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旅游的区域旅游转型研究
2021-12-03马扬梅
马扬梅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合肥 230011)
民族地区多年来一直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凭借各自不同的民族风情文化、服饰、建筑和饮食等特色吸引着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消费。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整体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的旅游接待人数也屡创新高,但是民族地区大多数交通条件比较落后、经济发展观念比较粗放,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对民族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风貌和民族文化特色保护仍有不足,致使旅游承载力发展渐渐无法赶上旅游发展规模,旅客无法在民族地区充分体验到不同民族之间的独特文化,导致民族地区旅游发展陷入瓶颈。因此,有必要对民族地区旅游如何转型展开研究。
一、绿色旅游概述
(一)绿色旅游的概念
对于绿色旅游的概念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来说,绿色旅游指的是含有环境保护或者亲近自然意义上的旅游产品或者服务;狭义上来说,绿色旅游指的是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主要发生地位于农村、山区等地方的旅游行为[1]。狭义上的绿色旅游对于旅游的目的地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限定,而广义上的旅游在目的地上则没有什么限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绿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内涵是相似的,都是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过程中,以亲近自然、享受自然风光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理念开发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二)绿色旅游产业的概念
绿色旅游产业是以绿色旅游为核心,进行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以获得经济效益,以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生态环境为目的进行的产业发展模式。绿色旅游产业不同于传统的旅游产业,产业发展的基础是自然生态资源,产业发展的目的是保护和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以旅游产业为具体实现形式进行发展的产业[2]。传统旅游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以牺牲自然生态资源为代价进行过度开发,这样的产业非常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甚至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没有自然景观的旅游景点自然也无法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消费,久而久之陷入恶性循环。因此,绿色旅游是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方向和发展的目标。只有发展绿色旅游产业,才能实现旅游产业和自然生态环境双赢的发展局面。
二、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现状
广西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其自身历史悠久,更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丰富的村寨民俗文化,一直是国内外旅游者前往广西旅游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针对古村寨开发了一些村寨旅游产品,也受到了游客的好评,但是随着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游客人数逐年增长,景区的承载力发展陷入瓶颈,再加上古村寨地区自身的发展和变革,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旅游开发对古村寨自然环境破坏严重
在旅游产业大力发展之前,广西的少数民族地区一直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一些历史悠久的民族古村寨在经济发展的自然冲击下可能选择舍弃原始的村寨形式而另谋出路。当民族旅游产品兴起之后,旅游产业的发展让少数民族古村寨的村民意识到了自己习以为常的村寨景观的经济价值,也开始有了保护古村寨民居的意识和经济条件。例如,广西桂林市乐湾古村落为了发展旅游产业,对古村寨传统民居进行了规划建设,但是并没有结合村寨历史和文化特点进行因地制宜的开发,也没有将古村寨周边的自然风貌和环境资源纳入规划范围,在后续的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也没有能够体现出本地独有的历史文化特色[3]。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条件都比较落后,旅游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也不足,因此古村寨地区纷纷对村寨民居景观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划和开发,以应对旅游的发展。但是很多村寨在规划开发过程中过于简单粗暴,并没有体现出自身独有的文化特色,结果形成了“千寨一面”的旅游景观,而大量涌入的游客也为古村寨地区周边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造成了破坏。
(二)新建村寨没有保留传统文化元素
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除了进行传统民居的改造之外,也会结合新建村寨共同完成城镇化的发展。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村寨在进行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以建设新村寨为主要目标,虽然在建设过程中,有注重民族文化传统的意识,但是在规划的过程中,没有体现出本地民族村寨特有的文化元素。木楼民居或者土石屋民居统一被钢筋水泥民居所替代,仅仅在外观上加上一些文化特色的装饰,导致新建的民族村寨与传统的民族村寨在风格上产生严重的差距。例如,广西桂林市灌阳秀水民俗古村落在新建民居的过程中,抛弃了传统村寨的文化元素,虽然这样的举措确实改善了民族村寨居民的生活条件,但是这样的民族与游客司空见惯的城市建筑并无本质上的不同,游客到来之后往往觉得比较失望,也没有在建筑中感受到本地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4]。在民族村寨地区进行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采用新型建筑材料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地方政府在规划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到旅游发展的要求,在改善民族村寨地区居住条件的基础上,保留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的外形和材料上兼顾实用、耐久和文化等要素,进而提高城镇化改造中新建民族村寨的建设水平。
(三)村寨人口流失使传统技艺面临断层
