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疫情影响下的中国马产业及其发展趋势
2021-12-03额尔敦乌日图
文 明,额尔敦乌日图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2020年,我国马产业也受到全球经济下行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但依然交出了一份多彩的成绩单。
1 我国第一份马产业发展规划出台
2020年8月,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全国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马产业提供了基础性政策供给和导向性发展保障,推动了我国马产业向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促进了现代马产业体系的形成。中国马业协会作为重要的行业管理协调机构,先后组织新疆、四川、内蒙古、辽宁、广东、安徽、河北、浙江等省区的马业相关单位,开展了落实主题宣讲活动。在此之前,于2016年12月和2017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分别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现代马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现代马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9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又出台了《新疆现代马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
2 马产业全线复工复产
2020年5月2日,中华民族大赛马新疆马会杯赛马活动在新疆昌吉开赛,这是自疫情暴发以来内地举办的首场速度赛马活动,也是我国开展的首场“云赛马”,其标志着我国马产业拉开了复工复产的序幕。此后,2020内蒙古马赛、2020网上内蒙古马赛和第七届内蒙古国际马术节等赛事渐次恢复进行。中国马术协会也推出了中国马术优青计划-精英直播赛 (北京)、2020年第九届中国马术大赛 (锡林浩特)、2020年中国速度赛马公开赛(呼和浩特)等一系列赛事。2020年9月,北京国际马术文化周暨天星调良马术公开赛开幕,北京第一条城市马道投入使用。
3 马产业转型指日可待
目前我国马匹资源总量趋于稳中有升,关键是要强化品种资源的登记与保护,避免以“引进”替代“本土”。我国是养马大国,马匹数量曾经位居世界前列,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马匹数量持续下降,到2017年已从1978年的1124.5万匹下降至343.6万匹,退居世界第五位。近年来现代马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开始大量引进运动马,每年引进不同品种的运动马达2000匹以上[1]。部分农牧民也高额购买引进品种运动马,奔波于各种赛事中。这对地方优良品种的发展和保护产生了严重冲击。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马品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有29个地方品种、13个培育品种[2],如蒙古马、德保矮马、焉耆马、岔口驿马、伊犁马、三河马以及河曲马等。只是我国马产业尚处于转型阶段,马匹品种登记、品种选育工作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应从资源保护和开发的角度出发,制定马匹地方品种遗传资源保护方案,一方面强化马匹资源登记与保护工作,加快蒙古马等优良品种马的基因库建设,保护本土品种的基因资源;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地方优良品种的选育、繁育工作,培育出运动型、休闲骑乘型、产品型等自主马匹品种,打破长期以来高价引进运动用马的格局。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阿根廷等马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繁育用马数量和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各国马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3]。
纵观近几年各地马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国家级、国际级赛事正逐年增多,马术俱乐部也在逐年递增,其带动了赛事上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中赛马场地的建设是重要一环,但其用地面积大、投资额度巨大、维护修缮成本较高,且投资回报较慢。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济南、成都、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庆、锡林浩特、伊利州、右玉、临沂以及理塘等多个市(州)均修建有规模不同的标准赛马场,有些甚至是超大型赛马场和国际标准赛马场。随着国家级国际级赛事的增多,尤其受《规划》中提出的“到2025年举办国家级国际级赛事达150项”等利好信息的影响,部分地区开始尝试修建新的标准赛马场,期待获得政策红利和产业红利。然而,我们也必须充分考虑目前国内部分赛马场地存在的闲置、亏损等问题,况且很多场馆在功能、服务、布局上仍具有提升和完善的空间。因此就当下而言,现有场馆资源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国际赛马赛事需求,关键在于合理安排赛事,完善和提升赛事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如无疫区建设等),而不应该把大量的公共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规划》提出,要“探索推广赛马运动”,并“按照‘小步、分步、稳步’和‘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依照即开型体育彩票和大型体育赛事竞猜型彩票发展规律及监管要求,推进速度赛马赛事试点工作”。众所周知,赛马尤其是商业赛马为现代马产业的核心,是产业增值空间最大的部分。依据《规划》开展试点工作,成为值得广泛讨论的焦点问题,其中关键在于如何将国际经验和本土国情相结合,实现赛马赛事本土化,甚至建立自己的赛马体系。我们既要借鉴美、英、法、德、日等赛马赛事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要兼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在税收、就业和二次分配中体现优越性。
发达地区将成为现代马产业新增长极,但传统特色区域仍然具有相对优势,需从资源储备、文化底蕴等先决要素入手,找出现代马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增值点。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武汉等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集、市场空间较大的地区,在马术竞赛、赛马运动、健身休闲等领域均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马术爱好者、马术俱乐部相对集中,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将成为我国现代马产业新的增长极。同样,传统特色区域,如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等地也不会失去其相对优势。上述地区有着悠久的养马历史、多元的马种资源、丰富的饲草资源、广泛的群众基础、较好的硬件基础和旅游资源,且在现代马产业,尤其是马科学、马产品、马文化、休闲旅游等领域有着先行先试的绝对优势。因此,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传统特色区不能“跟风”,不能一味追求发达地区的“高大上”,而应依托自身绝对优势,在传统赛马、民族马术、文创与旅游以及产品等方面形成相对优势,追求做精、做深、做长,以树立品牌、培育市场为目标,使之成为我国现代马产业新格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马产业转型升级将开启新的征程,故必须在建立现代马产业配套机制上狠下功夫。但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马产业体系,不仅要主业主抓,更要在疾病防治和诊疗、饲草料供给、马匹饲养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区域合作、马具(包括马厩)设计和生产销售等配套机制的完善上下足功夫,并做好科技攻关、人才培养、技术推广、风险管理等关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