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环境、困境及路径
2021-12-03葛伟阳
葛伟阳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环境、困境及路径
葛伟阳
(安徽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双重环境,多元文化“同台竞技”的开放环境,互联网时代的虚拟环境等多重环境的深刻影响;同时也面临着主流价值观失位、文化自信缺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受到冲击等多种困境的干扰。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要围绕发挥高校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主体作用,妥善处理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以及提升网络治理的科学化等路径推进。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培育困境;培育路径
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中,根据新时代方位的变化提出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将文化自信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凸显了文化自信作为文化软实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灵魂和精神实质,这是因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的思想为我国文化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为新时代高校开展文化自信工作指明了方向。践行和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需要从理论构成、内在逻辑、生成机制等方面系统科学地梳理和论证。以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为切入点,深刻阐述和剖析文化自信,揭示其自身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对于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面临的环境
科学深入地研究某一对象的前提就是把研究对象置于一定的环境中,从其所处的环境入手。同样,只有深刻分析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所处的时空环境,才能避免陷入主观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沿着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行进下去。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环境。
(一)经济市场化的双重环境
经济与文化犹如一对孪生兄弟,二者的互动关系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经济始终对文化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已为民众接受,成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文化自信对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愈发显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的利益观和发展观同向而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并没有因为正面作用的影响而化解,相反,资本的逐利性和利益至上的本质逐渐暴露出来,导致人们对金钱和物质利益的狂热,虚假和伪善在一定程度上为资本逐利披上了神圣的道德外衣。此外,我国文化领域尤其是文化产业方面关照现实、回答时代课题的优秀产品和作品还不够丰富,难以形成主流文化对非主流文化的包围之势。在资本逐利本性的驱动下,一些文艺企业为了迎合大众,获取“流量”,赚取“眼球”,获得高“收视率”,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打着文化的幌子,进行商业化炒作,没有沉下身心,深入人民生活,凭空生产创作出来的作品缺乏文化内涵和正确的价值导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一些人觉得,为一部作品反复打磨,不能及时兑换成实用价值,或者说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也不划算。”[4]总书记的话反映了目前理论界存在的现实状况,也是对理论工作者在日趋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坚守创作原则提出的殷切希望。
(二)多元文化“同台竞技”的开放环境
中国文化经历五千年的悠久发展,蕴育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学者指出,中国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萌发时期(远古至夏商)、‘轴心时期’(西周至春秋战国)、帝国时期(秦汉至明清)、转型时期(中晚明迄今)”[5]四个阶段,这种按照时间轴进行划分的方式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样,从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来看,西方思想文化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世纪(文艺复兴)、近现代(启蒙运动以及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三个典型阶段。中西文化发展轨迹虽然不同,同样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自身的产生、发展和融合交流来看,两大文化从来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始终处在相互激荡相互借鉴的过程中。从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到近现代新思潮的萌发、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再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可以看出,文化交融贯穿在整个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在此过程中,西方社会思潮涌入中国,难免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交锋与论战,其中以五四运动前后我国知识分子掀起的东西方文化论战影响最为深远。这场论战虽然围绕东西方文化优劣、差异、调和共存等主题,其实“是在以西方为中心的前提下讨论东方文化能否继续存在”[6],实质上论战矛头直指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竭力宣扬西方文化的科学性和普世性。文化交锋与论战符合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但是一味地推崇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和普适性难免陷入绝对主义和“一元论”。不管是文化保守主义还是“多元论”,尤其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本身对文化的认知能力和水平都处于成长期和塑造期,处在多元文化的社会包裹里,难免会陷入心理恐慌和选择性失语,导致文化自卑或者文化盲崇心理。
(三)互联网时代的虚拟环境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由工业化转入信息化。信息化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发显著。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各个层面,不仅局限于海量数据的获取、存储、挖掘和预测,更表现为在新经济形态、人类思维、意识形态、社会心态、人际交往和新型文化的构建过程中。互联网犹如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与其自身的特点相伴随而来的虚拟性带来的不可预知性更让人们难以有效预测,规避弊端。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各种不良信息充斥网络环境中,如唱衰中国说、中国威胁论、诋毁中国共产党、否认中国历史、否认中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等意识形态领域的虚假网络信息。大学生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参与的主体,接触网络信息量大类多,“负能量”过多在某种程度上会抵消“正能量”信息带来的正向作用,动摇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力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公信力。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面临的困境
