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产化及其经济价值评估指标构建

2021-12-03朱富成刘永许烨婧

档案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应急处置价值评估突发事件

朱富成 刘永 许烨婧

摘  要:本文以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价值评估为研究方向,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指出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符合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具备資产化的条件,能够进行价值评估。对其评估应采用成本法,建立成本法下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价值影响因素的五大指标体系。以期为我国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管理提供启发。

关键词:突发事件;重大公共危机;应急处置;档案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档案数据治理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evalua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Archival data resources of major public crisi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uses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to sort out the relevant research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Archival data resources of major public crisis have the conditions of capitalization and can carry out the value evaluation. The cost method should be used to evaluate its value, and the five index system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value of the major public crisis archival data resources under the cost method should be established.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inspir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chival data resources of major public crisis in China.

Keywords: Emergency; Major public crisis; Emergency disposal; Archival data assets; Value evaluation; Archival data governance

1 引言

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在危机来临时,发挥着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比如,2020年初武汉市为应对“新冠”疫情暴发,宣布修建“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为辅助“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修建,档案部门及时提供“小汤山”医院的图纸,为两所医院的修建提供参考。对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对其进行资产化处理,使其成为一种生产资料,参与社会生产。[1]这样一方面可以引起领导层的重视,更好地参与决策;另一方面可以对该类档案数据资源在日常保管、使用和流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耗进行精确的计量,实现对该类档案数据资源更好的管理和维护。

2 文献梳理

2.1 档案数据化建设。数据化是对未来社会的一种构想,数据时代人类信息传播、交流等活动中产生的一切客观存在都会进行数据化处理,这种方法可以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推动社会发展,最终目的是使整个社会变成一个“数据库”。[2]因此,在未来,数据会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资料,引导着物质的流向,参与国民经济的运行。在此背景下,为了使档案工作更好地适应数据时代的利用需求,2019年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从技术、业务等角度提出:“要关注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和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云计算,研究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提出可行解决方案。”[3]为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做的是实现档案的数据化。早在2016年,“十三五”规划中就指出要制定档案数据开放计划和数据安全制度,实现电子档案与大数据技术融合发展。[4]档案界对档案数据的定义为:“数据化的档案信息以及具有档案属性的数据记录。”第一,档案数据要有档案的基本性质比如“原始记录性”等。第二,档案数据不是独立的数据,而是一个又一个的数据集合。第三,形式上看是能够以数据形式记录、保存、识别和读取的档案信息资源。[5]2019年,经过讨论,国家档案局发布了《DA/T75-2019档案数据硬磁盘离线存储管理规范》和《DA/T82-2019基于文档型非关系型数据库的档案数据存储规范》等一系列标准文件来规范档案数据化建设。

2.2 档案数据资产化研究现状。我国档案数据化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这是实现档案数据资产化,对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进行评估的基础,对该类档案数据资源进行评估首先是要确定其价值的源泉。何永明在《档案部门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思考》中指出,档案资源对于辅助公共危机决策有重要作用,要实现对公共危机档案资源的科学管理,第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组建专业的团队和部门。第二,要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的应急预案体系,根据政府部门的应急预案、公共危机管理目标等内容,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标准。第三,重点是公共危机档案信息共享管理系统的建设和有新媒体技术支持的公共危机档案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6]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的价值主要在辅助决策,其价值的发挥在于制度建设、人才建设等环节的保障。

康旗将大数据资产定义为:“自然人或法人所掌握的,能够带来各种形式的价值,并能够被可靠计量的大数据信息资源及其衍生产品。”[7]在档案界,张宁(2017)首次提出档案数据资源是一种资产,并从会计的角度对档案数据资产进行定义:“档案数据资产可以为企业或组织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是由组织或企业个人掌握、符合会计准则定义的一种信息资源。” [8]档案数据资产符合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这为本文进一步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产的价值评估奠定了基础。在档案数据资产化背景下的档案数据治理工作的核心是对“主数据”进行管理。张宁(2019)在《主数据驱动视角下的企业档案数据资产管理》中指出对“主数据”的管理是档案数据资产管理的重点。是分辨档案数据资源权属和确定其价值的重要依据。具体包括:电子文件元数据、人事档案数据资源、会计档案数据资源、项目档案数据资源等。[9]

