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亲和力的路径探析
2021-12-03张珍珍
张珍珍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论性、抽象性极强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其亲和力的提升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高校思政课建设意义重大。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亲和力,要以力行正确教育理念为前提,以优化教学内容为重点,以改革教学方法为基础,以提升教师素质为保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亲和力;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4-0162-05
Abstract: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is a highly theoretical and abstract public compulsory cours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improvement of affin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enhance the affinity of Marxist basic principles class, we should practice the correct education concept,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to 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Keywords: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affinity; paths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做出了明确要求,高屋建瓴地为推进思政课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2020年9月,《求是》杂志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题,在第17期中公开发表了该讲话的主要部分。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所谓亲和力,最初是特指分子之间、原子之间相互关联属性的化学概念,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用来形容“使人親近、愿意接触的力量”[2]。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旨在拉近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距离,增强受教育者对课程内容的认同感,进而提升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获得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必修课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3]。学好“原理”课,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三门高校思政课程,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同,提高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待、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其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大板块的内容逻辑性强,学理性高,长久以来被学生公认为是思政课中最抽象、最晦涩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因此,提升“原理”课的亲和力,既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要求,又是顺应思政课创新改革大势的有力举措。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提升“原理”课亲和力的路径进行探析。
一、以力行正确教育理念为前提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提升“原理”课的亲和力,要从树立并力行正确的教育理念开始做起。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一)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是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由于“原理”课学科的特殊性,一些教师存在“填鸭式”课堂教学的情况,这种单向灌输的讲授式教学作为一种传统教学模式,虽然便于知识讲授,有助于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却将师生关系看作一种主客体的不对等关系,忽视了学生的困惑和诉求,降低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课程教学亲和力大大受损。另外,当前的“00后”大学生都是成长于数字时代的独立个体,富有个性,对于学习的需求和接受度也不尽相同,陈旧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其“原理”课学习的获得感。因此,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摒弃落后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力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注重师生平等对话和双向互动;掌握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因材施教,使得课程更加符合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以达到“原理”课程更加贴合学生实际的目的。
(二)实践育人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原理”课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规律,是引导大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课程,极具理论性和抽象性。因此只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原理的真谛,坚定理想信念,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部分高校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理论讲解,不注重学生实践,不联系社会实际,导致学生出现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情况,甚至误以为“原理”课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弱化了课程的亲和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原理”课中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悟到真理的科学性,也为学生们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我认知提供了条件。
(三)改革创新
新形势下,提升“原理”课的亲和力,还必须与时俱进,树立起改革创新的新理念,根据时代变化,改革陈旧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大胆探索中守正创新,使得教学内容更鲜活,教学模式更新颖。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关于“原理”课教学,多年来一直延续的是传统的理论讲授模式,一言堂的模式使得教学仍停留在知识灌输层面,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无法得到全面展现,课程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也大打折扣。随着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原理”课的教学内容一定要体现时代性,积极挖掘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将其与“原理课”相结合,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学方法也要顺势而新,利用多种多样的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更新教学方法,提升“原理”课的亲和力,最终提高“原理”课的教学效果。
二、以优化教学内容为重点
教学内容是“原理”课的内在体现,是提升“原理”课亲和力的核心因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内容自然能够拉近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对于课程的接受度和亲切感。优化“原理”课教学内容,使其既能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与特性,又能更好地贴近学生实际与生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凸显教学内容的理论魅力
