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2021-12-03吴晓旋
吴晓旋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效果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迪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情感升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打开学生思维发展的闸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情境体验中培养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品质,实现核心素养目标。为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运用恰当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使用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更好地去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激发学习求知的热情和欲望。这不仅仅是对课堂气氛的渲染,还是激发学生乐学、好学,养成良好学习素养,获得积极情感,培养行为能力的一种优质的教学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情境教学缺乏情感性、情境素材缺乏生活性、情境创设缺乏真实性。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有效提高教学实效的一些做法。
一、贴近学生,音乐进课堂
音乐导入新课,是一种调剂课堂气氛的良药,而且现在的学生对歌曲也比较喜欢、熟悉且感兴趣,因而用歌声拉开一堂课的序幕,不仅能有效唤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在歌声的情景中快速进入到学习角色,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另外,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导入一些音乐元素,能无声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比如,笔者在讲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一课时,先将宋祖英的歌曲《爱我中华》引入课堂,让学生欣赏歌曲,对歌曲进行解读,并从中延伸探究问题,提取基本观点:(1)歌曲反映了我国目前怎样的民族状况?(2)少数民族为什么被称为少数民族,是不是因为他们对祖国的作用小?这样,在愉悦的气氛中,积极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刻感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另外,在讲授《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时,适时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达到思想政治课的动人教育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贴近时代,模拟进课堂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需要多角度的设置情境,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了一套新的教学方法,那就是以“小品进课堂”的形式开展情境模拟表演,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激发每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本人在讲授《消费心理面面观》一课时,当讲到生活中我们存在着多种消费心理时,设计了一个《老张一家四口子谈话》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以小品表演的形式展示四种不同的消费行为,然后让全班学生一齐分析老张一家四口子各自的消费心理是否健康,有哪些合理性,又有哪些不足,应怎样对待这四种消费心理,从而引出四个理性的消费原则。整节课气氛热烈、乐趣无穷,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便掌握了课堂内容;在《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课中,设置以下情境: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国际业务员、技术工程师、车间工人、保洁工四个职位,让学生扮演公司董事长、三位大学生应聘者,模拟招聘过程,通过此次现场模拟让学生充分感受现在严竣的就业形势,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这些形式活泼的活动,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进来,使沉闷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通过这些现场的模拟,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实现对学生潜在智能的开发,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充分意识到自我价值,享受到自我发现、自我实现的快乐,达到高效的教学目标。
三、贴近生活,实物进课堂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实物最大的好处是直观性,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专业名词和概念,教师可以采用实物展示的形式,利用其形象、易于理解的特点,让学生观察到实物的形象,强化学生的感知,启迪学生的思维,易于学生悟出学习生活中的道理。比如,在讲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时,本人带了一盆海棠花进教室,然后发问:“大家知不知道老师今天为什么要带这盆海棠花来到教室呢?”引发学生好奇心,再引导:因为这盆海棠花跟这节课有很大的联系,自然进入联系的学习中,接着借助这盆海棠花,提出三个跟课堂密切相关的问题:(1)这盆海棠花有什么内部联系、有什么外部联系?影响这盆花生长的因素有什么?(2)你跟这盆花有联系吗?为什么?(3)我想把这盆花命名为“世界上最奇特的花”,行不行?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进行思考,并一一解答,整节课都围绕着这盆海棠花展开并引导着学生探究知识、学习知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学习哲学跟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贴近社会,辩论进课堂
围绕某个中心论题,通过课堂学生辩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论引进课堂”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课本的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辨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本人在讲授《信用工具和外汇》一课时,在讲述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中,先提前布置辩题:人民币升值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先搜集相关材料,课堂上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辩论,大家各抒己见,精彩异呈,取得了非常圆满的结果。另外,在讲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一课时,以网上跟帖的形式设计提出另一个辩题:经济全球化是鲜花还是祸水?让学生参与辩论,这样能让每一位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资料。在辩论跟帖的过程中学生畅所欲言,阐述自己的见解和剖析对方的观点,有理有据,精彩纷呈。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采用“辩论进课堂的形式”学生既能有效学到课堂知识,又能唤醒其思维的独创性,使其为自己喝彩,为自己代言。
综上所述,深沉而又悠扬的音乐,形象而又生动的情境表演,直观而又形象的实物,针锋相对的辩论赛,这些活泼情境的创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其特有独特的魅力。可以说,创设教学情境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一项事业,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创意地设置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浓厚情感性的教学情境,只有拥有不一样的教学情怀,才能深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激发学生的内省力,实现以境生情,以情生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
[2] 邓四云.“创设情境”教学法在职高政治课中的运用[J].今日科苑,2007(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