2.3 档案数据资源价值评估。黄世忠(2020)在《信息资源的七大定律及其确认与计量》中提出了信息资源的价值计量可以采用历史成本法、现行价值和超越概念框架等多种手段进行计量,在价值披露方面,应采取表外披露和表内披露结合的方法。[10]这为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的评估提供了方法和工具上的参考。2020年出台的《资产评估专家指引第99号——数据资产评估》提出了使用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三种方法对数据资产价值进行评估。这为本文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的评估提供了政策性的指导。Berkman认为收益法是进行数据资产评估最有效的方法,因为数据资源的价值在未来会发生巨大的升值或贬值情况,但是并未给出具体的技术手段和模型。[11]张咏梅和穆文娟与之相反,两人认为在现阶段,使用收益法难以对未来的数据资产价值进行可靠的确认,因此,收益法不适用于数据资产价值的计量工作。[12]

综上所述,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的价值评估方法可以从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三个角度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成本法在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3 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产化研究

3.1 从数字资产到数据资产。随着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经济界,一些大型企业明确将信息定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在管理界,经济的发展的核心因素逐步从物流和资金转变为信息。数字经济指的是储存在各种数字终端上的“二进制”形式的资源,数字资源和数字资产的区别是数字资源具备更强的可视化效果,更能被普通人所应用。数据资产指的是对数据的价值进行发掘并且确立个人或者组织对数据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等权利,数据资产化就是发掘数据价值并且确立这些权属的过程。数字资源就是对大规模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加工,供大众进行利用这么一个过程。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可以供人利用,进行社会生产,实现价值的增值,这就成了一种资源。

3.2 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产化。档案数据资源满足资产的确认条件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张宁和宫晓东在《企业档案数据资产概念的辨析与确立》一文中从《企业会计准则》的角度将企业档案数据资产定义为:归企业个体所有,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并可以被企业长期控制,能够为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提供参考价值,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一种资源。[13]档案数据资源作为一种加工后的产品,其附加价值的所有权应当归属于拥有档案数据的组织和个人,这种附加价值对档案数据拥有着的经济效益,也应当被档案数据资源的拥有者掌握。因此,这一观点可以在任何档案数据拥有的组织和个人中铺展开,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符合资产化的条件。

4 经济价值评估指标构建

4.1 评估对象的确定。“主数据”是组织产生的数据资源中最基本的要素,规定了数据的基本结构、内容形式、数据的属性等因素。分散在组织众多前端和后端、彼此隔离的系统之中,通常贯穿该业务对象的整个生命周期甚至更长,不会频繁变化。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来源于危机发生始末多个活动单元的前端业务系统,是活动单位核心数据的汇集。这些活动单元的业务活动及其所形成文档的关键性信息主要是由元数据来记录。由此定义可以看出,通过捕捉元数据可以提取出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的“主数据”。

因此,对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进行价值评估的核心是对“主数据”的价值进行评估。具体的评估对象有数据集的名称、来源和规模,数据维护与更新的成本,数据的应用范围、生效时间、表现的载体和形式以及数据的类型等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估,可以准确定位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的核心内容,缩减评估工作的任务量。

4.2 使用成本法进行评估的思路。采用成本法进行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价值评估重点是对在危机中所生成的档案数据资源的成本进行评估。具体操作就是对该类档案数据资源的重置成本扣减各项贬值确定。其基本计算公式为:评估值=重置成本×(1-贬值率)或者评估值=重置成本-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根据档案的“全宗原则”,不同活动单元形成的档案数据资源要根据其形成者在此次公共危机中扮演的角色进行独立评估,理清该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各个单位的核心责任和扮演的角色,根据危机中各个活动单元形成的档案数据资产的全部投入,分析档案数据资产价值与成本的相关程度。

4.2.1 重置成本的确认。重置成本的评估工作受档案数据资源类型的影响,危机中不同活动单位所产生的档案数据资源在类型上有所不同,比如项目档案、工程档案和会计档案等。不同类型档案数据资源的获得成本也不相同,因此若采用成本法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对重置成本的选择应选用更新重置成本,即在评估基准日获取该类档案数据资源的成本。

