2):61-70.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1.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陶富源.新时期要继续深化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兼论新自由主义的来龙去脉和本质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8(5):63-70.
[7] 梅荣政.试析新自由主义在经济上的实质和危害[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3):4-7.
[8] 耿仁杰,孙来斌.共产主义科学内涵的三个维度及其当代意义[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2):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