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思想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2021-12-03姚小飞

关键词:梁漱溟都市工业

姚小飞

湖北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十堰44200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直面中国社会新矛盾,积极回应时代新挑战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乡村建设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早在20 世纪初的民国时期,就有大批地方乡绅与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探索乡村发展之道。其中,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学派、以吴景超为代表的都市救济学派、以费孝通为代表的学院派为改变乡村的面貌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当前推进乡村振兴,虽然因为时代的变化和环境的变迁而注入了新的因子,但它仍然是在中国探索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因此,梳理和总结民国时期乡村建设思想,对于我们探寻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乡村建设学派的乡村建设理论

从广义上说,乡村建设学派是1930 年前后形成的一个主张用改良主义方法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政治派别,其流派很多;从狭义上说,乡村建设学派指的是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一派。

1.1 产生背景

梁漱溟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所有问题中最为重要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启发民众,振兴中国,必须从乡村入手。

在其代表作《乡村建设理论》一书中,梁漱溟开篇即谈到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一是由于近些年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乡村遭受破坏,工业化道路又未走通,从而激起了乡村救济运动;二是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决定了政府无力救济乡村,乡村救济运动实质上是乡村自救运动;三是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工业内无资本、外无市场,农业相对受压迫较缓,农业生产所需的土地和劳力是现成的,因而中国必须从农业生产、农民消费两方面刺激工业发展,也即必须走振兴农业以引发工业的乡村建设之路;四是重建社会构造的要求。因为中国的问题并不是别的什么问题,而是社会构造的崩溃,归根结底是文化失调。乡村建设的兴起并不是只针对乡村问题建设乡村,而是着眼于整个中国,要建设整个中国社会,可以说是一种建国运动。

1.2 主要内容

关于乡村建设的内容,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事情虽然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或教育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但他很强调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认为“必经济上进展一步,而后才有政治改进教育改进的需要,亦才有作政治改进教育改进的可能”[1]。据此,在乡村建设实践中,梁漱溟在倡导文化道德教养、乡村自治的同时,花了极大力气去推动实验区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建设方面,乡村建设学派认为,“复兴农业,从农业引发工业,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乡村建设的经济方针,也是实现文化改造、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2]。所谓“从农业引发工业”,主要是指中国作为工业后进国家,可以通过农产品出口从国外换得机器,通过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工业发展,通过发展农业增加农民购买力,以需求刺激工业兴起,等等。为此,梁漱溟积极倡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合作社,指出“要合作才能大,要大才能巧。农村的复活,是全靠合作的”[3]313。例如,农业生产中所需要的肥料工业、农具工业、农产制造,都可以由农民合作组织进行生产、供给;面粉、衣用品等农民消费品,就更方便由农民合作组织以农民自己现成的劳力加工于自己现成的原材料来生产、供应。由此可见,中国工业的兴起可以建立在农民合作经营的基础之上。为促进农业的发展,梁漱溟还提出设置农业改良试验推广机关、农业金融机关等。农业改良试验推广机关在农业技术、生物品种改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业金融机关对于消除高利贷活动、支持科学技术推广和农村合作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政治方面,乡村建设学派主张从乡村自治入手,改造旧中国。梁漱溟认为,知识分子和乡村居民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动力,只有充分运用知识分子的理智,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构成一种最终解决中国问题的力量。这是因为知识分子视野开阔,能最先认识到中国问题的根源所在,即文化失调;又由于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会主动发动和完成对中国问题的解决,即进行乡村建设。然而,尽管知识分子可以提供否认现有秩序的理论和建设新秩序的理想,但是,知识分子并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主力,他们必须要到乡间去,与广大乡间居民联合起来,引导他们,最终解决中国问题。至于如何实现乡村自治,梁漱溟认为,一方面,中国是集家而成乡,集乡而成国,因家的范围太小,国的范围又太大,则从乡入手最合适;另一方面,建立以伦理情谊为本原,吸收西洋人的长处的组织,去整合散漫的农村力量,并施予政治的组织和训练,从而实现村民自治,并最终实现全社会的自治。梁漱溟对地方自治持谨慎态度,他反对盲目推进、强迫落实地方自治,主张应该在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达到“地方向荣、乡村兴起”之后,再推行地方自治。

