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1-12-03李爽
李 爽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党和国家从教育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战略的高度做出课程思政的重要部署,强调课程教学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民族复兴战略全局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在以往的教学改革中,课程思政得到了广泛关注,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品牌课程和典型经验,但对应课程育人的要求,还有一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读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来自于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要求,另一方面来自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认识局限和实践困惑。推进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性,要从认清课程思政理念的本质入手,将“自上”和“自下”这两方面的要求相贯通,从而进一步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
(一)对课程思政定位及其内部结构关系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需要首先厘清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理解课程思政建设的定位问题。“课程思政”一词虽然是近些年来被高度关注的,但其并非一个新理念,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本身就包含各门课程教学中坚定信仰和立场的责任。课程思政建设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重要任务的要求,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组成部分。作为推进“三全育人”大格局的重要一环,其归根结底是要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过程中塑造人。因此,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课程教学领域的事情,更是贯穿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举措。二是如何理解课程思政建设的内部构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对课程思政构成的理解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强调课程思政是包含了思政课在内的所有课程;另一种强调课程思政是以专业课为主的课程育人,与思政课分属于两个平行结构之中。两种不同观点容易引起基本理念上的模糊。例如,有的人认为“思政”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将课程思政建设简单归入思政课的工作范围,使其他课程参与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下降;也有的人认为课程思政是要开发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属于专业或学科的课程建设,和思政课、思政工作关系不大。认识的不统一也会导致课程思政建设出现分歧。三是如何理解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所起的作用问题。“课程思政”是一个大的概念,在实践中表现为各种不同类型课程的具体教学行为。对课程之间关系的把握,既要认清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及两者所承担的任务,也要理解不同类型专业课程的建设重点与开展方式、理论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的不同特征与分工协作等问题。因此,从整体上理顺高校思政育人的课程体系,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结构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达成共识、推进建设的前提。
(二)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其与教学的融合还不够充分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经历了由点位式探索转向全面性建设的发展历程。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1]。此后,“学科德育”“专业育人”逐渐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建设的重点是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要素,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示范课程。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提出了“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2]的要求。可见,在新的时代要求之下,课程思政被赋予了更广泛、更丰富的内容。课程思政建设由局部探索转向全面建设,课程思政的实践工作也扩大为所有课程和全体教师。新的阶段,课程思政建设更强调全面发力、整体推广,重点在育人的“融合”。这是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趋势。在点位式探索向全面性建设转变的过程中,不仅要求那些具有明显育人元素的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各类课程都要开发其隐性的育人功能。然而,对于如何准确地梳理出具有指导性价值的思政育人指标,形成适用于各类课程教学的育人元素体系,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处理知识讲授与价值观教育的关系还应进行更充分的研究。
(三)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自觉意识与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而自觉意识不足、理论方法不足和助力保障不足是影响教师课程思政投入的几个关键问题。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思政在教育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重要地位,尚未建立价值传递的主动自觉。一些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简单植入、生硬嵌套、流于形式等现象。将观念、精神和价值的培育融入课程,将课程思政建设内化为自觉育人的行为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还有一些教师虽然有较高的思政育人意愿,但尚未掌握课程思政的理论方法。目前,大多数的探索集中在教学形式和技术手段的层面,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改革与改革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课程的育人功能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必然的联系,需要从方法论的高度总结课程思政教学的原则和规律。另外,从规划和管理的角度看,对一线课程教学的助力和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协同需深入探索,需要进一步解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上的条块分割问题,改变各门课程之间、课程教学与课程管理之间、各个管理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的局面,探索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队伍培养、评价体系改革一体化建设的有效方法,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助力。