4.2.2 功能性贬值的确认。功能性贬值的评估工作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核心思想是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价值的因素进行分解,前文已提到,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的价值源泉是真实性、可靠性和凭证性。因此,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的价值因素就是影响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凭证性的因素。影响档案数据资源真实性、可靠性和凭证性的重要因素有安全性(使用该类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不会对使用者的决策带来潜在性风险)、有效性(也可称适合性,即该类档案数据资源符合使用者当时时间、地点等环境下的需求)、真实性(即该类档案数据资源的内容应是真实的,未加修改的)、完整性(即該类档案数据资源结构和内容应是完整的),最后就是互操作性(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保障使用者可以便捷地使用这些数据资源)。[14]将这五种影响因素设定为“A1,A2,A3,A4,A5”,对这5个指标进行量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功能性贬值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由表1的二级指标计算一级指标(“A1,A2,A3,A4,A5”)的比例分值,然后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出不同因素在价值构成中的权重,经过计算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指数,以此为依据,再由资产评估专业人员根据权重指数判断五大指标的贬值率“D1,D2,D3,D4,D5”, 利用公式D=(D1+D2+D3+D4+ D5)/100计算评估日当天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的功能性贬值率。

4.2.3 经济型贬值的确认。经济型贬值的评估工作主要是指评估基准日当天的某些外部因素对该类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价值的影响,比如,对于一些涉密档案,在将来某天解密,那么该类档案数据资源的价值就会增加。对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经济型贬值的评估具有偶然性,要结合评估日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采用成本计算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要保证归档工作的完整,可以通过建立专题数据库,对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方便使用者对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使用的完整。并且要通过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对档案数据资源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方便利用,但是处理过程不能影响其真实性和完整性。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的价值。

5 结语与展望

对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公共危机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治理,是构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环节。对应急处置類档案数据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将其纳入我国数字经济的一部分。通过引导数据资源的流动引导社会生产资料流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15]依托现实世界,对虚拟世界进行开拓,构建档案数据资本,提高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文是2020年度河南省档案科技项目计划“面向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应急处置决策需求的档案数据能力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X-10;2020年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创新基金“应急处置类档案数据资源价值计量与评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CX15。

参考文献:

[1]吴静,张凤,孙翊,朱永彬,刘昌新.抗疫情助推我国数字化转型:机遇与挑战[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03):306-311.

[2]韩晗.“数据化”的社会与“大数据”的未来[J].中国图书评论,2014(05):26-32.

[3]李明华.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EB/OL].[2020-02-28].http://www.saac.gov.cn/daj/yaow/201904/2d342fff80f845709782fd023b9 25536.shtml.

[4]国家档案局.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J].中国档案,2016(05):14-17.

[5]金波,添志鹏.档案数据内涵与特征探析[J].档案学通讯,2020(03):4-11.

[6]何永明.档案部门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思考[J].中国档案,2017(06):34-35.

[7]康旗,韩勇,陈文静,刘亚琪.大数据资产化[J].信息通信技术,2015,9(06):29-35.

[8][13]张宁,宫晓东.企业档案数据资产概念的辨析与确立[J].档案学研究,2017(06):57-60.

[9]张宁.主数据驱动视角下的企业档案数据资产管理[J].档案学研究,2019(06):47-52.

[10]黄世忠.信息资源的七大定律及其确认与计量[J].财会月刊,2020(04):3-9.

[11]BERKMAN M.Valu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sets for licensing transactions[J].Licensing Journal,2002,22(4):16-23.

[12]张咏梅,穆文娟.大数据时代下金融数据资产的特征及价值分析[J].财会研究,2015(08):78-80.

[14]林飞腾.基于成本法的大数据资产价值评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10):59-60.

[15]鲁俊群.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19(03):44.

(作者单位:朱富成,刘永,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许烨婧,中原工学院 来稿日期:2021-08-20)

猜你喜欢

应急处置价值评估突发事件
台风天气配网架空线路防风加固技术和应急处置工作
基于非财务指标的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新三板生物医药企业价值评估问题研究
我国政府应对巨灾风险的应急处置现状问题分析
价值评估方法理论综述
近海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探讨
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