富有亲和力的“原理”课教学,就需要在深化理论研究上做努力。恰好“原理”课自身就蕴涵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教学内容的亲和力就表现在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真正收获真知,提高获得感。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一定要凸显理论的真理性,不可走马观花、泛泛而谈。一些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教材内容,讲解不够深入、透彻,导致学生给课程贴上了“枯燥”“晦涩”“乏味”的标签。这些机械死板的教学内容,根本无法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性与魅力。甚至,有些老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心理,对理论讲授轻描淡写,对逸闻趣事却浓墨重彩,过度娱乐化的方式让思政课实效性大大降低。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不彻底的理论是无法征服学生,并让其产生亲近感的。因此,“原理”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一定要理论有深度,学术有高度,让学生真正有所获,有所得。
(二)增加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原理”课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彰显理论魅力,还要增强针对性。我们面临的是在“互联网+”背景中成长起来的“00后”大学生,是在多元化信息的影响中学习和生活的主体意识很强的青年群体。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联系当前社会和学生的实际,做到亲近时代,亲近学生。一方面,“原理”课较强的学理性容易让学生产生敬畏感,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善于联系当前国际和国内情况,运用鲜活生动的社会热点和国际新闻,将小课堂与大社会相结合,来帮助把教材中抽象的理论讲解清楚。比如,可以将中国的“抗疫故事”融入在“群众史观”的内容中去解读,让学生真正理解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实际,教师不能做空讲理论的教书匠。在教学内容里面融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面临的困惑,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增加理论知识的感化力,引导学生将原理真正外化为行动。比如,在讲到“矛盾的特殊性”的时候,可以联系学生所面临的学习与娱乐两者之间的矛盾,来帮助学生厘清主次矛盾以及矛盾的主次方面,引导他们学会应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方式去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
(三)丰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增加“原理”课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获得感,也是提升本课程亲和力的重要举措。为此,教师要积极变通固定的教学内容,在教材规定的学习内容基础上,添加经典著作、人物传记以及地方文化,来提高“原理”课教学的趣味性。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源头,在“原理”课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灵活恰当的方式融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篇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原理”课程内容,还增加了教学内容趣味性,使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单向灌输,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时候可以引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毛泽东选集》中的《矛盾论》《实践论》等篇目。需要注意的是,所引入的篇目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选择,切不可篇幅太长,难度太大,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其次,《礼记·学记》中讲到,“亲其师,信其道”,马克思能够当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必定有着不凡的学术素养、革命品质及人格魅力。在课程的导论部分融入马克思的生平事迹,能够使学生真正了解这位伟大导师的风骨和气节,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本门课程产生亲近感大有益处。最后,教学内容中创造性地融入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不仅能够拉近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增加“原理”课教学内容的灵动性,还有利于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在讲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时,就可以融入山西特有的“晋商文化”进行讲解。
三、以改革教学方法为基础
“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5]。“原理”课要增强亲和力,还必须契合学情,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有利于理论讲解,但是也容易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输入的境地,限制了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这种缺乏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需求和期待无法得到回应,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启迪与学习热情。因此,为了提升“原理”课的亲和力,需要积极钻研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在传统讲授方法基础上,引入顺应时代形势、符合教学规律、适用于教学内容的方法,使得“原理”课更加可亲近,可信任。
(一)體验式教学法
随着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体验式教学法逐渐成为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原理”课主动性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法是指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景还原的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并从预设的情境中去思考、理解、验证教学内容,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的一种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将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提高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第一章的“质量互变规律”中,就可以用一根绳子和重物来创设情景,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质量互变的规律”及“适度原则”。需要注意的是,体验式教学法虽然在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应用,但是由于缺乏引导和合理的目标规划,导致了体验式教学流于形式。为此,在制定体验式教学计划时,一定要聚焦教学内容以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细化教学目标,注重体验内容和结果的交流互动,充分发挥其教学效果。
(二)问题引导式教学法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也被称为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它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既实现了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突破,又使得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比如,在“原理”课第四章的讲解中,首先可以提出“什么是商品”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山泉水和超市里的矿泉水这两种不同的物质出发,去分析商品不同于其他物品的特指,进而总结出商品的概念和二因素。对于“原理”课程而言,其诸多内容都是对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的回复。因此,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本课程的应用,能够让学生从问题出发,主动思考探究相关原理,并在找到答案后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积极情绪又会激励学生去探索更为深层次的问题,久而久之形成良性循环,增加了“原理”课的亲和力。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