基于以上分析,破解当前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从顶层布局入手建立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从教学内容入手精准梳理课程思政的元素体系,从队伍建设入手形成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和联动机制,帮助教师掌握课程育人的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思政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内部关系的理顺
作为“大思政”理念下的课程思政建设,应包含学生所学习的全部课程,但是每门课程在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理顺课程思政建设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定位各门课程和教学方式在课程育人体系中的作用是建设的重点。将高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统筹在思政育人的全局性视野之中,构筑同心圆模式的高校课程思政课程体系,是解决课程结构关系问题的重要举措。
(一)处于核心层的思政课教学
在课程体系建构中,需要首先明确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关系,把握思政课对课程思政建设的作用。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不仅不应独立于课程思政建设之外,而且在整个思政育人课程体系中要起到引领作用:第一,思政课教学具备思政育人的科学理论。思政课开设的课程以及教学大纲是经过党和国家审定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求的,是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教学内容包含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党治国理政的思想以及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要求。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课需要发挥思想引领、政治引领和理论引领的优势,把握住整个高校思政育人的方向。第二,思政课教学掌握思政育人的基本方法。经过多年教学改革,思政课已经逐步完善了“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价值体系”的统合构建,总结了思政育人的普遍规律和典型方法,这些探索为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经验。第三,建强思政课,带动整个课程思政体系的共同发展。以思政课为基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也需要思政课本身提高质量,发挥辐射作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夯实课程思政的根基,统合各类课程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局面和氛围。从与其他课程结合的角度看,思政课也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科和学生的兴趣、特征开展各具特色的教学,使思政课能够进一步地走进学生的学习领域和思想领域,掌握学生的话语方式和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之上将思政教育的理论和思想转化为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二)处于辅助层的通识类课程教学
从以往的建设经验来看,高校的通识类课程、人文素养类课程是最先开发课程思政功能的,因为这类课程本身具有比较明显的价值性内容和育人元素。当前,在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结构中,通识类课程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一方面,可以围绕某个具体的育人要素形成聚焦主题、彰显特色的系列课程,使思政育人内容更加精深透彻。近年来,上海高校开设了“中国”系列课程,如上海大学开设的“大国方略”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的“中国智慧”课程、华东政法大学开设的“法治中国”课程、上海海事大学开设的“大国航路”课程等,形成了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品牌课程,为通识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另一方面,要依托于通识类课程打造特色鲜明的思政选修课程模块。内容的设置可侧重几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经典文本研学课程,让学生从文献本身入手,接近理论、接触思想、感悟道理;二是“四史”教育课程,使学生懂得中国道路选择的渊源和前进方向,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向;三是学习党的政策和各项制度的课程,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在党的领导下有效运行的,在比较优势中建立制度自信;四是关于优秀文化、哲学智慧的课程,发挥文史哲等课程的育人功效,从文化自信中自发地形成文化认同。
(三)处于主体层的各类专业课程教学
专业课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据绝大多数比例的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部分,在课程思政体系中起到支撑作用。从课程整体的布局来看,专业课的思政建设需要进一步厘清其与思政课的有机统一关系。一方面,要使专业课与思政课保持一致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引导方向,做到方向上的“同向同行”。虽然从课程性质、教学内容等方面看,两类课程各有教学的侧重,但“专业课与思政课同样服从和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3],同样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根本方向,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在课程教学中不能以知识传授的所谓“价值中立”来回避教育的立场问题。另一方面,要从专业教学的角度对思政育人进行巩固和补充,达到育人上的“同频共振”。思政课有完整的理论教育体系,但是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现实活动的观照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未来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非常关键。思政课和专业课在价值引导上的互动与配合,可以进一步夯实学生思想成长的根基,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更深刻的思想理论问题。
同时,因为专业课的种类繁多,其培养目标、学科属性具有相当大的差异,所以开发专业课的育人功能要注重分类指导。从总的方面看,专业课程可分为具有直接育人属性的课程,如一些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以及具有间接育人属性的课程,如理工类和技术性强的课程。这两类课程的价值引导有所区别:前者的思政育人元素比较充分,要注重在课程教学原有的内容中精准渗透思政育人元素,在知识教学中增强育人的力度;后者要更注重从观念和方法上入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大局观念、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实现从知识到智慧的攀升。具体到每一门课程,可以按照学科分类和专业课程类型,去研究针对性和指向性强的育人指标点,从而使课程思政教学有的放矢。
