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究
2021-12-03代金霞
代金霞
(石河子大学 文学艺术学院,新疆 石河子8320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明确:“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1]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不二法门。培养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量是课标的要求,阅读还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所以较人教版教材,统编本教材中增加了阅读量,新增推荐阅读。每本教材的名著导读板块除了两本必读书之外,另增四本推荐阅读书目,这种变化不得不引起师生的重视,师生必须将阅读贯穿于课内外,落实到每日学习日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关于阅读的具体建议中指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等。[2]可见,读书方法和读书兴趣对阅读至关重要。爱阅读,会阅读,多阅读已成为学习的必要途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引路人,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兴趣和方法并重,指导学生阅读;计划与监督同行,引领学生阅读。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开展教学评价活动,给学生提供知识输出的平台。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S 市某中学名著导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根据该中学的名著导读教学现状提出对应的教学策略,对中学名著导读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促使师生在名著导读课堂中和谐互动,教学相长。
一、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分析
此次问卷的目的是了解名著导读教学的现实情况,对名著导读教学的参与者进行调查,以S 市某中学为例,采取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选取初中三个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为样本,现场发放问卷,对其名著阅读状况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 份,回收率为100%。调查之外还与30 名学生分别谈话,用以补充问卷,掌握学生实际阅读情况。并对此中学初中部各年级共6 名语文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的导读现状。
(一)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关于学生阅读兴趣的调查结果显示,非常喜欢阅读的学生占比为30%,比较喜欢的占59.17%,还有11.85%的学生不喜欢阅读。由此可见,近90%的学生喜欢阅读,但在阅读类型上,他们有自己的阅读偏好。学生喜爱的阅读类型中名著以45.83%的比例屈居第三,《意林》《读者》等刊物稳居第一,占58.33%,网络小说位居其后,占比达49.17%。由此可见,学生更喜欢读浅显易懂、篇幅短小、情节丰富的消遣娱乐性作品,他们对名著缺乏阅读兴趣。在“你为什么读名著”这一问题中,有兴趣、喜欢阅读的学生占50.83%,其余如教师、家长要求、应付考试、提高阅读水平、写作能力的占49.17%,有近乎一半的学生阅读名著的目的比较功利,是为了完成任务而阅读,学生阅读属于被动状态,而非自主选择。就作品而言,虽然名著导读选篇皆是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但对于理解力较弱、思想懒惰的学生,他们很难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阅读名著味同嚼蜡。在阅读过程中,随便翻翻,大致了解故事情节,掌握考点的学生占21.67%,能有自己见解并能够赏析的占37.5%,认真阅读并主动做读书笔记的学生只占8.33%,还有32.5%的学生只挑选有趣的部分阅读。大部分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浮光掠影地随便翻翻,只背诵与考试内容相关的知识点,练习掌握答题技巧,没有深入文本,取其精华。面对长篇巨著,学生缺乏耐心,很难高效地阅读整本书,完成阅读量。将教材中的名著全部读完的人只占总人数的15%,48.33%读了大部分,只读了小部分和只读精彩章节的人数均占18.33%。学生对名著仍然缺乏兴趣,名著阅读没有进入学生的阅读日程,推荐阅读篇目更甚,无人问津是其常态。调查中,阅读《西游记》的人数占92.5%,而阅读《镜花缘》的人数只占14.17%。
名著导读教学重在教师的“导”,学生“读”的过程一般在课外,经典名著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阅读来咀嚼、消化。关于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的调查显示,4.17%的学生表示没时间看,51.67%的学生每周的阅读时间是1~2 小时,阅读3~5 小时的学生占36.67%,5 小时以上的占7.5%。可见,大部分学生阅读名著的时间少,名著阅读的完成状况不理想。在阅读中,21.67%学生会制定阅读计划并严格执行,52.5%的学生会制定计划,但很难执行,半途而废,还有25.85%的学生虽然不会制定阅读计划。阅读过程中,制定计划的学生占比高,但认真执行的只占21.67%。而名著阅读选篇中除了散文、诗歌篇幅短小,篇目各自独立之外,其余作品无论是小说、纪实类文学还是科普类作品,篇幅都比较长,如果学生不能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做好阅读计划,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很难坚持读完整部作品。因此,多数学生在教师导读课后的几天内对名著热情甚高,开卷阅读,一段时间后便产生倦怠情绪,将其抛之脑后,大部分学生并不能自觉阅读整本书。在阅读安排上,10.83%的学生会在课内阅读,17.5%的学生在午间或者晚间阅读,而在周末、节假日阅读的人数占71.67%。为了不占用学习、上课时间,大部分学生将名著阅读的时间放在节假日。教师对学生名著阅读任务布置情况的调查显示,每学期布置两次的占35.83%,每个月布置一次的占51.67%,每天布置的只占6.67%,从来不布置的占5.83%。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时间安排比较松散,九成以上的教师布置阅读的时间相隔较远,并没有就学生的每日阅读做出要求,影响阅读的连贯性,学生也将本可以利用的时间消耗。教师的不重视,加剧学生阅读时间安排不合理的问题,导致阅读无法落实,既没有帮助学生养成开卷有益的好习惯,也未达到名著阅读板块的设置意义。