“原理”课教学方法与不断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各项工作变得灵活起来,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6],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性和感召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原理”课教学方法的革新奠定了新的技术基础。超星、慕课、蓝墨、钉钉、QQ、微信、雨课堂等为学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首先,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或者钉钉向学生发布与所讲授内容相关的小视频或者短文,以提高学生对于本章节内容的学习兴趣。其次,在课中,教师可通过雨课堂、蓝墨云班课等智慧教学软件跟学生进行双向互动,利用签到、弹幕、投票等多种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在课后,还可以通过超星、慕课等平台向学生推荐优质的学习视频课,以便更好地温习及拓展教材内容。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且优质的教育资源、打破了教育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作为“原理”课教师,务必要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树立互联网意识,积极钻研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拉近“原理”课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的是:教无定法。提升“原理”课亲和力的教学方法并不局限于上述三种,我们要根据教师自身情况以及不同学科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四、以提升教师素养为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和主渠道,教师素养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达成。肩负育人使命的“原理”课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提升课程亲和力的关键因素,教师应从理论素养、人格魅力及教学风格三个方面做努力。
(一)夯实理论基础
思政课要“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要求。当然,理论的说服力离不开教师自身的理论功底与学识素养。尤其是作为理论性、逻辑性很强的思政课,“原理”课的任课教师更加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来把“原理”内容解释通透,提升教学内容的说服力,以此来取得学生的信任和认同,这也是提升“原理”课亲和力的重要举措。为此,“原理”课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从教材出发,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这是对于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潜心研读原著,真切领悟原理,打牢理论根基。再次,要认真梳理学科发展脉络,关注学科前沿热点问题,使得教学内容的理论深度得到升华。最后,教师还应积极涉猎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善于利用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与兴趣点,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二)提升个人魅力
“原理”课要具备亲和力,也离不开教师的个人魅力这个重要因素。只有教师具备强大的个人魅力,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亲其道”。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需要从政治信仰、知识视野、人格品质等方面入手。首先,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把坚定的政治信仰摆在首位。“原理”课是一门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课程。要想让学生接受认可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内容,教师自身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只有教师首先笃信真理,其教育内容才有说服力,才能真正打动学生。其次,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视野。学高为师,作为“原理”课教师,不仅自身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积极钻研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并恰到好处地应用到课堂中,触及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来增强学生的亲近感。教师还要利用好新媒体学习平台,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聚焦国际国内大事,关注时政新闻,及时将其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来,让课堂讲授鲜活起来。最后,人格魅力是个人魅力的核心,作为教师,人格品行一定要端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散发的人格魅力,是使学生自愿亲近课程的力量。因此,“原理”课亲和力的提高还离不开教师的高尚品格和言行一致的优良作风。所谓身正为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一定要恪尽职守,严以律己,为学生做好表率。
(三)锤炼教学语言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刻板的教学语言不仅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还会引起学生对于课程的抵触,不利于“原理”课亲和力的提升。因此,教师一定要研究语言艺术,通过锤炼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原理”课学理性强,极易导致部分教师甘愿做教材的“搬运工”,从概念到原理再到理论,恪守教材语言,以一种枯燥乏味的说教方式进行讲解。这样的课堂只会引起学生的昏昏欲睡,造成抬头率低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将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深奥的理论知识讲解出来,使课堂变得轻松活泼,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其次,语言风格要“接地气”。我们面对的是个性极强的青年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语言风格的塑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风格讲授课程,增强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立足于当代,向生活学习,向大学生学习,了解大学生的话语表达风格及网络新词,并将其适当、适量灵活应用到教学语言中,使教学语言生动起来。需要注意的是,语言风格的活泼一定是建立在表达准确规范的前提之下,切不可以为了迎合学生走极端。最后,语言逻辑要清晰条理。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除了语言内容和风格以外,还要注意语言逻辑。“原理”课的教学语言必须讲究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启发学生的思维,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理论。
五、结束语
綜上所述,提升“原理”课的亲和力,是落实该课程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环节。为此,教师必须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素养四个方面入手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充分关注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大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完成“原理”课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13.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04.
[3]王瑾,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