(四)处于扩展层的实践类课程教学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4]。这为我们理解课程思政的建设范畴打开了新的思路。课程思政不仅要关注课堂上的育人,也要重视依托于课程的各种教学方式。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将实践类课程与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一起纳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这一实质性的变化使课程思政建设更具有延展性和全面性,不拘泥于课程的形式,而注重育人的合力。实践类课程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学习到实际生活、从认识社会到接触社会再到服务社会的成长,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题中之义。需要重视的是,对实践类课程的理解不能仅局限在专业实践课的范畴,实践类课程包含有实践教学、专业实验实践课、校园实践和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大学生毕业实习实训等多个内容。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实践育人的课程化建设,按照理论教学的方式,设计实践类教学的思政育人目标、任务,制定具有内在逻辑的内容体系,按照教学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实施,并对于实践的效果进行全面性评价;另一方面要将多种实践类课程整体构建,打造成内外衔接、多元并进的实践一体化模式,建构进阶式、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课程教学成为各类课程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
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通识类课程为辅助、以专业类课程为主体、以实践类课程为拓展形成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同心圆,这是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布局和结构配置。在这一课程体系之中,每门课程能够明确找到自身定位,从整个课程思政大格局中认识自己的任务和责任,为发掘和运用好课程思政资源奠定了基础。
三、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指标体系建设及与教学的融合
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指标是指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基本要素,是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切入点。面对课程思政建设由点位式探索向全方位建设转变的新要求,需要从整体上梳理具有普遍意义和引领作用的课程思政育人要素,形成思政育人指标体系,为每门课程挖掘自身育人资源奠定基础,也帮助教师将课程教学的知识体系与课程育人的价值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一)梳理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指标体系的依据
课程思政元素体系的梳理是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应用上的指导,其内容要具有基础性、科学性和方向性。第一,课程思政元素体系的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学,不仅仅是将新内容添加到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之中,而是要以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来统领整个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从这样的视域出发,课程思政元素的梳理要具有时代特色,符合“两个大局”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师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来提炼和运用课程思政元素。第二,依据立德树人目标下的人才培养要求。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要坚持产出导向的原则。国家发展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学中就要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培育。课程思政元素应该遵循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主动对应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和大学生毕业要求中的立德树人目标,通过不同的层次和维度,掌握课程育人的元素指标体系。
(二)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政治认同。从总的方面看,政治认同包括对党的领导、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拥护和坚持。这是大学生最根本的政治素养,也是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可以根据课程属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挖掘。一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理解只有以唯物史观看待社会历史现象,才能把握发展规律和前进趋向;只有掌握唯物辩证法,才能客观地认识、分析和应对各种矛盾和困难,学会处理复杂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真理观、认识观等不同的角度提升学生的理论能力和思维能力。二是要将党的创新理论贯穿于教学内容之中,深刻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深化学生对党的认同、对党的执政地位的维护。三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学生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开创意义的新思想,把握党治国理政的科学理论体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发展趋向。四是培养家国情怀,从地理历史、国土资源、文化习俗、民族团结等多个方面深化国家观念和共同体意识,实现政治认同与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的统一。
第二,道德修养。在当前教育领域,最危险的是培养出知识能力强,却只计较个人得失,脱离社会共同发展的精致利己主义者。道德教育要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培育中国精神。一是要明大德。大德是高于普通生活层面的德行,是要在大是大非上明辨立场,恪守正道。帮助学生建立“大德”,重点是把个人置身于社会共同发展之中,科学认识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关系,理解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有机统一关系。二是要守公德。开展公德教育,要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维护公共利益、遵守公共秩序,建立助人为乐、以人为先、团结共享的处事原则,教学中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集体意识、规则意识和协作意识。三是要严私德。私德原本指的是个人的慎独自律,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逐渐丰富起来的网络生活已成为道德自律新的检验场,对网络道德的要求和网络安全的维护是课程育人的必要内容。四是要践行职业道德。以青年马克思所追求的“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美”[5]为目标建立自己的职业观,在各类专业课程、职业教育课程和实习实训中帮助学生从社会理想中培育职业理想,感受职业价值和职业幸福感。
第三,文化素养。文化是精神和价值的承载,每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文化,承载着传播文化知识的使命。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要从教学内容中挖掘高于知识本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抵制文化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对学生的干扰。一是要建立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观,以及扎根人民、深植时代的文学观、艺术观和美学观。帮助学生认识到文艺作品的创作要在反映现实生活中给予积极的价值引领,在揭示社会问题中给予建设性的引导。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塑造品格,从革命文化中建立信仰、增强力量,从先进文化中把握方向、坚定使命。三是要树立生态文明观。要以自然辩证法认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注重宣传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帮助学生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认识社会行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四是培育科学精神。将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时代发展的使命任务相结合,引导学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务实笃行。