(二)教师导读现状分析
教师如何教授名著导读的调查结果显示,认真讲解并结合作品加以分析,推荐学生阅读的教师占42.5%,带领学生学习课本中关于名著导读的内容,简单分享交流,圈画考点的教师占38.33%,只讲解名著相关知识点和考点的教师占14.17%,名著导读要求学生自读自学,但要记忆考点的占5%。在授课时,一半多的教师围绕考试进行教学。统编版教材在名著导读编写部分大作调整,名著导读课程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在教学实践中,名著导读一直处于边缘化位置,授课存在功利化现象。并且,名著导读教学存在轻过程、重结果的弊端,即教师多给学生灌输现成知识等结果性展示,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考与个性的表达。教师在名著阅读课后是否布置作业或者安排阅读任务的调查显示,26.67%的教师要求阅读名著,44.17%的教师安排任务并做配套练习,20.83%的教师鼓励有兴趣的学生阅读,还有8.33%的教师没有阅读要求,只要学生记住考点。近一半的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完成相关配套练习作业,为学生的阅读增加负担,名著的阅读缺乏生命力。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生动过程变成了知识点的呆板记诵,学生陷入题海战术,变成知识的加工厂,学了知识而没有学识,就如一棵树只有枝桠而没有树叶。通过访谈了解到大多教师会研究试卷、猜题,力求把名著“吃透”,将试题摸清,根据考试题型决定导读课的内容,应付考试,为学生的试卷加分。关于名著导读课时安排的调查,三次及以上的课时量占38.33%,三次以下的为71.66%。可见,对名著导读的教学,大部分教师所用课时较少,导读课草草了结,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鉴赏能力的提升,他们更不会挖掘作品所蕴含的浓厚文化价值。
评价是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在评价方式调查中,57%的教师选择考试评价,口头评价占25%,其他评价方式占14.67%,不评价的占3.33%。可见,教学中评价方式单一,57%教师以考核作为评价方式,以成绩为评价标准,忽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挖掘。更有3.33%的教师,名著导读的课程止于上完课,没有另设课程以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其他评价方式,如开展名著知识竞赛等活动,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学生自身、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家长等评价主体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而且大部分教师只进行终结性评价,缺乏过程性评价。一个班级的学生皆由语文老师一人评价,教师很难照顾到全体学生,进而导致评价对象窄化。关于学生在评价课中的表现调查,31.67%的学生表现较为活跃,大部分学生或中规中矩听课,或不感兴趣。阅读评价课程变成好学生、活跃者的展示课,而性格内向、成绩一般的学生则容易被忽略。另一方面,名著教学重导轻评,阅读评价与试卷密切关联,分数的高低是名著阅读效果好与不好的标准。考题的内容也多为知识的记诵,而非学生能动地对作品的理解和加工,这样的评价方式往往使学生只重视知识而轻视文本。
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阅读问题的原因分析
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首先是因为名著本身思想内容深刻,学生不易理解,阅读的过程非轻松愉快,而要时时保持思考的在线。关于学生阅读名著的困难调查,55%表示会遇到难理解的字词、句子,52.5%不理解文章内容和情节,41.67%不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40.83%则表示读过的内容经常记不住,45%不了解名著的深刻思想,另有39.17%没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名著阅读若不仔细推敲,难解其中味,且其背景并非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这使得学生与名著所展现的内容产生隔膜,阅读中无法获得自我成就感,兴趣自然会降低。其次,名著篇幅比较长,例如《西游记》有82 万余字,厚重的作品在数量上已经压倒学生,使其产生畏难心理。除此之外,教师没有很好地利用导读课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自我阅读过程存在障碍,不易解读作品的独到之处,导致阅读兴趣降低。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内心敏感丰富,好奇心强,游戏、奇闻轶事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相比名著,他们宁愿花费时间游戏玩乐。关于学生了解古典小说的方式调查中,29.17%的学生会通过名著阅读指南来了解作品,41.67%观看相关影视作品,13.33%看简缩版名著,只有15.83%的学生会阅读原著。处在信息化时代,人们自出生便被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包围,这既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方便,同时,又给学习以冲击。就影视资料而言,很多经典名著被搬上荧幕,学生更喜欢用视频等较为直观的方式来获取信息,无论理解程度还是视觉享受,纸质阅读大失其望,遭受冷落。
