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实践选择
——基于隐性思想教育理论的视角

2021-12-03王安平牟虹羽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隐性思政民族

王安平,牟虹羽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与高校扩招,诸多院校生源呈现出多民族特征,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渐成为各类非民族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作为民族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与国际环境的接触日益密切、频繁,民族学生思想观念受到国外思潮的影响,其思想引领与观念塑造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相较于普通学生,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性,其少数民族身份使得其思想较为复杂,对民族固有文化以及传统思想有着深刻认同感,易与马克思主义原理产生矛盾。因此,高校要采用科学、合理且适宜的方法开展思政工作。隐性思想教育理论成为高校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取思路。隐性思想教育理论是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延伸,具体是指通过潜在的、无形的甚至是无意识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对受教育者日常生活以及行为习惯产生影响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由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隐匿性、开放性以及自主性等特点,能够更好地适应高校民族学生思想教育特点,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

一、基于隐性思想教育理论开展高校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可分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较于显性教育,隐性思想教育理论是一种无意识的接受行为,其教育主体具有自主性、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具有隐含性、教育过程具有随意性、教学途径具有开放性、实际成果具有持续性与稳固性,是一种深度教育方法。面对高校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教育理论能够根据民族学生独特特点发挥诸多优势,能够弥补显性教育的强制性以及直观性等缺点,提升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覆盖面以及针对性。

(一)解决民族学生思政教育心理阻抗,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把控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基础方法,具有引导性、强制性以及广泛性等特点,面向民族学生要开展强度更高、质量更佳的思政教育。当前,我国已然构建系统化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过大中小学螺旋上升式教育开展思想引导与观念培养。但在直观的思政教育方法的影响下,高校民族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姿态,难以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产生兴趣,逐渐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心理阻抗,导致思政教育实际效果受到影响。相较于传统思政教育,隐性教育具有自主性、隐含性以及开放性等特点,能够弥补单一化显性思政教育的缺陷,有效地解决民族学生思政教育心理阻抗问题。在隐性思政教育理论视角下,教师要通过教学技巧与方法将思政内容与内涵隐匿于日常教育中,在愉悦且健康的空间中对民族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有效地减缓思政教育直观、强制等负面影响,使民族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思政教育,从内心深处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核,进而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与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丰富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

受到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高校民族学生思政教育往往在固定空间中开展,无法延伸至学生日常生活以及社交活动等方方面面。并且,在现行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思想传播与观念引领主要依托于思政教材,具体教育以教材内容为基准,思政教育工作形式受到限制,导致高校民族学生思政工作出现局限性强的问题。隐性思想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理念,具有广泛性与开放性的特点,其能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类教育方法以及信息传播手段相融合,有效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度与覆盖面。一方面,隐性思想教育理论可融合至民族学生日常生活环境中。通过在校园、民族学生宿舍以及教学楼等公共场所布置思政相关设施,高校可为学生营造思政教育环境,使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魅力。另一方面,隐性思想教育理论可融合至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网络新媒体平台中。通过在网络新媒体平台中传播富含思政教育内容的评论、文章等信息,高校能够发挥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使民族学生思想观念引领工作覆盖范围大幅增长。

(三)贴近民族学生本土民族文化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相较于普通学生,高校民族学生思想观念具有独特性,其思维逻辑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均会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高校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性。传统思政教学体制下,民族学生思想教育与普通学生教育内容并无差异,高校通过固定教材体系开展泛化思政教育,在内容层面、方法层面并未针对民族学生特点进行调整,导致民族学生难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隐性思想教育理论能够为民族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新视角,其通过多元开放的教学理念促使高校转变思政教育思维,由传统单一化教育体系向多样化内容转变。基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高校可深度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特征与民族学生个体特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内容与民族文化相融合,以更为贴近民族学生思想习惯的方式开展思想引领等工作,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同时,以隐性教育形式开展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使独特的民族文化与思政内容有机融合,使民族文化得到深层次的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底蕴,最终形成专属于高校民族学生的思政教育内容,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四)调动民族学生思想发展主观意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能动性

随着通信设施以及计算机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国基本实现互联网全面覆盖,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同样能够通过互联网与外界互联互通。在此时代背景下,国际全球化愈发显著,各类思潮与文化相互碰撞冲击,形成开放、多元且独特的思想浪潮。受到各色思想影响,我国高校学生整体呈现出个性化以及自主化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加大。此外,由于少数民族人民成长环境与文化背景较为特殊,民族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多元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更为突出,更容易受到普世价值观与民族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同时,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民族学生思想教育处于被动接受姿态,无法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与负面思想对抗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不足,易产生激化与片面的思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针对意识层面开展的教育活动,能够根据民族学生自身发展规律与特点探索发展潜力,无形中激发民族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学习兴趣,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地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实践中认知事物、分析事物以及理解事物,进而达到增强自身辨别能力的目标,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抵抗外来负面思潮的干扰。

