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背景下纺织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2-03延,丁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年11期
关键词:巴州产教纺织

季 延,丁 盛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2)

0 引言

为发挥地方城市统筹区域资源和政策作用,推动产业系统主动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2019 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通过5 年左右的努力,试点布局建设50 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2021 年7 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认定了63家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21 个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入选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1]。作为地级城市的巴州,必将在国家的指导下持续将产教融合向纵深推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示范引领西北地区。

在此背景下,巴州对“校区、厂区、园区”进行了重新布局,争取实现空间区域的联通,改善“产”“教”软硬条件,形成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巴音学院”)作为巴州公办职业院校,承载着职业教育的重任,其下设二级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已形成的纺织服装专业群也与巴州“一城六园”(库尔勒市纺织服装城,尉犁、轮台、若羌、且末、焉耆和兵团第二师纺织服装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有着紧密对接。但是也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人才培养质量不佳,产教对接仍不深入等诸多问题。如何借助巴州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契机,结合区域特点构建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重点研究的内容[2]。

根据纺织服装产业特点,结合巴州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实际情况,经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逐步提炼出了适合于巴音学院纺织服装专业群建设的“融、做、比”人才培养模式。

1 “融、做、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念

1.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纺织服装产业属于轻工制造业,其产业链是以产品来划分链段的,围绕产业链某一链段生产的产品及其岗位可以衍生出某一专业核心课程,并形成专业群中某一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3]。因此,纺织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可以“产品”作为载体开展延伸,贯穿整个课程体系,并通过“融”“做”“比”3 个阶段提高学生学习创新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1.1 “融”的实现

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产业与教育如何融在一起,校企如何形成利益、命运共同体,实现双赢。只有将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与产业融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课程与工作岗位的对接,最终形成良性互动的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1.2 “做”的实现

实践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在不同课程中,学生按照产品质量标准“做”出合格产品,才会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并提升认识。人才培养改革中,应尽可能让学生在“做”中得到教育,在“做”中培养职业素养,在“做”中融入社会。

1.1.3 “比”的实现

“比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因素之一。纺织服装专业多数课程的最终结果都是以“产品”或“作品”呈现,而学生做出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可以通过将其作品进行纵横向对比,学生才能认识自己不足和改进方向,最终全面形成竞争氛围。

1.2 “融、做、比”三者关系

“产品”作为载体,是校企合作的桥梁,具有串联作用。“融、做、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均围绕“产品”来开展,而且“融、做、比”是实现“产品”过程中的3 个不同阶段,如图1 所示。

图1 “融、做、比”人才培养模式图解

“融”指产教融合,确定“产品”,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将人才、技术、文化、资源和项目相互融合,校企形成命运(利益)共同体。学院只有打通产教融合通道,与产业深度对接,充分利用产业元素和资源,才能培养出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做”指设计作品、生产产品,是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的实施。所有专业课程均围绕生产或设计产品开展,学生课程考核评价也以学生真实或虚拟产品质量来确定。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去“做”,实践中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做到无缝对接产业岗位。

“比”指以赛促学,是课程教学成果(产品或作品)的展示,是环境氛围的营造,展示与比赛就是考核评价。通过班级内、年级(平行班)内、学院内的展示,通过参加班校内、校外的各类技能比赛,形成纵横向的竞争氛围,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而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用作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影响社会。

“融、做、比”三者也是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法和途径,是根据纺织服装产业属性而确定的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改革方向,该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因此,在深度产教融合基础下,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的专业课程将典型产品案例的生产设计作为学生的工作任务去实施,并以最终产品(作品)作为该课程某一项目教学成果,通过展示或比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最终形成处处有企业影子、竞争无处不在的育人环境,培养出具有较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2 “融、做、比”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2.1 产教融合型企业的选择

在产教融合生态系统中,充分利用巴州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契机中政府搭建的平台和营造的环境,结合巴州纺织服装产业链特点,选择产业链段中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型企业或主要企业作为产教融合型企业,采用企业冠名院系、订单班,共建“校中厂”等校企融合方式,深挖企业融合元素,争取企业成为另一办学主体,主动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中来。从巴州纺织产业看,利泰丝路、中泰纺织两家企业规模大,设备先进,待遇较好,人才长期需求大,管理体制完善,特别是中泰纺织产业链完整,是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典型代表,适合混合所有制改革、院系冠名和订单班冠名等产教融合模式。从服装产业看,巴州楼兰制衣规模一般(巴州没有大型服装企业),设计实力突出,有社会责任感,企业法人具有社会影响力,适合订单班、校中厂的模式。校企双方必须以服务巴州经济社会发展为共同的最终目标,在此目标下通过各类元素资源的融合共享,实现各自的发展。

