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以《故事里的中国》为例
2021-12-03于佳楠
文/于佳楠
近些年,我国出现了很多文化类电视节目,如《朗读者》《见字如面》《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其实文化类电视节目并不是最近几年才有,更不是一种全新的节目类型,只不过近几年我国文化类电视节目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不断地创新与发展,说的是同一个事儿,只是表现手法有所改变,因而收获万千观众的关注,好评如潮,赞誉不断。2019年10月13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大型文化类电视节目《故事里的中国》正式首播。这档节目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有益尝试,堪称我国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范本。
一、节目创新的两种突破
(一)内容创新 强化内核
1.提倡原创,找准切入点和契合点,节目内容与时俱进
电视节目的生产不是流水线式的作业,需要潜心创作,否则在激烈的竞争中无生存可能。研究发现,我国当前电视节目市场存在大量的借鉴海外电视节目模式的现象,他们往往采取的都是购买优质海外节目版权,然后根据获得的框架回来进行填充式生产,几乎不需要研发,也不需经过长时间培育,短期内就有效果。这种“引进来”的方式貌似是一种捷径,可时间久了短板就暴露了,因为这种电视节目缺乏本土特色,不接地气,与观众心底不能产生共鸣,长此以往难免水土不服,昙花一现。相比而言,《故事里的中国》作为一档纯原创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属于自主研发的非舶来品,在节目的策划以及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不仅如此,缺乏创新的节目一旦增多就会给观众带来“复制感”,这就是节目同质化将导致审美疲劳问题。比如,2016年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大获成功,由此一大批同质化的关于诗词的节目应运而生。随着同质化问题的不断加重,节目应带给观众的新鲜感没了,甚至一听到名称就倒胃口,观众对新兴节目的新奇感不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厌倦。因此,如果想要获得长久发展,就必须不断对节目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老话讲“吃人家嚼过的馍不香”,正道致远,唯有守正创新才能出奇制胜。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受到的行业冲击很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要想不被激流吞没,必须积极创新,只有转变传统节目思维,跳出头脑中固有的条条框框,才能把观众的目光吸引过来。
2.会讲故事,会架构内容,用中国故事让观众渐入佳境
其实我们中国人是最善于讲故事的,也是最擅长用生动有感的故事去以理服人。媒体融合是迭代而不是取代,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者来说,讲好中国故事这一看家本领千万不能丢。可以看得出,《故事里的中国》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以来的现实主义题材文艺作品为素材,从中选取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作品进行经典重现,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和各个领域的平凡英雄的雄伟成就。故事里的每个人物都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缩影,我们从中看到了为大家舍小家的无私与担当,看到了勇于反抗压迫的果敢与坚毅,看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这些重现的经典无一不是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有着良好的观众基础,使得观众能够迅速进入内容当中。
《故事里的中国》不仅是在讲述中国人民的故事,而且是重在解读中华文化的密码,在寓教于乐之中实现对国家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刻写与传承,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艺术载体。通过讲述一个又一个经典的故事,重塑一位又一位伟大的人物,向观众们传递着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二)形式创新 别有洞天
1.文似看山不喜平,绝佳的“戏剧+影视+综艺”表达方式会让观众耳目一新
《故事里的中国》最大的创新点就是打破“三一律”,采用“戏剧+影视+综艺”的表达方式。节目现场采取“1+N”的舞台空间:中间的主舞台用于戏剧表演,一般通过背景大屏幕塑造环境,展现大场面;两侧的分舞台被划分为上下两层的若干空间,用于影视化的表演,通过实景搭设营造真实感。“1+N”的舞台设置打破了传统舞台在空间上的限制,使现场表演中的时空转换成为可能。多个空间之间的流畅转换实现了多线并行的立体叙事,为观众带来最沉浸的观感。受众在欣赏过程中既可以保持故事的整体性认知,也可以沉浸在动情的演绎中流连忘返。嘉宾采访席的360度可旋转的设计更是别出心裁。当与主持人进行采访互动时,嘉宾席是面向观众的;当舞台进行表演时,嘉宾席进行180度旋转面向舞台,与现场观众融为一体。
2.多维度解读,叙事层层递进,引领观众走近真实的历史本身,从而使观众对历史的了解更加深入,《故事里的中国》采用层层递进的叙事模式,每期节目都可以划分为四个段落
第一个段落是重温经典。这一段落是通过原片回放与旁白讲解进行作品介绍,使观众对作品的创作背景、故事大纲、人物性格产生初步了解,快速进入情境。这一段落的解读相对来说是表面的,是浅显的。
第二个段落是主持人引入和人物访谈部分。《故事里的中国》邀请作品创作者或原型人物的亲朋好友讲述作品背后的人情冷暖和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通过多方叙述进行多维度的拓展式与深化式的解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还原最本真的事实。多方叙述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而且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让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第三个段落是现场演绎阶段。这一部分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总导演。在正式表演前,田沁鑫与演员们进行剧本围读,将导演、演员对作品不同角度的理解进行整合,还原作品中最真实的人物形象。这一段落的解读是在再创作中对作品的解读,而现场演绎阶段更是提供给观众进行重新自我解读的机会。
第四个段落是戏剧与现实的碰撞阶段。所有维度的叙述者共同登台,进行作品最后的升华。在彼此交织中,让观众的内心迸发出最大的感慨与领悟。
二、节目的展望发展与如何抓住历史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曾说道:“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文化类综艺节目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出色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是观众深度学习的精神盛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知识焦虑”的现象司空见惯。大家迫切地希望能在可支配的时间里迅速提升自己、获取更多的知识。文化类电视节目既可以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可以供他们娱乐消遣,自然成为越来越多观众的最佳选择。这种趋势也将导致文化类电视节目呈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为了避免文化类电视节目“内卷化”,电视工作者们应加快对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在选题上,可以跳出现有的“汉字、成语、诗歌、朗读”等选题范围,将题材拓宽到“方言、中华老字号、传统服饰、礼仪、传统手工艺、传统乐器”等文化范畴。在形式上,可以考虑将更多艺术种类融合在一起,在最终的呈现上获得更好的效果。
结语
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走红,恰恰反映了人们在物质文化层面获得满足的前提下对精神文化的渴求。我们要时刻牢记广播电视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实现“以文化人”的价值目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来的广播电视行业追求的必然是高质量的发展,关注的重点将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因此,我们要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制作出更多让观众眼前一亮的电视节目。文艺工作者们应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致力于创造出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