阅读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学生除了学校的课程之外,还参加各种辅导班、兴趣课,他们周内上课,周末也忙于课程,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较少。关于影响课外阅读的调查显示,69.17%的学生认为功课太多,没时间,38.33%的学生因为手机、电脑诱惑,还有25%因为名著阅读障碍较大,19.17%的学生觉得课外阅读占用时间,影响学习成绩。近七成的学生是因为功课多,阅读时间少而影响阅读,38.33%的学生愿意用课余时间玩乐,部分学生功利心较强,课外阅读与学习不能兼顾,对阅读持消极态度。另一方面,教师引导不充分,导读课后将名著阅读交给学生,并没有给予名著阅读的计划提示,协助学生阅读,对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监督。学生缺乏耐心和毅力,又缺乏相关的自我学习监控策略。以上原因导致学生时间管理不当,让本可以利用的时间流逝,名著阅读被排挤,阅读落空。
(二)教师导读问题的原因分析
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阅读方法指导不到位,语文教学功利化,阅读教学边缘化。由于考试作为教与学的指挥棒发挥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围绕考纲教学,学生则根据考试内容学习。名著导读课上,教师略讲读书的方法,轻如何读书;详讲做题的方法,重怎样得分。“把谋取分数的操练手段用来占领学生大量的时间空间,语文学科在有些学校几乎已边缘化,还谈什么课外阅读?”[3]若论应试,成绩第一位,若谈成绩,数理化优先,整个语文课程受到忽视。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们更愿意研究考题,以考题为依据而选择性地教授学生知识点和答题技巧,在教学中为学生“减负”,给更有回报性学科腾出更多的学习时间。教师教学功利的另一个原因是追求高升学率,升学率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高升学率归根到底还是要教学生取得高分。若论学习回报比,名著篇幅较长,阅读用时多,而考试所占比值较小,可谓吃力不讨好,学习回报效率低,短期内很难有明显成效,不如背知识点提升成绩快,过多阅读反而消耗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部分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读名著的价值,但教学实践远远走在认识之后。通过访谈,了解到教师往往忙于备课教学,处理教学事物,很少有时间能够静下心来细读文本,研究作品,教师自身没有研读名著,依靠百度、教学参考书,抓住一鳞半爪,自然难以导好名著。而如果教师不认真钻研名著,很难确定怎么讲,讲什么内容,怎么利用有限的课时教授意义非凡、含义深刻的经典名著,教师教研能力的缺失是导致名著导读教学较为失败的又一原因。
阅读评价不准确。教学的过程和态度也决定了评价的标准,长期以来,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评价的方式是考试,评价标准是成绩。在教学评价中,评价的其他主体容易被忽视,就家长而言,支持学生阅读并给予指导的人数占40.83%,其余学生的家长皆处于失语状态,对学生的阅读不参与指导、评价。大部分家长长期缺席于孩子的教学生活,多数家长自身文学素养有限,对名著不了解,家长能力的缺失也降低学生与家长沟通的可能性。若没有教师引导、组织,同学之间很少以名著作为探讨的话题,他们有自己的话语场,更愿意探讨共同感兴趣的事物。学校中其他教育工作者各有其职责,也未被充分调动,因此,仅有语文教师一方作为评价的主体。就评价的方式来说,名著导读并不是教学重点,课时安排本不充足,教师若没有合理的教学计划,就没有时间组织丰富的活动作为评价的方式。各种评价方式中,考核更加具体,又省时方便,教师也用不费时费力去组织活动,其他评价也因此被忽略。
三、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4]激发阅读兴趣应该贯穿教与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在名著导读课堂教学中要尤其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把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当成语文教育的头等大事”。[5]名著阅读是连接课内外学习的重要板块,教师做好课堂学习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变一本书的阅读为多本书的群读,这样学生才能以课堂为起点,课后继续阅读、深入阅读、拓展阅读。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从内、外两方面下手,内以引起学生的需要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外则以外在强化方式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强化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某种反应发生的概率,使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6]外在强化是一种重要的激趣方法,如在课堂的探讨交流环节,教师可以运用奖赏、赞扬、评分、竞赛等方法,在听完学生的发言后,教师积极予以反馈,多用赞扬、鼓励等肯定的方式,这样便能增加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概率,使学生更加专注地投入课堂。