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几十亿生命的独特证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迷惑性信息,如何甄别和正确认识也成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面临的突出困境。
(一)经济市场化导致主流价值观失位
不可否认,正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法治性特征促使整个社会崇尚法治精神和竞争意识,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在经济开放和国际化进程中对社会的影响逐渐显现。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利益,资本逐利的本性在于无限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就无法避免金钱至上、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等思想行为的发生,人们的金钱观、义利观、荣辱观等价值取向就会发生错位、甚至失位。一旦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这些原为资本主义社会毒瘤的价值取向成为一种社会舆论导向与时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艰苦奋斗、勤劳致富、集体主义等精神背道而驰,处于价值观塑造关键期的青年大学生难以抵制这些思想的宣传和蛊惑,被迫调整朴素的、正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最为深厚、最为基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洪流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青年一代不再把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互助、勇于奉献作为自身追求的人生目标,实干精神、家国情怀、危机意识以及“仁义礼智信”的生存之道也不为年青一代所信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学子思想深处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弱化。
(二)多元文化思潮冲击文化自信
文化在交流和碰撞中产生、发展和传播,先进文化在碰撞和交流过程中影响并同化其他落后文化,并且通过自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吸收落后文化的积极因素,从而实现“扬弃”。这是因为“在某一个社会文化里滋长出来的观念、思想和学问,传到另一个社会文化里以后,因受这一社会文化的作用,而往往染出不同的色调”[7]。同时,文化自身具有的多样性特征天然使得大学生处于文化场域包围中,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先进文化与腐朽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资产阶级文化与无产阶级文化交织并存。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思潮极力夸大自身的先进性,贬低其他文明。历史虚无主义针对中国的诋毁主要集中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一定要抹黑、中国共产党创业史要抹黑、新中国创业史一定要抹黑。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自身发展的形态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也发生了改变,这种客观上存在的多元文化交织、交融,交互影响、互相渗透对于青年大学生辨别先进文化造成了选择上的迷茫和认同上的疑惑,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价值理念迷失、道德观念丧失,最终影响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信仰。
(三)网络虚拟性冲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
从历史发展进程和现实情况考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总是在内外矛盾运动中发生发展的。从内部矛盾来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是由于其内在本质特征和内容规定性,也就是它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所决定的。从外部挑战来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互联网环境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虽然网络的开放性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范围更广、不受时空限制,也正是因为此,网络虚拟性容易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容易泛化,游离于社会现实之外,架空其生存发展的实践根源,导致大学生分辨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难度增加,容易迷失在复杂的社会思潮的洪流之中,认同、信仰以至践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过程充满着艰辛和不确定因素。虚拟性也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里要和诸多社会思潮同台竞技,一旦话语内容和表达形式跟不上时代发展,就很容易受到各种明里暗里的文化侵蚀,难以在众多文化思潮里成为“头条”和“热搜”,容易“被覆盖”。大学生沉浸在“热搜”和“头条”新闻,盲目跟风和“点赞”,脑海中充斥的非主流社会价值信息就会占领主流价值阵地,缺乏是非明辨能力,由此便无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新时代厚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是时代提出的课题,时代提出的课题理应围绕时代背景、结合时代环境加以研究和解答,既要在宏观政策上做好顶层设计,更要在实践中探索可行性的方法。新时代厚植大学生文化自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发挥高校在文化育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就文化自信培育的方向而言,文化自信的培育是全方位、综合性、多层次地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育人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完善以服务学生为中心、提升文化自信为核心的协同育人机制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制度保障。高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在文化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同时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和精神传承中国文化。课堂教学要突出文化自信传播和养成的价值取向,突出教育引导和价值引领。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历史进程和伟大精神融入课堂教学,理直气壮地讲述和传递中国文化,让大学生理解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绵延不断的精神力量,增强文化感知、感动和敢为。同时,发挥思政课在文化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思政课作为育人的关键课程,要充分重视其对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育人因素。
