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莞市电子计算中心:发挥资源优势支撑构建科技创新服务生态

2021-12-03潘慧

广东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东莞市东莞科技成果

文/潘慧

[编者按]

近年来,东莞市电子计算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深入贯彻广东省委 “1+1+9”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东莞市委“1+1+6”的工作思路,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规范管理为主线、以市场开拓为手段,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系统部署,有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各项工作,并取得较大成效。

东莞市电子计算中心

东莞市电子计算中心成立于1985年,是隶属于东莞市科学技术局的科技服务型公益二类事业单位。2013年、2017年经东莞市编委办批复,中心加挂三块牌子(东莞生产力促进中心、东莞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东莞市名校研究生培育发展中心),形成“四块牌子、一套人员”的管理模式。中心现有职工82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人员占29.27%,本科及以上占96.34%,中、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占37.80%。

中心提出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秉承“协同、创新、诚信、互赢”的服务宗旨,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的服务模式,发挥中心资源优势,为社会提供科技咨询、科研众包、科技金融、科技监理与评估、创新创业与孵化、软件与信息技术、科技统计与产业研究、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培养与引进等全过程的科技创新生态服务。

一直以来,中心追求卓越品质、打造一流服务、树立行业品牌。中心于2009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行业AAA(最高级)资质,是广东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共技术示范机构、广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广东省管理咨询行业十佳诚信示范机构、东莞市首批骨干科技服务机构和东莞社会最具价值品牌教育机构。

构建科技创新服务生态 持续推进区域科技成果转化

长期以来,中心紧扣东莞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工作,依托产业端的服务优势,积极发挥生产力体系的独特作用,通过科技金融、创新创业大赛、企业科技咨询等科技创新服务,持续推进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一是构建科技金融服务生态,赋能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加强“金融+技术+服务”多方协同,以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东莞分中心建设为契机,构建了包括人才、政策、平台、机制等共同作用的多维度、多层次科技金融生态系统。通过对科技金融工具和金融政策的梳理、提炼和整合,运用大数据分析应用及东莞“三融合”科技信贷风险补偿和贷款贴息政策,有效推动银行的产品创新和科技信贷投入。据统计,2020年东莞新增科技信贷3723笔,共计贷款金额171.99亿元,惠及企业1926家。2016到2020年,东莞科技信贷增长2.85倍,惠及企业增加1300家,更好发挥了金融工具和财政经费的撬动作用,有效支持企业的技术引进和项目产业化。

第四届“赢在东莞”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现场

二是打造“双创”品牌,助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中心以组织承办“赢在东莞”和“松湖杯”两大创新创业赛事为抓手,打造创新资源与资本对接、创业团队与企业对接、成果供给与需求对接的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人才链、创新链、资本链、产业链四链融合,服务于东莞的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据不完全统计,2016-2020年期间,两大赛事共促成项目6272个,市外项目落地东莞213个。其中,20家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超1.69亿元,151家企业获得自然人投资或风险投资超过27亿元。2016-2019年“松湖杯”创新创业大赛落地企业累计知识产权总数558件,其中发明专利(含PCT专利)241件、实用新型专利214件、外观设计专利35件,软件著作权68件。

三是实施科技顾问模式,精准服务技术转移。中心创新工作方法,积极配合市科技局的企业复工复产和高企督导工作,以企业研发体系建设为服务载体,实施“企业科技顾问”服务模式。结合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以及政策规范化要求,进一步梳理企业研发活动的链条,完善企业研发活动管理体系,形成了调研评估、项目诊断、研发立项、过程管理、账目处理等环节以及知识产权管理、成果转化管理等规范流程,推动科研院所高水平研发技术并转为现实生产力,努力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近期,中心先后推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所、东莞信大融合创新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本部国家材料成型实验室及浙江工业大学分别与东莞有关科技企业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项目对接工作。

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 提升成果转化服务动能

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的引导,也需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供需主体的实施,同时也离不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大力推广和深度参与。中心尤其重视快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甄别需求和提升转化率。

一是强化技术经纪人才团队培养。人才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要素之一,在分析提炼、需求甄别、检索筛选、锁定目标,以及谈判签约、项目跟踪、过程协调等各成果转化步骤中,考验的是工作人员各方面的综合服务能力,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类型人才。针对新时期下需求侧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的特点,成果转化参与主体应加强人才队伍规划,通过政策引人才、平台聚人才、环境留人才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培育科研、管理、融资、销售等技术经纪人队伍,实现人力资源科学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服务机构应坚持机制创新和品牌引领。科技服务机构基于当地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特点,点面结合、统筹推进,聚焦科技发展工作重点,关注“我能做什么”和“需要我做什么”,系统梳理发展战略、规范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流程、践行创新理念,通过打造精品服务项目、树立服务品牌,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切实提升成果转化服务动能。

以需求为导向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的科技发展规划,创新驱动一直是科技发展的主旋律,科技成果转化也成为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科研成果要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管理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中心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创新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众所周知,科技成果转化强调的是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但目前我国创新链条中科技研发与产业体系相对独立,二者衔接容易脱节,从而导致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不接地气,企业难以获得技术支持。因此,应以解决市场所需为出发点,充分利用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着力培育科技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增强供给结构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化的深度融合,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其次,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科技成果转化不是单一的技术问题,它是国家创新链的重要环节,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协调与配合方能取得成效,包括技术、商品、金融、资本、政策、工作机制,缺一不可。因此,要营造适合本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如提供便捷、低成本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物理空间和配套服务,出台适合高端人才引进落地的组合式政策,制定完善多层次的配套奖励政策,包括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利益分配机制、股权激励及税收减免制度、实施成果转化税收减免政策等。

再次,要做一个合格的天使投资人。简化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度,营造允许容败、容错的创新文化和制度环境。针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财政资金使用,政府要给予更大程度上的自由支配权,尽可能降低市场之外制度性的试错成本,比如提供宽松稳定的税收政策、便捷简单的行政服务,给所有科技成果转化参与主体提供一个稳定的预期。只要牢牢牵住“社会对技术的需要”的“牛鼻子”,其他方面则主要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发挥更多的调节作用。

【链接】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案例

案例一:中心长期客户之一的某电子设备企业,2011年在半导体封装设备的研发过程中遇到了瓶颈,中心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并对需求进行加工分析后,为其对接了华南理工大学技术团队,最终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将该团队的技术研发成果在该公司进行转化,成功开发出新产品,获得广东省数控一代示范工程项目——关键技术攻关与行业数控装备类重点项目立项,并获得201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案例二:广东某智能装备企业是一家从事汽车钣金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研发、生产和集成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为满足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集成化需求,2019年,公司决定在金属板料高速高精度开卷校平装备及其智能化技术研究与应项目上加大研发投入,并寻求引进国内在材料成型学科较强、产学研模式较成熟的院所进行合作。中心基于前期的服务基础,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后,通过需求分析和匹配,为其对接了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型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团队,将该技术团队的多项研发成果引入到该项目。目前项目进展顺利,获得东莞市重点领域研发项目立项,成功研发样机,并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猜你喜欢

东莞市东莞科技成果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莞香杯”第四届东莞市诗歌大赛启幕
东莞市耐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