在文化教育方面,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复兴运动来拯救乡村、拯救整个民族。乡村问题的解决,文化的复兴,最终要靠乡村里的人,他们是解决乡村问题的主力。这就必然涉及民众教育。在邹平实验县,全县整个行政系统实行教育机关化,县以下设乡学,乡学就是“政教合一”的机构,乡学下设村学。“乡学”“村学”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项是学校式教育工作,另一项是社会式教育工作。村学根据情况设立儿童部、成人部和妇女部。儿童部的课程与国民小学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增加了部分乡土教材,如禁止吸毒、禁止缠足、禁止早婚等。成人部和妇女部主要是利用农闲时间上课,学习内容包括识字、珠算、唱歌和精神陶练等。乡学还设有预备升学处(高小部,两年制)和职业培训部。职业培训部主要是传授农业知识、机械知识等。除此之外,各学校还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出发,开设因时因地制宜的课程,从事有特色的社会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学派提出的从乡村入手,将社会的重心(无论是经济的还是政治的等等)放在乡村,并不是不要都市。因为乡村是本、都市是末;着意于本,则自然有末;乡村越发达,都市也越发达[3]154。与此同时,梁漱溟还分析了当时西方城乡关系的状况,认为西洋社会城市与农村相分离,城市超越农村独自发展,起初城市压迫农村,而后救济农村,但最终的目的仍是维持工业保护都市,城市与乡村处于对立的局面。之所以会这样,他认为这主要是西方把重心和中心都放在城市,没有把重心和中心分开。他还进一步指出,在中国将要建立的未来社会里,城市和乡村不应当有很大的差别,两者之间应相互沟通、相互调和,不相矛盾。换言之,如果城乡之间相互矛盾、冲突不断,就会导致社会不稳定。

1.3 重要启示

乡村建设理论尽管不能解决革命前的中国问题,但为革命后中国社会的改造、建设提供了参考,也为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启示。

第一,发展乡村产业,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的事情虽然很多,但经济建设在其中十分重要。这种观点是符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的,说明梁漱溟从文化入手解决中国问题的思路并不是脱离经济基础的,而是落脚于现实的。同样,实施乡村振兴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是乡村的全面振兴,但同时强调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可见,我国必须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走工农结合、城乡一体的全面发展道路。梁漱溟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是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是基于中国国情的选择,也是符合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工业向农村分散,农业工业相结合,都市乡村化,乡村都市化,这许多本是世界的新风气新理想。其中实含有人类自然的要求”[4]。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当前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不断建立和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第三,重视乡村人才队伍的培养,确保乡村振兴后继有人。梁漱溟注重教育,教育在乡村建设运动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不仅强调未成年人教育的必要性,也强调了成年人教育的必要性,提倡社会教育和终身教育。在实践中,乡村建设学派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的道德文化素质。同样,实施乡村振兴,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而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梁漱溟关于教育普及的必要性、终身教育的理念,对于信息化时代国民素质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启示。

第四,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普通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多种经营共同发展。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在的小农户有2.3 亿户,占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以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中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包括农民合作社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此,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的关系。梁漱溟主张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农民合作社来促进生产,这一思想对于当前改善小农经济经营状况、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都市救济学派的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理论

2.1 产生背景

20 世纪30 年代,当大多数知识分子把目光聚焦在农业、农村,寄希望于通过农业农村的改造来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强国富民的美好愿景时,以吴景超为代表的都市救济学派认为,单纯的农村运动,并不能解决农民的经济状况,农村问题必须放在社会大背景下和城市共同解决,因而提出了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思想。

吴景超在其代表作《第四种国家的出路》一书中指出,中国人口密度很高,在农业中谋生的人的百分数也比较高,属于第四种国家。为了提高这类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人口密度和职业分派两点都需要改良。在此基础上,吴景超提出,通过走都市化和工业化道路转移农业剩余人口,改良人口密度和职业分派,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2.2 主要内容