2.2 课程体系的重构

在产教融合型企业基础上,专业要深入对接产业,关键是课程与岗位的深入对接。按照区域产业链段位置及岗位来设置不同的课程,从而形成与区域产业匹配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开设的专业核心、基础、拓展和实践等课程无论是理论课、实操课,还是工艺设计生产类课程,都来自企业某一类岗位,这些岗位典型工作任务都是围绕如何高质量生产某一半成品或成品来展开的,都可以将典型产品案例融入到课程设计中。因此,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对接区域重要产业链段,形成专业核心课程;对接区域重要链段辅助支撑岗位需求,形成专业基础课程;对接区域非核心产业链段,形成专业拓展课程;再结合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和产教融合深度,形成实践课程,最终形成以产品为载体的专业课程体系。

2.3 课程的改革

2.3.1 总体方向

以产教融合型企业典型产品为载体的课程体系构建出来后,可以产品为载体进行整体课程设计的专业课程就基本确定,此类课程对学生评价也均可采用以产品为载体的过程性考核方法。教材可以企业典型产品进行整体课程设计,教法可以课程中每一项目学生输出的“产品”质量评价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2.3.2 教材方面

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教材是必经之路。结合巴州纺织服装产业主要企业产品,在利益共同体基础上想办法让主要企业参与到教材编撰之中。例如《纺纱技术》教材,可选择与利泰丝路或中泰纺织合著,项目成果校企共享。教材编撰过程中,企业提供基础性材料,典型产品由参与企业围绕自己生产特点选定,产品生产工艺和技术由企业围绕该产品选择典型和成熟的生产案例,并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制度文化融入到教材中;学校成立编写团队,利用质量工程项目资金支持邀请企业参与,对企业提供的基础性材料进行归纳梳理,对相关技术进行理论提升,采用活页式等模式进行教材编撰,做好视频、动画和案例等资源库的制作。这样校企双方共享共用项目成果,彼此提升自己的教学、培训效果。

2.3.3 教法方面

由于大多数课程结果可以产品或作品呈现,可以普遍采用项目、情境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也可以根据学校网络平台实施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还可以引入“竞争式”教学法,处处营造竞争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2.4 构建以“产品”为载体的考核评价体系

按照纺织服装制造业特点,可以探索课程实施中构建以“产品”为载体的考核评价体系(见图2)。

图2 以“产品”为载体的考核评价体系

以“产品”为载体的考核改革实施中,一是教研室根据专业课程体系首先确定适合改革的课程,校企共同进行整体课程设计,制定出该课程的课程标准,并设计好每一项目产品的权重;二是课程中的每一项目或情境都有产品产出,校企共同制定出每一项目产品的质量标准(评价标准),形成产品质量标准库,这里重点考核学生的作品质量;三是某一项目产品出来后,为规避学生借他人作品钻空子或蒙混过关等行为,平行班采用授课教师交叉评价方式进行赋分。设立专门储放学生作品的房间,统一收取完学生作品后,授课教师一起按照产品质量标准对非自己授课班级学生作品进行交叉评价打分,形成该项目的考核结果;四是学期末随机抽取某一项目,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场地内制作自己的作品,并当场按质量标准进行赋分,或者通过校园内展示评比方式进行赋分,形成期末考核,也计入该课程的考核评价中,占据一定的权重。

以“产品”为载体的考核改革,课程标准和质量标准是能够有效实施的基础与核心,只有落实好这两个标准,学生才能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注重产品质量,重视工匠和竞争等精神的塑造。

2.5 营造“竞争”氛围

“竞争”氛围营造是“融、做、比”人才培养模式核心之一,也是“比”的最终目标。“竞争”氛围营造需要通过以下四个维度进行:一是班级内课程过程性考核。课程中每一个项目或情境都有一个产品,在班级内进行质量评比,强化质量意识。二是平行班间进行制作水平评比。每次课程中一个项目或情境的产品质量班级内考核完成后,对班级进行整体评价对比,进而提升班级凝聚力和整体质量意识。三是学校内举办展览、走秀和比赛等展示活动。选择班级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评选,营造“竞争”氛围,形成“竞争”文化。四是参加校外各级别大赛。在前三个维度基础上确定能够参加校外各级别大赛的人选,积极争取各类比赛荣誉,进而认识自身存在不足和改革方向,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竞争”氛围营造还需要相关配套保障措施。一是确保实训耗材充足,实训耗材可作为前三维度的奖品,奖励名次靠前的学生。二是针对四个维度制定对应激励措施。三是专业教研室针对不同课程和实际条件统筹组织安排。四是形成展示墙、T 台、文化节和技能大赛等固定区域场所。

3 结语

“融、做、比”人才培养模式是结合纺织服装产业特点总结出的一种改革方法,是产教融合深化的一个体现,经受住了实践检验,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有效途径。“产品”作为载体具有串联作用,是产教紧密连接的桥梁,是形成专业课程体系的根源,也是课程目标的最高形式。而“融、做、比”则是实现“产品”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融”是确定“产品”,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做”是完成“产品”,是通过课程实施实现的;“比”是比较“产品”,是教学成果的展示,是动力因素之一。“融、做、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符合产业特点,满足教育需求,能够为巴州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有序推进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巴州产教纺织
澳洋纺织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巴州红枣产业发展中科技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新疆巴州: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巴州纤检所开展第十四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
探秘楼兰 畅游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