第四,法治素养。法治素养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从课程育人的视域开展教学,不仅要讲清楚法律制度和法律法规,更要从治国理政角度认识法理、理解法治。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引领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法制文明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基本理论。二是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涵,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向要正确,政治保证要坚强”[6],帮助学生把握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性,理解我国的法律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保障。三是培养法治思维。从建立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出发,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养成遵纪守法、制约权力、维护正义的法律态度,学会用法律的方法判断、分析、处理问题,学会用法律的规则约束个人行为,保障人民权利。
第五,综合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7]。综合素质的培育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国家建设要求。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马克思曾提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8]劳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根本。要着力培养学生劳动的意志和劳动的能力,以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励学生,增强做一名劳动者的使命感和幸福感。二是要树立科学的健康观。“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9],对健康的理解要从个人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要从健康的生活上升到国民健康素养方面。从大卫生、大健康的视域出发,根据不同课程的属性和职业要求,着重培养生命至上的大爱情怀,着重培育大学生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坚强的心理素质。三是发扬奋斗精神。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时代的要求。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快节奏、高要求,奋斗精神是新时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优秀品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顽强拼搏、奋斗人生的信念,以奋斗的姿态把握自己的人生、参与社会建设。四是建立广阔的全球视野。要强调用正确的观点认识世界历史进程和时代发展主题,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理解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对外交流上坚定立场、借鉴优长,能够正确认识逆全球化、单边主义等错误思潮违背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实质。
(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除了以上五个一级指标及其包含的分类指标之外,思政育人的内涵还十分丰富,值得更深入地挖掘。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还需要厘清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要注重从“个人—社会—国家”的关系中把握课程思政元素。从梳理出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中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每个维度的元素指标体系中都暗含着个人修养、社会责任和国家担当三个层面的贯通。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就是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践行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要将个人追求上升为共同价值,将个人理想升华为使命担当。抓住这样一条主线,能够更好地了解课程思政育人的主旨,在教学中提升育人效果。
第二,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要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统一的原则。课程思政教学不是脱离了具体教学内容的政治宣讲,也不是要将所有课程讲成思政课。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在注重政治性、价值性的同时,也必须强调专业性和学理性,使课程思政既符合课程教学的规律,也符合思政育人的规律。要帮助教师掌握普遍的育人要素和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发挥各门课程教师的能动性,去开发各具特色的育人资源和典型案例。
第三,要把握课程思政元素应用的程度,注重有机融合。课程思政元素的应用在思政课上和其他课程上是有区别的。思政课要全面讲授育人元素及其完整的理论体系,注重显性教育;其他各类课程需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因势利导,注重隐性教育。特别是在专业类课程教学中,运用课程思政元素要掌握画龙点睛的手法,不求大而全,而在关键处着力;要起到水中着盐的效果,不刻意为之,而要有心而为;要形成百川归海的趋势,明确目标方向,一体同心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四、课程思政建设意识能力的强化与制度保障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最终要落脚到每位教师的课程教学之中。要以提高教师课程育人意识和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思政管理机制和联动机制,将内生动力和外部助力相结合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
(一)强化育人精神、把握思想方法