都市救济学派首先分析了走都市化发展道路的原因。吴景超在对世界城市发展状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指出,都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众所周知,都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和人口向都市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因而工业革命可以说是都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业革命不仅摧毁了西方先进国家本国的手工工业和家庭工业等旧式工业,使本国的人口都市化,还由于它们向别国倾销工业品,也摧残了其他国家的旧工业势力,比如中国。而中国都市中的新兴工业还未成长起来,破产的手工业者即使流落到都市也找不到工作,造成都市和乡村普遍失业的现象,因而必须大力发展都市新兴工业,吸收都市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第二,吴景超较早地认识到农业革命是都市化的一个主要原因,这和后来拉尼斯、费景汉提出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赖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如出一辙,况且吴景超在20 世纪30 年代就提出了这个观点。吴景超认为,农业机器的使用代替了人工、化学知识用以改良土壤、生物知识用以育种,农业机器化和科学化使得只需少量的农业劳动力就可生产更多的农产品,剩余的劳动力就只能到都市去谋生。先行发生农业革命的国家生产的超过本国需要的农产品到别国去销售,又导致这些进口国的农民因竞争失败或破产而流落到都市,不得不走上都市化道路。第三,除此之外,商业的原因、政治的原因、文化娱乐的原因等等,也都促进了都市化的发展。吴景超从中认识到,“农业固然重要,工业也不可忽视。乡村固然要复兴,都市也应当发展”[5]12。因此,无论是都市与工业的畸形发展,还是乡村与农业的畸形发展,都是不可取的。只有都市和乡村协调发展,都市和乡村的人口分配保持适当的比例,才可改变中国贫穷、弱小的面貌,接近和赶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

都市救济学派提出应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吴景超明确指出,“都市与乡村的关系,不是敌对的,而是互助的”[5]67。他认为,中国的都市还很幼稚,要努力发展它,使它对附近的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一,中国农业人口太多,发展都市工业,则可以吸纳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进都市就业,而且留在乡下的农民境况也会因“争食者减少”而好转。第二,发展都市交通事业,使都市与都市、农村与市镇之间形成密切关系,促进它们之间的经济交往,农民的货物直接运到都市可减少中间的盘剥、增加农民收入,当然也有利于都市中工业品的销售。第三,扩充都市的金融机关,使其分支机构延伸至农村,满足农民的贷款需求,同时也有利于金融机关吸收农村的资金来兴办实业。吴景超还非常重视领导人的支持,认为如果领导人有都市意识,认识到都市与农村之间共存共荣的关系,则农村经济萧条的面貌必然会大为改观。

此外,在《中国工业化问题的探讨》这篇文章中,吴景超还讨论了工业化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是资本的来源问题。他同意工业界取得所需资本的途径:通过现有工业盈利来积累发展工业的资本、政府取缔投机事业以引导社会上的游资投资生产事业、鼓励华侨投资、利用外资。二是工业中的技术问题,包括技术设备和技术人才。由于中国资本缺乏、重工业不发达、技术设备落伍,再加上人口众多,阻碍了机器的积极使用。技术人才虽有很大的增加,但仍很缺乏,因此政府必须重视职业教育,工厂也应重视职业培训。三是管理问题。由于对工厂的人、财、物管理方法不当,导致许多工厂失败,因此要重视管理问题。四是外货竞争问题。通过分析外货和国货在中国市场竞争时各自的优点所在,吴景超提出国货在与外货竞争时应不退缩、不气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点,避免自己的缺点,在与外货竞争中打胜仗。最后,对政府提出一系列的期望,希望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扶助中国的工业界。

2.3 重要启示

吴景超以西方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中国问题,它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吴景超认识到只有走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防力量,实现国家“富”和“强”的目标。他引用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统计数据来论证为什么要走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的原因或者必然性,也论证了走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的可行性。这在一定意义上为我国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城市和农村要互补发展。吴景超提出的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主张,尽管正如他自己所说,只是救济农村的一条途径,除此之外,还可从政治、教育、自卫等其他方面着手去救济农村,但这种思想主张重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城市交通事业、扩充城市金融机关等带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是工业化中后期世界的普遍做法。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的背景下,必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农城乡关系。当然,农业、农村的发展又为城市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

第三,提高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开放的水平。吴景超深刻地分析了利用外资的利弊,提出要正确认识国货与外货的竞争,并为国货在国际竞争中获胜提供了一系列方式方法。这些思想对我国提升包括农产品在内的产品质量,从而在当前愈演愈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3 学院派的乡村内生城市化道路理论