外在兴趣的激发可作为辅助,其根本还在于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教育心理学认为认知好奇心是内部动机的核心,激发学生内部动机就是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可以多用结构不良的问题,如“孙悟空神通广大,火眼金睛,取经一路为师父斩妖除魔,为什么唐三藏还要赶走他”等自相矛盾的问题,学生心生疑惑,好奇心倍增,定会通过认真阅读、思考去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所提问题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应该在学生的认知范围之内,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一般情况下,中等强度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既新颖又具有挑战性,易引起学生较高水平的兴趣。其次,采用合作与竞赛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合作探究,集思广益,还能起到相互竞争、相互监督的效果,如“取经故事会、话说唐僧师徒、创作新故事”等专题探究题目可以分小组解决,每个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各小组竞赛,学生的成就动机被激起,学习兴趣也会高涨。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资源,例如,影视资源的合理运用,教师可巧用对比,让学生对比影视资源看名著,并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地品评鉴赏。激发阅读兴趣就是抓住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它既是对教授者教学成果的肯定,也是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
(二)制定阅读计划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7]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计划也可以提高阅读质量。学生的阅读时间有限,而无论《水浒传》《简爱》或《骆驼祥子》都是中外经典长篇小说,尤其《水浒传》,篇幅长且比较难读,既有质量又有数量,学生一时兴起拿来读读,时间久了,抛之脑后,往往半途而废。因此,阅读之前必须计划先行,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阅读相对于囫囵吞枣式阅读更能保证学生阅读的质量。元认知学习策略可作为阅读计划的理论依据,它强调学生自我意识的自我调控,包括计划,监控,调节三个环节。[8]与名著阅读相对应,首先,统筹全书,设置目标,做好阅读计划;其次,自我监督阅读过程;最后,对阅读结果进行评价、调整。做好阅读计划是名著阅读的第一步。
名著导读课程中,教师要将“大困难”导成小问题,指导学生做好学习计划,将宏篇巨著肢解,分配到每天去阅读。每天定量定时阅读,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学习偏好灵活调整,这种做法既保全了学生的阅读的质量,还能养成每日开卷的好习惯。相比小学,初中生的学习难度增加,学习压力加大,课外阅读时间大减,教师应指导学生处理好可利用的环境和资源。如,在阅读时间安排上,教师指导学生对阅读总量进行划分,要求学生列出阅读计划表,阅读内容具体到每天规定时间的阅读量,并使学生用好零碎时间。在课间、上学路上或与父母交谈话聊时,分享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感悟与心得,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知识的输出方式或许能摩擦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阅读与交流互相促进,进而挖掘阅读的深度。
(三)教授阅读方法
我国自古重视阅读方法,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9]的学思结合法,孟子提倡“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学习法,朱熹的的读书方法被后世称为“朱子读书法”,影响深远,胡适推崇“精博双修”等方法,张霞在其论文《初中语文基本读书方法研究》中将基本读书方法归纳为朗读法、默读法、精读法、略读法和速读法。[10]从古至今,先贤智者们不断探索读书的方法,见仁见智,对阅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义务教育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掌握阅读方法可以降低阅读的阻力,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阅读方法也是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提供实践支撑,对学生的阅读受益匪浅。
考试固然重要,但教师授课绝不是专为考试服务,教学更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素养,教师应多研究文本而不是考题。统编本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认为名著导读应将重点放在提示读这一类书的基本方法,语文课程教学强调“一课一得”,于此相对应,名著导读的指导也应该强调“一书一法”,教师通过一本书的教学,指导同类书的阅读。读书方法就像导游,引导学生用最快捷的方式到达目的地并观赏最美丽的风景,所以,教师要将教授读书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关键点,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例如《西游记》,教材给出的读书方法是精读与跳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已有基础为起点,从精读和跳读两个方法着手,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阅读方法,给予学生理论指导和具体示范,使学生自觉运用于文本的阅读。就精读来讲,首先要细读,教师明确精读部分要逐字逐句,而不能贪多求快,每一名著选本都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精华,非仔细研读不能吸收其养分。其次要精思,即孔子之“学思结合”,阅读与思考相结合,质疑与答疑互推进;朱子读书法之“熟读精思”“虚心涵泳”,读书应多读、勤思、像老牛反刍样反复咀嚼、琢磨其中味;透过现象看本质,读者能透过文本看到作者、世界。读书不能停留在字面上,遇到疑难处动手查阅,带着思考读书,理清逻辑关系,前因后果,还要理解其深层含义。最后是鉴赏,反复诵读,批判性思维,取其精华,赏析精彩的描写,《西游记》作为神魔小说,读者可遨游在光怪陆离的奇妙境界,体会作者神奇诡怪的想象。教师要明确如何鉴赏,精彩处,圈点勾画,疑难处,查找研究,动人处,批注鉴赏,深刻处,摘录记诵,读、思、写综合运用,真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口到”。