二、隐性思想教育理论视角下高校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

民族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心理特质、思维习惯、环境适应以及民族认同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性。若在相同环境下开展同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会使得民族学生思政教育质量下降。现阶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高校民族学生思政教育体系中存在感不足,高校过度依赖思政课堂等传统方法,未能针对民族学生特征开展针对性教育,导致隐性教育实际功效未能全面发挥。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交互与思想碰撞愈发激烈,民族学生思政教育难度提升,隐性教育发挥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一)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强,隐性教育理论重视度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教育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承担着大学生思想引导、观念塑造以及行为培养等重任。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我国高校已然形成了固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主要通过思想政治课堂这一显性教育手段开展学生思想工作,具有极强目的性与强制性。受到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的影响,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时延续了显性教育为主的做法,通过强有力的直观思想传播手段进行“看得见、摸得着”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力度过强使得高校忽视了隐性教育理论的重要性。目前,高校注重思政课堂教育效果,忽视了其他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价值,使得民族学生思政教育无法做到广泛覆盖。同时,高校注重显性化灌输式教育,对潜移默化的思想引导方法关注度不足,使得思政教育无法走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内心。此外,高校未能发挥社会活动与志愿活动等实践内容的育人价值,使得民族学生无法在实践中进行具体感悟。

(二)教师对隐性思想教育认知差,未能实现显性与隐性结合

现阶段,高校在隐性教育理论视角下开展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旧面临着教师群体对隐性教育理论认知不足,无法实现显隐结合思政教育的问题。一方面,教师群体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关注度低。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教师主要通过课堂传授的方式进行教育活动,其接受的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均是针对课堂显性教育进行的,导致思政教师群体对隐性教育理论关注偏少,未能明确感知隐性教育价值,隐性教育活动具体开展方法有所欠缺。另一方面,我国针对民族学生开展隐性思想教育的相关研究较为欠缺。尽管隐性教育理论已然在高校层面普及,但马克思学院教师未能就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界定、定性归属以及定量研究等方面达成共识,导致教师群体在隐性思想教育认知方面表现参差不齐,不同教师开展的隐性教育方法差别明显,使得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的统一度不足。

(三)高校民族思政教育针对性弱,无法体现隐性教育作用性

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性,高校不仅需要完成思想引导等基础性工作,还要兼顾思想教育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受到固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影响,高校无论是开展显性思政教育还是开展隐性思想教育,均采用相同的方式与内容,未能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思政教育的独特性,少数民族思政教育针对性不足。具体而言,高校在教育模式方面缺乏针对性。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不同民族,其成长环境、教育背景、语言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有显著差异,对应形成的行为习惯与思维逻辑也会不同。而当前高校开展民族学生思想教育未能考虑上述要点,仍旧采用统一方式,并未根据学生特点探索更为适宜的教育方法,未能突出隐性教育与其他文化相融合的功能。此外,高校在教育内容方面缺乏针对性。由于民族学生具有民族性特征,富含民族文化的思政教育内容才能吸引学生兴趣。而高校未能将思政内容与民族文化有效融合,导致隐性教育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无法发挥。

(四)高校民族学生文化认同感低,隐性教育缺少开放式空间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潜移默化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其主要根据宏观指导开展隐秘性、无计划、间接且内涵的社会活动,针对学生思想观念、价值道德以及态度情感等深层次维度开展教育行为。因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学生所处的环境、文化、娱乐以及制度等生活构成相融合,潜移默化地开展教育。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教育目标以及教学需求为基础进行建设,对学生生活环境以及文化学习空间等方面的关注度较低,未能为学生构建和谐开放的空间,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发力空间。此外,相较于普通学生,民族学生具有独特文化背景,对民族文化有特殊情感,因此,针对民族学生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环境基础更为严苛。现阶段,高校并未针对民族学生进行相关校园环境建设,隐性思想教育理论无法在民族学生思政工作发挥应有价值。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与思想碰撞频次激增,各类文化对民族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整体呈现个性化发展,导致其文化认同感降低,影响了隐性思想教育质量。

