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研究

2021-12-03阿依古丽阿布都热西提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阿依古丽·阿布都热西提

(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6)

在2016年12月上旬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出于全局战略的角度提出,“立德树人”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关系到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问题,并基于此指导思想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与指引。当前我国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性、实效性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升就同时具有了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内涵

(一)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新目标

根据党中央做出的相关指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体现出为中国共产党的理政、治国服务的目标导向,需要体现出对党的领导权威的拥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充分理解与支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能脱离其应有的政治底色,要始终高度认同和坚决拥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

(二)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新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做出指示,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基于特有的历史、文化及国情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也必须注重对政治思想的培养。只有政治思想合格过硬的人才,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流人才。因此各级党委也需要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并加强对其领导和管理,形成多方“齐抓共管”的格局,以此确保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指示及要求能够在实务工作中充分地贯彻落实。

在高校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上,除了完成教学课程大纲和课程设计的内容外,主要以教育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为重点。为了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得到有力保障,高校自身也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师资队伍的建设,致力于不断提升包括高校党政及共青团干部、思政教师、辅导员及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能力,以此确保这些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人员能够有足够的能力与信念去完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科学化的任务。

(三)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多个场合、多次会议上表达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要求与重视。而这些要求也是在如今新形势下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得以提升的必要指引。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要点就是: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就是需要贴合当前时代的发展,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予以充分的尊重。思想政治工作本身需要具有足够的亲和性,不能高高在上脱离实际。对高校学生工作而言,就是要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质量提升的核心,特别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在教育中也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尊重学生自我发展和实现的需要,保障和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权利和诉求,帮助大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充分认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性的紧迫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经专门指出,我国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保障。各级政府及教育单位必须加快教育改革及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令教育能够真正符合人民的要求,有效地服务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而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深入分析观察,无论是其理论还是实践教育中,都存在科学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这点需要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思想意识上对这个问题也要具有足够的紧迫性,并致力于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将其解决。

(一)在教育理念上,高校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培育缺乏有机统一

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无法全面且平衡发展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都具备较高水平,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尚未形成教育自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效果不尽人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经历了革命战火的洗礼以及文革的破坏,我国的国情是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因此重建国家运转体系,尤其是大力发展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在这一国情的推动下,教育体系中为满足国家实际需要的各种运用型学科一马当先的发展起来。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提高生产力和发展科学技术被放置在更为重要的位置,由此,应用型科学的推广和人才培养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点。另一方面,关于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长期被作为课程教育而存在,并纳入了应试体系中。这直接导致了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将思想政治工作仅仅是当成与其他学科教育无异的需要完成的课程任务。正是受这一思想认识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因不得其精髓而被狭隘化,这成为了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不甚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无法全面且平衡发展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教育对象来看,世界观逐步形成,但政治理论基础薄弱。受教育群体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二是思想较为活跃,但政治上还不成熟。部分大学生对于我国及我党的历史、社会主义价值观、文化观与宗教观的认识有所偏差,尚未意识到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三是自尊心和荣誉感较强,但自我意识较为浓厚。四是知识上日趋多元化,但缺乏感性知识和经验;五是要求个性独立,但心理较为脆弱。

(二)在对工作对象的认识上,高校对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和动态掌握不足

互联网快速普及,使大学生普遍形成了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平台获取信息和进行社会交往活动,基于此,大学生的实际思想动态更具快速流动性和隐蔽性。一是通过互联网传播,大学生所能接收到的信息海量且多元化,同时由于当前的各种新媒体平台更具智能化,能通过受众的关注习惯而有针对性地对受众传递符合其接收习惯和喜好的信息。例如,通过某互联网平台,查看了某一类型的新闻、娱乐或是生活服务类的信息,那么当受众再次使用同一互联网平台时,相同或是相类似的消息就会自动进行推送。这一智能化的发展无疑会给受众提供搜索的便利,但同时也应看到,一旦通过偶然情况接收到的有害思想和价值观引导的信息时,后续也会不断进行不利方向的强化。尤其对于大学生而言,在较强好奇心的驱使下,有很大的几率会接收到某些别有用心的,故意用取巧的外衣所包装的有害思想和价值观的信息,久而久之便会对大学生产生无意识的思想渗透,而这种渗透是长期的且不易察觉的。二是由于各种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社会沟通交往媒体涌现,使得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方式也进行了转变,虚拟空间的交流互动确实比传统的面对面交流,甚至是电话交流要方便和快捷,但也带来了无法通过人的实际表情、语言动作和情绪等方面更加直观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真实的思想情况的弊端。三是高校大学生思想信息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作缺乏与大数据的有效融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指出,我国当前已经进入新时期,各项思想政治工作仍然需要常抓不懈,以保持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进步。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已经发展和普及数年之久,在多个行业都得以充分积极的利用。在大数据时代,几乎“一切皆用数据来观察,一切都用数据来刻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数据应用情况来说,部分高校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认识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单向的理论讲授而不注重学生思想反馈、数据采集与分析,不能充分结合教育领域的相关最新数据资料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能以大数据的意识和技术来采集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现状,从而难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足够的针对性,最终效果也就不甚理想。