在旅游产业大力发展之前,民族村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村寨人口面临严重的流失情况,青壮年劳动力纷纷选择离开传统的村寨,到大城市发展谋求生路。人口的流失不仅导致民族地区土地无人耕种,一些传统的手工技艺也面临传承的难题。据学者统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2000 余万人数的少数民族人口中,离开村寨去外地发展的人口占比超过40%,留在村寨里的多是老年人和未成年[5]。这样的局面直接导致了民族地区村寨里的传统技艺和工艺面临断层的风险。值得庆幸的是,旅游业的发展和民族地区旅游的兴起大大改善了这样的现状,使留在村里发展旅游业也能获得不少收入。这样的局面也许能对民族地区村寨人口的流失情况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民族地区村寨旅游要进行长久性的持续发展,也需要这些外出人口回到村寨为旅游服务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基于绿色旅游的民族地区旅游转型路径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是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和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些地区在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时候过于粗放,使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荷,也没有考虑到本地民族地区村寨的传统文化特色,致使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改善这些现象,民族地区在发展旅游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考虑以绿色旅游的理论来指导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改善。
(一)坚持绿色旅游开发,保护民族地区旅游生态
纵观全国各民族地区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大多偏重规模和经济效益,一方面是为了缓解日益旺盛的旅游产业带来的逐年增长的游客规模给民族地区带来的接待和服务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这样的做法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这一切如果以牺牲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为代价,则显得目光短浅且得不偿失。在绿色旅游发展火热的今天,游客来到民族地区,除了体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风情之外,很重要的旅游诉求就是体验民族地区保存比较完好的自然风貌。民族地区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做出的破坏和牺牲,都会在将来花费加倍的投入来改善和还原原本的自然风光,否则将不利于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因此,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一定要以绿色旅游为根本出发点,一切开发行为以保护自然环境为根本目的,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修复过度开发的自然景观,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长足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以绿色产业为基础,挖掘民族地区文化特色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两大招牌,除了美丽原始的自然风貌外,另一条就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是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文化风俗各异,到民族地区旅游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一睹各个民族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但是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火热的背景下,许多地区在体现民族文化特色这一点上做得远远不够。从民俗景观来说,民俗建筑是体现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但是在民族建筑的改造和新建的过程中,许多地区规划和设计的民族建筑风格非常相似,甚至形成“千村一面”的现象。除了民俗建筑,还有民俗工艺品,各民族地区旅游景点都有银饰品和牛角梳等热门产品,不免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久而久之,对民族地区旅游产品感到失望。因此,民族地区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要大力挖掘本民族独一无二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本民族独有的文化产品。在开发和制造的过程中,秉承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绿色产业为核心,用绿色产品在广大游客的心中留下本民族文化的深刻印象。
(三)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培养旅游专业人才队伍
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人”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旅游设施建设需要人,旅游服务需要人,旅游产品制造也需要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质量。过去,由于交通环境闭塞、经济条件落后,很多民族地区的村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学习的机会。现在,交通条件大为改善,民族地区靠着发展旅游业也提高了经济收入。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内外游客,需要素质更全面、服务技巧更周到的工作人员。在许多民族地区旅游景点内,服务人员都是从当地的村民中挑选出来,经过一定的培训课程后担任景点内的服务人员。随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多样,不仅需要服务人才,也需要旅游产品的制造人才、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才等,然而,人才数量的不足和不高的素质限制了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以绿色发展为根本理念的大前提下,为了解决这样的困境,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可以对外出求学或者谋生的人口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号召本地人才回到家乡发展,投入到家乡旅游相关产业的建设中。本地人才经过外出学习和工作的经验,自身素质已经得到一定的提升,习得了一些技能,将对家乡民族旅游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其次,对本地其他村民进行相应的调查和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有一定手工技艺基础的村民可以继续从事相关的旅游工艺产品制作,语言天赋较高的村民经过培训可以从事导游、讲解等工作,歌舞出众的村民经过培训可以从事景区才艺表演的工作,热情好客的村民经过服务技巧的培训可以到酒店、餐饮、零售等各个服务部门工作等。在绿色理念的引导下,充分发挥村民本身的特长,利用现代化的旅游产业发展理念和服务业发展标准,对村民进行培训,努力壮大民族地区专业人才队伍。
四、结语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发展,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发展了民族地区的经济,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经济回报也使得民族地区开始重视对民族地区文化传统的保护和开发工作。虽然,一些民族地区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产生了一些问题,但是在旅游绿色的理论指导下,从自然环境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发,可以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一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