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区造林技术和抚育措施研究
2021-12-03杨军
杨 军
(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第二调查规划设计院,黑龙江 绥化 152000)
我国东北地区是指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东四盟构成的区域,土地面积145万km2,总人口1.2亿。东北地区幅员广阔,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在改善地区环境、调节当地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已经成为关乎未来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东北地区林业发展,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取得良好效果,科学营造人工林改变了东北地区森林消减的局面,持续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碳汇总量,并支持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成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参与市场交易并获得收益,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正呈现出逐年增加的发展态势。在这个背景下,东北地区进行大规模造林和优质抚育尤为重要,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采用科学的造林技术与抚育措施,不断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促进东北地区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提升,营造更为宜居的生态环境。
1 东北林区造林关键技术环节
1.1 整地方法
1.1.1 穴状整地
要实现科学造林,就必须结合林地的实际情况栽种适合的树木,整地方式主要包括穴状整地和带状整地两种。对于穴状整地,适用于坡度较大、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土地,通过修整后可进行植苗,具有较好的整地效果。在穴状整地过程中,栽种坑穴大都设置为长宽各50cm的正方形,深度以30cm为宜,如果栽种的林地相对贫瘠,那么栽种坑穴要适当扩大,长宽约为60cm,深度以40cm为宜。
1.1.2 带状整地
对于带状整地,适用于相对平缓的山地、平原以及草原。在整地过程中,要沿着林地的等高线依次开展,带宽多为60cm,深度40cm左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要结合林地的实际情况,对带宽与深度进行合理调整,最大程度的夯实栽种基础。
1.1.3 整地时间
通常来说,若想最大程度的保证栽种树苗的成活率,最好要在前一年秋天就开始进行整地,最迟也要早于栽种的前30d,如果栽种区域处于冻害时期或者土壤相对湿润,那么可将整地与栽种工作同步进行;如果造林区域正处于干旱期或半干旱期,那么整地时间应该选择在雨季来临之后,才可以达到最佳的整地效果。
1.2 造林方法
1.2.1 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是在造林地区直接播种树木的种子,因此也被称为直播造林法。这种方法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无需经过育苗工序并且播种简单,非常适合大面积播种造林。但是,播种造林法要求造林地必须具备一定的立地条件,对幼林的抚育管理也有着更高要求。
1.2.2 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法就是将根系完整的树苗栽种到造林地中,所以也被称为栽种造林。由于采用的是树苗栽种,因此对立地条件与树木品种的要求较低,而且树苗更易成活,具有更为顽强的抵御灾害的能力。但是由于在栽种过程中树苗根系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对栽种技术有严格的要求。植苗造林是东北地区目前最常用的造林方法之一。
1.2.3 分殖造林
所谓分殖造林,就是将树木的枝干、树枝栽种到育林地处,是一种无性繁殖手段。分殖造林技术无需经过育苗阶段,可有效降低树木的栽种成本,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树木生根缓慢,对生长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可应用的范围十分有限,无法进行大面积造林。
1.3 苗木栽种
1.3.1 苗木选取
在对造林地进行科学处理之后,这时就要进行相应的苗木处理。由于苗木质量关系重大,要注意选择枝条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形态优美的苗木,避免选择有病虫害的苗木。在选购苗木时,首先要优先从当地的苗圃中选择,如果当地苗圃没有合适的苗源,再从相邻、或者气候条件相近的地区选择,这样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1.3.2 起苗运苗
选苗后,出圃前的2-3天,要对苗木进行灌溉,并确保起苗时间可以与造林时间紧密衔接,做到起运、栽植无断档。在起苗时一定要注意保护树苗顶芽,确保根团不受损伤,同时对起苗环境也要做出科学预测,防止在大风天气起苗,切记不可硬拔苗茎,以免造成苗芽损伤。在运输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运输距离的长短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可以自行制作一些辅助工具,例如塑料框、铝制包装箱等,确保根系土坨紧致,并且在装卸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折损苗木,如果天气干燥,要对苗木及时补充水分,适时洒水。
1.3.3 保护措施
当苗木运输至造林地后要立即栽种,在栽种过程中需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可对待栽苗木搭棚遮阳,避免苗木根系水分流失过快。同时在栽种过程中,也要结合土壤质量和苗木种类,对根系进行适当修剪,并配以先进的栽种技术,例如对苗木喷洒保水剂、促根剂以及蒸腾抑制剂等。
1.4 造林时间选择
如果选择在春季造林,一定要合理选择待栽树种,并在土壤解冻到合适状态时进行栽种。如果选择在雨季造林,时间应选择在下过两场透雨之后,并且以连阴天气为宜,切忌为了追赶进度,选择在缺少雨水的时期强行栽种。如果选择在秋冬季造林,应在树木开始落叶后进入休眠前进行,在此期间,树木地上部分已经停止生长,但根系还没有停止生长,移植后根系可恢复生长有利于提高成活率。过早移植,地上代谢等活动较旺盛,容易失水,影响成活;移植过迟,地温偏低,不利于根系恢复。
2 东北地区森林抚育管理措施
2.1 补植补造
如果造林地的苗木成活率没有达到85%,那么就要对其进行补植处理,要选择在适宜的造林季节补植同龄苗木,对于成活率过低的造林地要进行重新造林。
2.2 松土除草
在植树造林后,要加强对未成林苗木的抚育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适时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让幼树的生长免于遭受杂草的侵犯。除草松土工作一般需持续进行三年左右,频率可以是第一年两次,之后两年每年各进行一次,直到幼树完全超过杂草,方可停止除草松土工作。在对幼树进行松土抚育过程中,一定要由浅入深,切忌不可伤损幼苗根系,松土一般要做到里浅外深,松土范围以幼树为中心,50cm为半径,松土深度以5~10cm左右为宜。造林结束后要及时开展除草工作,并且在除草过程中伴随着松土、草皮反扣、踏实等工作,除草要遵循尽早除、尽小除、尽清除的原则,对于幼树周围过于高密的杂草,如果不能做到除净,也要尽量割除。在植物生长迅速的雨季,要定期为幼树进行松土除草、扩充树穴。
2.3 防病虫害
对于幼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一定要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首先,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整个林区的检疫工作,最大程度的降低病虫源进入林区的概率;其次,管护人员要采取合适的治理措施,可以利用生物治理、物理治理与化学治理等共同配合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消灭病虫害。例如,可以结合林区树木的生长特点,适当引入害虫天敌,在保证生物链完整的前提下使各类物种趋于平衡;同时也可利用害虫的生活习性,例如它们的趋光性,在夜间设置灯光源进行物理诱杀;对于病虫害严重的情况也可以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要切记科学调配农药的喷洒浓度,确保不会对幼树造成伤害。防病虫害工作是对未成林苗木进行抚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理,防止林区遭受大面积虫灾病害。
2.4 森林防火
东北地区气候干燥,辽西地区干旱少雨,大兴安岭地区又多发雷电灾害,很容易引发森林火灾,一定要将防火作为造林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强化宣传森林防火意识,普及防火知识、让民众充分认识到森林火灾的危险性与严重性;其次,林业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对林区的监控力度,对林区的湿度、温度进行24h监测;最后,制定详细的火灾应急方案,提高森林防火人员的扑火能力,最大程度的缩小火灾的影响范围,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3 结论
综上所述,东北林区拥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储备基地,通过深入研究东北林区的造林技术与抚育措施,不仅可以为促进东北地区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提升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实现林区的产业化发展,同时也能有效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