(二)正确看待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
文化自信培育的关键在于大学生。新时代的大学生处在一元文化和多元文化共存、多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的社会文化形态中。青年大学生发挥关键主体作用,要用辩证思维看待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首先,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要求同存异。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不管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交织交融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需要明确的是,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主流文化引领一个国家和民族核心价值取向和前进方向,通过其影响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汇聚各方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 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8]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讲清楚我国社会主流文化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演进逻辑和理论特质,既要从学理上阐明两种文化的本质和区别,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也要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文化观,正确看待两种文化的差异,引导大学生情感上认同、内心上信仰、实践中笃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次,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相互竞争。新时代大学生要善于、敢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文化观看待多元文化和主流文化相互竞争的态势和实质。多元文化和主流文化二者既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也是多元文化并存的客观现象。主流文化只有在不断自我更新、持续创新、兼收并蓄、有的放矢地对外来文化“扬弃”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与时俱进。对危害性、隐蔽性极强的西方社会思潮及其文化元素,大学生应当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还原真相、明辨是非,既要做到旗帜鲜明地反对“糟粕”,又能在多元文化竞争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激发多元文化中健康向上的因素。
(三)提升网络治理的科学化
就文化自信培育的外部环境而言,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领域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新战场,如何提高互联网治理能力现代化和科学化已经成为净化互联网空间迫切解决的问题。高校作为文化自信培育的主要场所,具有特殊性,应该发挥管网治网、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体作用。
一是提高互联网治理能力需要多部门联动、协同推进。高校作为文化育人的主阵地,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互联网治理理念,积极主动参与网络治理,提升自身网络治理能力和科学化水平。加强与网络主管部门沟通协作,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共享技术成果,从源头上剔除网络文化中的“糟粕”,让互联网这一“变量”成为文化阵地的“增量”。
二是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正向引导。“善救弊者,必塞其弊之源”。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宣传,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喜马拉雅等大学生常用的自媒体平台,构建网络舆论教育引导机制,通过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责任和担当意识,用道德的力量约束和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通过普法教育引导大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和网络规则,理清网络表达的权利和义务,不扩散网络谣言和具有煽动性言论,做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者和捍卫者。
三是成立学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借助新媒体等网络传播工具,占领文化传播新阵地。充分发挥青年学子在网络治理中的能动性,成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评员队伍。针对重大网络舆情、时政热点和校园事件,在主流社交媒体上对于负面报道和评论敢于“发声”、敢于“亮剑”,针对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网络信息用事实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及时跟帖、发帖与互动,回应网民关切的问题,以正视听,引导舆论向上向好发展。
四、结语
文化自信在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进程中日益凸显出强大的显性作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越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在发展瓶颈期和改革深水期,更加需要文化的支撑作用。厚植文化自信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文化自信的培育因素具有多样性,更具复杂性。新时代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既是严峻的时代课题,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需要在构建大学生文化自信过程中以纲举目张、点面结合的方式统领重点、辐射分点,落实、做细、做好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17-10-28(01).
[2]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05-19(01).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33.
[4] 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5-10-15(01).
[5] 胡焕龙. 中国文化发展史分期问题新探[J]. 学术界, 2013(9): 180.
[6] 许剑铭. “五四”东西文化论战再反思[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2): 62.
[7] 殷海光. 中国文化的展望[M]. 上海: 三联书店, 2002: 256.
[8] 习近平. 习近平谈文化自信[N].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07-13(01).
G641
A
1674-327X (2021)02-0103-04
10.15916/j.issn1674-327x.2021.02.028
2020-10-28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8A0110);安徽工程大学校级科研项目(Xjky2020178)
葛伟阳(1987-),男,安徽蒙城人,讲师,硕士。
(责任编校:付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