从古至今,育人精神一直是中国教育传承的根脉。中国古代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品格的养成置于国家治理的大德之中,将崇高的德行与培养治国的人才结合。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将德育当作人格之本,他将世界观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列入培育国民素质的必备内容中,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意义重大。从教育的本质要求出发,“传道”是教师职责之首,帮助学生把握事物的规律、建立正确的道德规范、走上成长的正路是教育者的育人责任。课程思政建设是从课程教学的角度对师德的进一步强化。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要求来自于对自己职业身份的认同和职业道德追求。需要注意的是,师德既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组成部分。践行师德,还要在课程教学中坚守政治立场,遵守课堂教学纪律。在学术研究越来越繁盛的良好局面下,教师课堂教学必须要时刻保持着底线意识。另外,教师本身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因为德行的养成具有不可低估的垂范作用。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敬其师、效其行”,思想道德的感召力和示范效应是通过具体的教师和具体的行为体现出来的,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是通过教师的人格形象传递给学生的。教师的是非评价标准、对社会发展的认识、积极与否的人生态度与他们的课堂教学一起作用在学生的内心之中。因此,教师要将课程思政建设内化为自觉育人的行为,能够寓德于教、寓德于行,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保障。
除了育人的责任担当,教师课程育人自觉意识的建立还来自于正确的思想方法。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要“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问题”[10]。掌握课程思政的方法要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做起。马克思阐释了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思想道德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产物,不仅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要素,也是实现整个社会发展的保证。大学教育输出的不是简单参与生产的工具人,而是有着主动性的、能够在社会生产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自觉的人。这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体自我成长的需要。任何课程教学都是朝着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的方向努力。课程思政建设突出了育人和育才的结合,是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远大理想中来塑造人。以这样的方法认识课程思政,就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工作和任务,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投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动力。
(二)掌握课程思政育人的理论和规律
课程思政的建设要进一步夯实教师思政育人的能力,帮助教师从方法论的高度掌握思政育人的规律。首先,要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当教师将课程思政育人元素贯彻于教学之中时,自身先要有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教师在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中国发展建设中取得的伟大实践成果,关注思想领域中涉及自身学科的新思想和新观点。只有自身理论水平提升了,教学中才能有底气。只有自身实现了理论认同,才能提高政治站位。其次,要掌握大学生的成长规律。理论学习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塑造是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求,不是教师硬性灌输给学生的。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遇到许多矛盾冲突和现实困惑,解决问题的关键有的不在知识层面,而在思想层面。教师要主动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要求。对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可以通过日常教学中的观察和互动积累而来,也可以运用大数据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展开调研,科学地分析学生思想成长曲线,进而从学生的实际要求和思想困惑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最后,要把握立德树人的独特规律。育人是一个不断推进、潜移默化的工作。引领学生的思想成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对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理解也不是通过一两堂课就能解决,教师要在学生“理论学习—实际经验—理论深化”不断反复中强化教育,深刻体会课程思政要贯穿教学全过程的精神实质。课程育人还需要把握一定的教育时机,育人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接受能力,也取决于学生在现实社会实践中的参与程度。教师要把学生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细心观察,抓住时机,适时引导。
(三)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保障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不仅需要教师主动学习和提高能力,还要在体制机制上给予支持和保障。第一,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课程思政的建设主体是学校的管理部门,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是承担各门课程教学的全体教师。从统筹建设的角度出发,要建立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各相关部门和学院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和协同一致的工作格局,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布局之中。在整体体制机制的保障下,教师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优势,将课程思政建设推向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第二,要建立团队共建制度,形成高校思政育人上的力量聚合。加强各类教师的一体化培养培训,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使专业教师、学生工作教师、思政课教师能够共同使用思政学习资源,集体攻关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应在集体备课中进一步拓展课程思政维度,加强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联动。可采取双向机制,在思政课的集体备课中吸收相应学科的教师参与,精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程度;在专业课教师的集体备课中吸收思政课教师参与,更好地把握思政教育的前沿动态。第三,要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制度。高校应以项目推动、教学奖励、示范展示等方式强化和规范教学方法改革建设。要帮助教师时刻关注先进的教学理念,保持教学创新的动力,掌握网络时代信息化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质不在形式的“新颖”“高端”,而在于价值观传递的有效性。第四,要结合课程思政建设整体设计教学评价指标,推进评价体系的改革。一方面,要从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的多维角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标准,以跟踪评价、滚动评价、调研访谈的方式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长效机制并形成定期反馈的模式;另一方面,要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教师考评系统之中,不仅是作为教学改革的成果,而且要作为师德师风建设和立德树人成果全面进行评价,从而引导教师全身心地投入课程思政育人的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