三、隐性思想教育理论视角下高校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选择

基于隐性思想教育理论开展高校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的关键在于把握民族学生思想特点,采取科学适宜的教学方法,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塑造少数民族学生道德观念,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对国家、民族以文化的认同感,使其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在隐性教育理论视角下,高校应当牢牢把控隐性思政教育优势,根据民族学生特征以及当前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深度探索隐性教育在民族学生思政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一)增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明确隐性思政教育地位

教育工作是双向互动的,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教育思维与教育理念,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当前,高校教师对隐性教育理论关注有限,隐性教育发挥力度不足。因此,高校需增强教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意识,通过制度以及规定等方式明确隐性思政教育地位,确保隐性教育有坚实的发力空间。首先,高校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隐性教育理论。民族学生思想观念具有独特性,高校教师要关注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由单一关注事务性教育转变为民族学生思想观念引导与教学环境塑造,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新认知。其次,高校要制定相关政策支撑隐性教育。隐性教育是基于日常生活、周边环境等基本要素开展的教育活动,具有隐匿性与间接性等特点,高校无法直观地评价隐性教育开展质量。因此,高校要出台相关政策,明确隐性教育地位,确保教师能够花费时间与精力去构建隐性教育。最后,高校要从多个角度进行隐性教育建设。具体而言,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社团活动、艺术设施、社会舆论以及英雄榜样等资源,将隐性教育与上述内容有机结合,形成思政教育新格局。

(二)加强思政教师专业素养培训,构建显隐结合教育机制

教师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要素,其知识储备与教学素养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然而,当前高校思政教师存在对隐性教育理论认知不足的问题,使得其无法灵活发挥隐性教育价值,未能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充分结合。为使隐性思想教育理论视角下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得到提升,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不断提高其教学技能与知识储备,通过教师群体构建显隐结合教育机制。一则,高校要定期组织思政教师培训活动。隐性思想教育需要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接,高校要以此为出发点定期开展思政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教师隐性思政教育能力,促使思政教师形成隐性思政意识,使其在面临民族学生教育问题时能够游刃有余地进行显隐结合教育。二则,高校要提升教师群体思想觉悟。教师是影响学生思想发展的直接因素,其言行举止与行为习惯均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高校可以以此为出发点,规范教师言谈、提升教师思想觉悟,使其成为民族学生的学习榜样,促使思政教师在开展显性思政课堂教学时发挥教师形象的隐性教育作用,构建有效的显隐结合教育机制。

(三)深度开发民族思政教育理论,提升隐性教育专业水准

教育理论是高校开展民族学生隐性思想教育的基础,是引导隐性思想教育价值发挥的关键。当前,高校在开展民族学生隐性教育时缺乏针对性,其根本原因是缺乏教育理论支撑,无法为隐性教育提供可循路径。因此,高校要深度开发民族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效地提升隐性教育专业水准。其一,高校可从民族学生角度出发,探索“因事而化”的隐性教育理论。民族学生的思想特殊性是影响隐性思想教育理论发挥的关键,高校要针对民族学生思想特点进行深度研发,通过开展广泛调查与深度分析,明确民族学生思想教育切入点,根据不同类型民族学生开展不同类别隐性教育。其二,高校可从时代发展角度出发,研究“因时而进”的隐性教育理论。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社会发展速度,民族学生会根据时代转变产生不同特征,高校要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思维,随时针对时代特征进行隐性思想教育调整,不断改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性。其三,高校可从隐性教育自身角度出发,深挖“因势而新”的隐性教育理论。隐性教育理论自运用至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来,仍旧存在着诸多缺点,高校要从其学术研究角度出发不断提升隐性教育专业水准。

(四)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认同,夯实隐性思政教育基础

相较于普通大学生,民族学生自身成长与思想发展会受到民族文化影响,会在接受思政教育时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干扰,影响其文化认同感。因而,隐性思想教育理论视角下,高校需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开展文化认同教育,为隐性教育施展夯实基础。一方面,高校应当加强民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当前,受到外来文化影响,部分民族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生排斥心理,导致隐性思想教育无法通过环境、文化等途径发挥感染教化功能。为此,高校要加强民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通过开展中国文化主题教学、优秀传统文化竞赛等活动使少数民族学生重新认知自我民族文化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乐于接受身边环境对自身的影响,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可为空间。另一方面,高校应通过民族文化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民族文化是滋养与孕育少数民族学生的根本,高校民族学生对民族文化具有特殊情感,高校要注重发挥民族文化教育功能,通过讲解民族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联使民族学生感受到文化魅力,产生文化认同感,为隐性思想教育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隐性思政民族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