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医院改革驱动高质量发展
2021-12-03林方才
文/林方才
国企医院伴随着国家与社会需要孕育而生,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壮大,也伴随着社会和行业发展而改革改制,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等“1+N”系列文件,坚定不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同时,将医疗机构深化改革作为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工作内容,把国企医院作为国家医疗卫生健康养老行业的战略储备力量,进一步予以资源整合,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2020年12月,北京电力医院随着其所属国康集团完成战投引入,管理权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移交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总的来看,改革一定程度上给国企医院思想观念、运行模式、队伍稳定、创新发展等多方面带来了震荡,同时也进一步盘活了资源、激发了活力,有力促进了“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实。
“主责主业”意义重大
国企医院是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国有企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满足国家及社会需求组建的,在相当长时期内,作为政府办医疗机构的重要补充,作为我国公共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在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职业病防治、员工健康体检和医疗保健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障需要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6年末,我国企业医院超过了7000家。
然而,随着政府办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医的逐步壮大,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格局逐步形成,国企办医疗机构作为辅业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有企业发展负担。
近年来,企业医院以国有企业及员工健康保障为主要职能,作为国企辅业单位,一方面,较难纳入政府办医疗机构发展统筹范畴,缺乏与政府办公立医院等同的补偿机制,缺少等级评审、区域规划、职称评审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长期依靠企业补血,缺乏造血的意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因此,国企医院医疗资源充分整合后,以医疗集团等方式纳入主责主业,与政府办公立医院并行发展,意义重大。
一是进一步助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健康中国战略是党中央从长远发展角度和时代前沿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既要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又要补齐卫生健康服务短板,还要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企医院进入主责主业发展,就是进入了国家医疗卫生健康养老行业的主力军、生力军,成为了国家医疗卫生健康养老行业的战略储备力量,对“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进一步加快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通过国资委批准的可承接央企医院的中央企业对医疗机构进行专业化重组和业务整合,可以围绕医疗服务核心,积极拓展医药医疗健康板块,围绕医疗健康打造一体化全产业链平台,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努力打造中国特色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模式。
三是进一步激发了国企医院发展活力。国企医院进入主责主业发展后,引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企业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全新的平台进行集约化、专业化运营管理,逐步建立起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标准,医疗资源得到整合、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更加灵活,技术服务水平和运营管理能力将显著提升,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创新引领 改革赋能
一方面,政府应在区域卫生规划、分级诊疗体系和医联体体系建设、医保政策、财政补贴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支持鼓励国企医院发挥集团化运营优势,创新办医模式,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现代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另一方面,央企医疗集团应在初期完成国企医院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尽快进行摸底分析和全面布局,推动国企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整体布局。对所属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摸底分析,结合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医疗机构基础情况,确定各医疗机构发展方向,形成央企医疗集团在全国的战略布局。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帮助医疗机构加强与属地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争取当地政策支持,研究相关支持政策,帮助医疗机构提高社会竞争能力。
三是加强统筹管理。结合政府颁布的质量安全、医疗运营等管理要求,充分发挥企业医院管理的灵活性、先进性特色,推进各医疗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四是加强资源协同。根据医疗资源辐射情况,建立全国、区域两级协同机制,发挥集团协同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医疗机构自身特色,鼓励个性化、差异化发展。
五是建立共享平台。推进专家共享、技术共享和信息共享。发挥集团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加强医疗机构间、医疗机构与高校间、医疗机构与公司间的科研合作,强化联合攻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增强集团科研综合实力。
六是建立统一文化。在保留医疗机构现有品牌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统一的品牌体系、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
2020年底,北京电力医院随着所属上级单位国康集团正式移交通用技术集团管理,股东单位由单一股东转为通用技术集团和国网公司双股东,由电力领域辅业转变为医疗健康领域主责主业发展。立足新起点、新要求、新挑战,医院坚持规划统领、人才引领,聚焦改革赋能、绩效导向,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运营。
首先优化发展战略,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加强发展思考研究,优化完善未来发展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充分借助政策、区位、平台、资金、产业和市场优势,坚持医疗工作全面对标社会、健康管理全面引领行业和管理服务全面接轨国际,构建以医疗为主体,以科研教学、健康管理、健康养老为三翼的“一体三翼”发展模式,建设“一型四化”旗舰医院。
其次加大内部改革,管理效能明显提升。为了建立适应医院发展和行业要求的集中高效管理体系,进一步理顺职能部门及支撑机构的界面,将具体业务从职能部门中分离出来,职能部门设置了院务部、医疗事务部、党建工作部和运营保障部四个大部,缩减职能部门用工超过30人,进一步减少了管理层级、缩短了管理链条、降低了管理成本,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调配,管理效率显著提升。制定推行新的绩效考核方案,业绩导向引领显著。
再次坚持人才建设,加快推进学科发展。医院坚持内培外引、筑巢引凤,在近几年引进心内科、普外科、耳鼻咽喉科、眩晕、泌尿外科、脊柱外科、消化内科等多个专业的专家及团队的基础上,搭建院士合作平台,建成董家鸿院士团队工作室,聘请赵继宗院士为特聘顾问,人才引领和聚集效应发挥显著。搭建了以重点专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以及特色诊疗项目为主体的“1+2+3+N”学科体系,有了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培育项目;2个丰台区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专业成为丰台区主任委员单位。同时加强专病中心建设,获评“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睡眠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市防治卒中中心”等称号,品牌学科建设助推了医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