3.1 产生背景

费孝通认为,以往改造乡村的尝试之所以失败,就是没有真正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当时中国农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农民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这一问题产生的内部原因是人地矛盾,土地的出产并不能单独同时养活地主和农民;外部原因是西方工商业冲击了中国乡村工业,而乡村工业在中国具有一个特性,就是帮助农业养活庞大的乡村人口。因此,费孝通指出,要想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必须开源,增加农民收入,“就得应付引起土地问题的外来因素,重建西洋工业所摧残的乡土工业了”[6]437。值得注意的是,费孝通并没有把发展乡土工业的意义仅仅局限于救济民众,而是从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大背景出发,把乡土工业当作中国工业化的一个过渡,即“从土地里长出乡土工业,在乡土工业长出民族工业”[6]438。

3.2 主要内容

学院派的核心观点是提出乡村内生城市化道路。第一,世界工业国城市化道路通常是农村各种宝贵的资源流向城市,以农村的衰落来实现城市的扩张。尽管城市化对全人类来说是历史的进步,但对不同的群体来说,则有进步也有倒退,因为这种城市化是建立在城市对乡村的剥夺基础上的。乡村内生城市化道路则是通过开发和利用乡村原有资源,借助一定外力的支持,培育乡村的内生发展动力,是一条以农村为本位的城市化道路。第二,农村工业化的必要性。费孝通认为,由于中国人均占有耕地量少,中国大多数人很难维持基本生活,发达一点的农村即使能解决吃饭问题,地里的出产也不能解决其他生活需求,只能求助于副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然而,乡村手工业作坊生产的产品无法与现代工业的出产相比,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手工业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但是,由于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引进造成了劳动力的过剩,而乡土工业本身就担负着吸收劳动力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其他工业下乡就成为唯一的选择。乡村内生城市化道路因以上两个条件而启动。第三,工业下乡是推动农村工业化的路径选择。资金是工业发展最重要的要素。也是自给自足的乡村经济最缺乏的要素,在政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使技术改革所得到的利益归参加生产的人们所有,而不是将农民作为劳动力让部分人富起来,农村工业化的资金应来自于农民的节约储蓄,并采用合作的原则发展小型工厂。除了资金之外,农村工业化所涉及的技术、教育、管理等难题,也需要不与民争利的外界力量的引入。因此,在发展乡土工业的过程中,政府有很多事可以做,而且必须做[7]。

3.3 重要启示

“志在富民”是费孝通一生始终努力奋斗的理想,是他学术研究的方向和动力。作为学院派的代表,他“始终是一个坚持以学术服务于理想,以社会科学理论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学者”[8]。他的许多思想对当前推进乡村振兴仍具有重要价值。

第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立足中国的特殊国情。费孝通认为,建设中国必先认识中国社会;认识中国社会,必先认识中国农村社会;只有从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出发,才能科学地处理和解决中国城乡发展的诸多问题和矛盾。费孝通正是在对农村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中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农民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出路,提出了符合中国当时国情的乡村内生城市化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费孝通基于中国社会新的发展阶段,继续深入实地考察,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出了关于小城镇建设的独到见解,引起人们的共识,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原则。尽管费孝通始终以农村和农民为本位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但他并没有囿于以农立国和以工立国的争论,而是把乡村和城市联系起来,认为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城市和乡村应互助互利,用农业来促进工业,以工业来维护农业。正是基于对城乡关系的正确判断,费孝通提出了不同于主流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即通过发展乡土工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走乡村内生城市化发展道路。同时,费孝通并没因此忽视城市工业的发展,而是主张政府应重视和支持城市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希望乡土工业的发展能为城市工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决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弊端,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用地市场和资本市场,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通、平等交换、优化配置,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与民国时期的其他学者一样,该理论也具有一定的理想色彩。例如,费孝通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遏制西方产品的肆意倾销;希望改革土地制度,让地主阶层放弃租金收入,另谋生产之路;希望政府大力扶持城市重工业的发展,等等。这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注定了不可能取得成功。然而,当今时代的发展为乡村内生城市化理论的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党中央已连续出台了16 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也日益清晰。党的十九大更是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和政府既是乡村振兴的提出者、领导者,也是乡村振兴的推动者、支持者。可以说,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或多或少都受到乡村内生城市化道路理论及其后来发展的影响。

4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对现代化的探索步伐仍在继续。对于新中国成立前,尤其是民国时期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有关乡村建设的本土精神资源,积极进行现代化的审视,从中吸收有价值的理论思考和极为宝贵的实践经验,可为我国当前正在推行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的理论资源和政策思路。

猜你喜欢

梁漱溟都市工业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谁更需要读书
梁漱溟的“不贪”
粱漱溟:金钱哪有人才重要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