(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变革不相适应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发生了深远的变化。但个别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没有能够很好地跟上我党的新理论、时代的新变化的发展,在教育方法及内容方面陈旧落后,现代科技和传播手段未能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运用。首先是没有将民主法治意识、开拓创新精神与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等内容充分加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其次是没有将民族精神、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尊心与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充分的结合。再次,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搞“一刀切”,盲目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很难实事求是。同时有的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只是流于形式走过场,而未对教学效果有足够的关注与评估。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安排方面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内容偏向于“杂”“窄”“难”,这样更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

(四)在工作方式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同配合不够紧密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是一个庞大且相对复杂的体系,它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辅导员队伍体系、团委和学生工作体系、还有后勤保障、治安保卫等体系。虽然各体系最终都以围绕和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高效地开展,但在日常的体系运转中,却常常出现各自为政且协同不够的情况。它可以被认为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中最为重要、最为显性的工作途径。辅导员队伍体系则是以关注和帮助大学生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为工作核心,着重通过对大学生思想的了解、日常行为的关注和分析,对大学生的实际思想和价值观取向有相对真实的掌握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它可以被认为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中与大学生实际联系最为紧密、最为隐性的工作途径。那么按照这两个体系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来看,他们之间理应是相互配合、相互协同的紧密关系。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然,这两个体系之间的互动和联系都较少,多数只以各自的工作目标进行展开。

随着社会发展,高校大学生三观和平等独立意识都在逐步强化。但目前的一个实际问题就是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仍然采用单向机械讲授灌输式教学方法,形式单调粗糙,未能在理念及方法上体现出更多的创新,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过程中,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教育方法过于机械生硬落后,教育者亦未能起到充分的模范带头作用,教育内容也与体现不出时代的发展特色,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在高校大学生身上体现出效果,最终也保障不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三、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推进的路径

(一)紧扣中央决策下深化思想认识

中央在2016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高效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围绕培育什么类型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由谁来承担培养人的任务这三个要点”来开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实党中央的思想要旨非常明确,那就是“在大学生的品德修养培育水平上下功夫,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上下功夫,在师资力量和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也就是说需要这三个方面协同效应才能保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紧扣中央决策用尽全力在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上下大功夫,用言传身教实现他们的内在品质的培育,正确引领他们成才,在教育方法上要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协同兄弟院校的力量来促进高校毕业生技能更优,品质更佳,要培育一批优秀的师资力量切实提升高校工作的效能;其次要明确习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真正协同效率的提升方面的内涵,这就需要自上而下要明确任务,担当责任,用最有效的方法来落实“院系部门之间的协同与配合”,建议采取定期的工作会议,以院系为单位,多总结、勤反思、找差距,最后实现全高效的有效整合,实现真正的协同。

(二)利用新工作协同机制提升工作效率

创新机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很重要,而创新思维与工作协同机制的关系是,有了创新思维,协同机制的真正落实策略才会有更好的出路。例如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上可以采取“利于与实践的结合,政治学院负责理论,社会学院负责考察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培育学生的就业与生活品质”。企业进校园,增加高校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时长,一些理论引导可以利用翻转课堂来解决,这就是校企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协同效应;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利用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实践性作业创新等途径协同学校与社会、本院校与兄弟院校来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能的提升;在教育管理者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借助地方政府的力量再结合本校的自身培育和兄弟院校的师资借调等手段来实现“最优秀的教育管理团队”来教育学生保证毕业生的德育品质与专业技能实现双丰收。这就是新的工作协同机制的优势体现,希望能在教育工作实践中有效落实。

(三)基于政策引导和工作经验积累激发思维创新

每个院校都有一定的办学历史,在漫长的办学生涯中,或多或少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往往是办学中精华要素的积淀。院校要认真研读国家教育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纲要,紧跟政策的导向,在原有经验的积累上通过教育科研和社会考察再学习做的好的兄弟院校的一些做法,借助优秀教育资源引进优秀师资力量和联盟学校创建新的协同机制。基于实际需求,在不断的摸索当中,实事求是,积极进取,从而激活创新思维,构建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例如充分利用新媒体,结合云平台,借助云计算等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机制的有效性、可持续性,最终实现优质化发展。可以说创新需要理论积累与实践积累,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在最新的政策引导上,高校必须建立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机制和评价平台,涵盖不同领域,切实体现国家政策的指引。例如党建,团建,大学生理想教育和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精品课程的开发等活动要成为常规性教育管理活动。

(四)以人为本以教育服务宗旨坚决去行政化

去行政化已经成为众多高校教育的新做法和中长期的政策导向,这说明国家已经从思想和政策上在逐步引导高校走向更加自由化、人本化和符合教育规律的办学方向。但是在去行政化过程中,尤其是一些高校的高级管理者的思想转型教育还存在很多的阻碍,虽然去行政化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去行政化才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踏步向前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以人为本,以服务党和人民为宗旨,去除浓郁的行政官僚主义气息,还高校教育一片自由的净土才是正确的决策,更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关键。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