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成长,红心向阳
2021-12-03伍红燕
伍红燕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不知不觉,从教20年,一张张熟悉的学生面孔,一个个教育的故事成为我在育人工作中成长的养料,而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这个班的学生。
“伍老师,这个班就交给你了……”一天,我被临时安排接手18东鹏营销班的班主任工作。18东鹏营销班是我校与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的订单班。这个班由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共同构建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是我校开启校企合作的先例,学校对其赋予极大的期望。一想到这,我顿时感到肩上的重任,这既是学校企业方对我的信任,也是家长学生对我的期望。
考虑这个班的特殊性,着眼学生未来发展,我认为学生不应该仅是一个学习技能的中职生,更应该成为一名“独立的思考者”“责任的担当者”“敬业的职业者”的准社会人。为了这个目标,我与该班学生的成长之旅正式开启。
一、慎思明辨,做独立的思考者
在和原班主任了解班级基本情况后,我决定利用经典诵读比赛的契机与班里学生进行第一次见面。作了简单自我介绍后,我和学生进行了第一场“非正式”对话。“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将来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学生一听,开始众口纷纭起来。“我想成为一个每月有5w收入的有钱人。”“我想带着父母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学生们叽叽喳喳的发言,代表他们正在思考,这对于新班主任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于是,我继续向学生发问:“如果现实和我们想象有出入,你只是成为一个不起眼的平凡人,那么应该如何面对自己呢?你会选择自暴自弃,随波逐流,还是仍旧热爱这个世界?”看到学生迷惑的样子,我没有直面回答。此时,我想到了杜牧诗词《苔》。于是,我反问学生,“你们觉得牡丹和苔藓开的花,谁更精彩?”班里的一位女生听到后,迫不及待地发表看法。“老师,我觉得牡丹生命更为精彩!因为牡丹绽放时非常雍容华贵。”不少学生对她的看法颇为认可。我微笑地看着学生们,期待有不同的答案。“不!”这时,我听到一位男生的声音。我顺着声音望过去,原来是他——体育委员,一符俊朗的外表,干净的服饰。“老师,我认为牡丹和苔藓的花,它们都是有生命的个体。只要在生命期限中,努力绽放,生命都是精彩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如何实现这仅有一次生命的价值,这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今天,我把杜牧的《苔》送给大家,并作为我们班本次参赛曲目。请大家像苔一样,即使身处环境不如意,但依旧向阳,心如既往,全力绽放!”
在随后的比赛中,学生们被“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境所感染,每个学生似乎都在渴望去证明些什么,汇集成一股向上的力量。他们努力的样子,感染了我,让我开始看到不一样的他们。
二、敢于认错,做责任的担当者
一天,学生们正在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工作。一位学生因旷工被企业方投诉。作为班主任,得知有关消息后,我第一时间向企业负责人了解情况。另一方面,我需要站在学生角度去了解事情真伪。我需要和学生进行一次的电话沟通,以做好调解工作。
“老师好!”电话那头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小甘同学,好久没听到你的声音了。最近还顺利吗? ”我在电话里关心地问着。“蛮好的,每日在卖场摆货,理货,都已经上手了。”听着小甘同学的轻松话语,我似乎有点担忧了,是他不敢告知我,还是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违反公司纪律了呢?带着疑虑,我决定开门见山了。“今天我接到企业反馈,说你出现旷工情况,这是什么回事?”小甘听到后,立即向我解释:“老师,我真的没有旷工。那天我不舒服,我一早和组长告知,我以为告诉他就可以了。可谁知道我被记为旷工。老师我冤枉啊!”听着他哭诉的声音,我心理明白了几分。原来这孩子“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的“老毛病”又犯了。我装成不在意的样子对他说:“哦,原来你把企业当成了学校,想请假就请假。”小甘同学一听就急着说:“老师,我真的不想被记为旷工,这个可是要扣钱的啊!” 我顺势问到:“那你知道自己为啥被记为旷工吗?”“因为我没有按公司要求提交个人请假申请。”听到他这么一说,我知道他明白问题所在了。但旷工这个行为的后果性,想必他未必能知晓。作为班主任,我有必要提醒他。“小甘同学,你知道错在哪,很好。老师相信你能改正过来。可老师需要提醒你的是,旷工行为在职场里是一种违纪。如果你是主管,你的下属出现违纪,你会怎么想?接下来,你该怎么做?你该如何面对你的主管呢?”电话里的他沉默了数秒后,诚恳地对我说:“老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次我错了。我待会和彭经理认个错,不会有下次的情况出现了。你放心。”听到小甘同学这么说,我的心终于放宽下来。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于未来的迷茫,他们更需要师者的陪伴,倾听他们的所思,引导他们换位思考,鼓励他们承担责任,这远比空洞的说教更能入脑入心,帮助他们看到阳光,主动选择向阳而生,这是师者的使命。
三、克服困难,做敬业的职业者
考虑到这个班在校期间须进入企业进行真实的职场实践,我对实习中的各种情况进行了预设,把职业素养和企业要求潜移默化的融入班级管理中,逐步形成个人日常行为习惯。为此,在管理过程中,我们把东鹏企業文化融入班级建设之中,共同制定班级公约,规范落实奖惩机制,用量化数字评定每月表现。引入竞争机制,狠抓班委队伍建设,明确岗位权责,鼓励班委自主筹划班级活动,提高干部管理能力。鼓励学生发挥所长,与人合作,在班级活动中与队友一起完成重任……所有这些,只为他们能提高自我能力,准备接受“真实职场”的淬炼。
然而在实习中,意想不到的事情接涌而来。实习期间的安全性保障问题困恼每位校领导和实习老师;实习工作地点偏远,交通不便,车程来回达一个多小时;学生每日销量业绩实施排名竞争机制,企业根据学生实习表现进行考核淘汰……面对职场中的各种安排,学生们开始感受到职场的真实性和残酷性,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陪伴与鼓励。“老师,今天宿舍电卡没钱了。没热水冲凉了,呜呜呜……”“老师,我们今天卖出了100多瓶!今天,好开心呢!”“老师,我明天工作的卖场好远,离学校有20公里,明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要不然赶不上第一班车了。”“老师,我现在才下班,大概要晚上十一点才能回到学校。我到学校后给您短信。”“老师,这两天我坐车不太晕车了,原来我也可以不晕车了。哈哈!”“老师,今天我拿到广东省单日销量第一名!超级无比开心!”……学生们习惯用手机短信方式向我汇报工作上的甜酸苦辣。看着学生们的工作表现,我明显感觉到他们的变化,这些细微的变化折射出职业意识已逐步在他们的心理扎根,此时的他们不再是受家长呵护的孩子了。他们开始学会主动调整心态,服从工作;学会遇到问题不抱怨,主动思考,寻找问题根源;学会有意识地用企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塑造职场形象;学会寻找主动销售契机,寻求团队合作,打开销售渠道,提升个人业绩;学会站在从企业角度去思考职业活动,以团队荣誉为己任。这就是实习后不一样的他们,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蜕变,成为一名能胜任企业要求,有竞争意识的东鹏职场人。
职业教育不应以片面的技能教育为特征,不应在教育过程中把活生生的“人”改造为职场上呆板的“劳动工具”,而应符合其作为人应有的独立、生活、自由、发展要求,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有责任担当、有职业素养,有热爱生活能力的人。这应该是在新时代下,师者的教育初心和教育使命所在。“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愿师者的陪伴,化作他们成长的璀璨星光,点燃生命内驱力,一生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