(四)评价阅读效果
评价是完整教学环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衡量,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有效评价可使教与学双方良性互动,师与生两端共同提升。“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11]评价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因材施评,才能够展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评价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中心,家长、学校管理者等多方联合,共同评价阅读效果,才能照顾到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舞台。评价环节能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优势和不足,提高学习成效。评价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可形成隐性动力,倒逼学生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从教学目标出发,兼顾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考核与活动相结合。若考核,试题应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以主观性题目为主,鼓励学生表达自我,注重学生的批评与鉴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切忌用标准答案扼杀学生的思维。“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的多种功能”,[12]评价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齐下手,不能只重结果而轻过程,而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仅仅运用考核的方式是死板僵化的,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反对传统的以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强调教育即生活,活动教学法,陶行知也重视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教学与生活密切关联,采用活动教学法,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展现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开展读书分享会,角色扮演,讲故事,画思维导图等等。教师请各组同学分享专题探究的结果,学生可各抒己见,自己选择展示方式,活动过程涉及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有利于学生学习,促进知识的准确把握。教师自身更要细读文本,钻研名著,以身作则,合理设计评价内容,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积极反馈。
结语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由此可见,读书可以塑造人的形象,增强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给人带来快乐,阅读是促进我们成长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经,对每一个体至关重要,尤其是处于成长阶段的一代代学习者。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的引路人,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引导者,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导的艺术,引导学生爱阅读,会阅读,多阅读。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真正做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13]从一部作品到多部作品,从读到写,读写转化,视听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要加强主体参与意识,积极主动阅读,将阅读与生活并肩,时刻谨记开卷有益,吸收人类文化精髓,铸就自我成长的精神之路。在学习上,阅读不但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审美价值的培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学以致美的效果。在生活中,人人皆可用文学陶冶、净化自我心灵,以他文丰我心,用阅读充实自己;以我笔写我心,用写作表达自己。多阅读是文化建构的一个重要方法,学好中华文化,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一个强大的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然要传承好民族文化,这需要一代代人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