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21-12-03湖北省孝昌县邹岗镇中心小学432917杨保仙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1年3期
关键词:识字辅助记忆

湖北省孝昌县邹岗镇中心小学(432917) 杨保仙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笔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克服了传统教学形式单一的弊端,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

1 信息技术在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优势

心理学家指出:人们通过听觉、视觉获得的信息占他获得所有信息的94%,同时使用听觉、视觉可以提高记忆效率和记忆效果。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也就是说,少年儿童的天性明显地倾向直观性。声音、视频、图画等能够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简化思维过程,减轻记忆强度,促进思维的正迁移,从而激发学生对识字及其运用的兴趣。

2 信息技术辅助识字教学的方法

2.1 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现在的小学生是在信息技术迭代发展的环境下成长的,他们对信息技术有天然的认同感和喜爱感。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烘托和渲染,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突破识字教学难点。如教“笔”字时,屏幕上先出现1支毛笔,上面是竹杆,下面是笔毫,学生很清楚地看到竹杆变成“竹”字,笔毫变成“毛”字,他们明白了为什么“笔”由是竹字头和毛字组成,并牢牢记住了“笔”的字形。

2.2 利用信息技术,引发学生的读字高潮

新教材的识字量很大,新学的生字在课文里学生还能认出他们的面孔,但一旦换个语境或重组一个新词学生在认读时就有困难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读多看。如在教授“秋天的图画”一课时,可以把词语也做成一张张落叶,告诉学生“秋姑娘”给我们送信来了。学生热情高涨,词语伴随着一张张枯黄的落叶落下来,学生伸出小手犹如身临其境地走进了金色的秋天接落叶,大声读着词语,时而快、时而慢,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2.3 利用信息技术,规范学生的写字步骤

教学生写字,不仅要科学识记,还应通过指导让学生把字写得正确、美观。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针对枯燥乏味的写字教学,我们可以运用动画教学笔画,探索“跨界”教学。如适当导入书法教学视频,分析字的结构,把字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易于学生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

2.4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的用字练习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多媒体技术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交互性。

学生学习生字也必须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形成正确的用字习惯。如“渴、喝”两字,学生极易混淆。教学时,先随图出示“喝”字,让学生明白喝水要用口来喝,闪动偏旁“口”加强刺激,再让学生组词。接着随图出示“渴”字,让学生明白喝是缺水了,闪动偏旁“氵”加深学生印象,再让学生组词。最后出示几句话,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要用“喝”字还是“渴”字。这种由图到字,再到应用的过程,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识字习惯。

2.5 利用信息技术,加大学生的识字量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缩短教学时间,增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将识字量的密度放到了低年级进行编排,这就加大了识字教学的难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增大课堂信息容量。教师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家和地方平台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2.6 信息技术辅助识字教学的注意事项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合理使用,而不是为了“使用”而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识字教学要从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帮助学生识字、正确书写、巩固识字的效果等角度出发,并始终围绕这些目标开展教学。否则,多余的视听刺激反而会干扰学生正常学习,影响学习效果。同时要注意使用的频率,保证学生的用眼、用耳健康。

3 小结

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广泛应用于课堂已成常态。语文教学的模式正在不断地转变而将变得日益生动有趣,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更加注重、积极探索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猜你喜欢

识字辅助记忆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识字
识字儿歌
记忆中的他们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识字谜语
记忆翻新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