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制在科学技术史上的体制变革与工业效应
2021-12-03张追
张 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301)
20世纪初,福特的生产管理制度与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作为工业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功地引领20世纪初的众多大型企业在管理方面跨入了一个现代工业经营管理新领域。从规模、影响力、产业结构等多方面来看,电力技术驱动的福特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以及其所代表的一整套工业化大生产的分工与协作体系,是工业化时代生产分工与协作体系的一个重要代表。
一、福特制诞生的历史背景与内容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工业领域的新科学技术和新的发明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美国的工业生产广泛地应用此类技术,并大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这一时期位于大洋彼岸的整个美国,脱离了西方各国传统的工业行会和保守的工业生产管理方法等旧经济框架的限制和束缚,展开了一整套的大生产企业分工管理体系,实现了传统的小生产分工管理体系向大生产分工管理体系的快速跃变。
福特制是指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建立在流水线作业和高度分工基础上的劳动组织方式和大批量生产方式。当我们谈及福特制时,避不开的话题应该就是流水线。回顾整个人类科学技术史,追根溯源,最早的流水线雏形应该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汉朝时期。擅长于制作器物的工匠会将一件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部分,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制作出几千件色泽光亮的漆器。其生产制作流程与流水线操作大同小异,且组织形式趋向于成熟,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生产管理模式的雏形。及至明清之际,景德镇瓷器誉满世界,成为西方人不可或缺的家庭装饰之一。为了更好地满足当时西方人对于瓷器的需求,景德镇的先民把这些规格统一、生产量大且便于加工脱模的中国瓷器,采用流水线的生产方式组织了起来,并在景德镇设计了专门的中国瓷器工厂和工作坊,把从修模、练泥、做坯、修坯、剐足、施釉、画坯等多个主要生产的环节都安排在同一个流水线生产的空间中,合理安排操作程序,保证工艺生产流程井然有序。基于古代先贤们的思考,我们不难看出流水线式的生产管理模式具有高效性和实用性。诚然,历史的脚步从来不会只踏上一块土地,在遥远的美洲大陆也同时产生了一位重新定义流水线生产模式的伟大人物。
一家位于美国芝加哥斯威夫特公司的屠宰场,其生产过程是让工人沿流水线固定在某一位置进行相同的操作,将活牲畜从进入加工厂到最后进行肉类、皮毛、油脂和其他部分的整个分割过程都进行了细致的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福特制的设计灵感正是来源于此。而福特要求所能做的就是根据需要将已经拆解的关键部件和产品还原为一个新的整体。1913年,福特应用了创新的理念和反向设计的思维提出小的品种和大的批量,大量生产降低了成本,进一步扩大了批量生产的规模,并优化了批量生产的方法。汽车装配过程是将汽车底盘固定在传送带上,随着传送带的匀速转动,进而带动汽车底盘从一端缓慢地移动到另外一端。在向前方向上,组装了柴油发动机、空气污染物处理系统、滑架、方向盘、仪表、灯、车窗挡风玻璃、车轮和整车。装配线大大提高了装配速度,将汽车的重复装配过程合理地划分为多个子重复过程,每个子重复过程都可以与其他子重复过程并行操作。
标准化的汽车批量生产和管理是福特制的最大特征,通过标准化流水线的生产和实现数量化的汽车加工操作,以最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福特制的基本管理内容和主要技术特点的区别在于,把组织生产科学管理的原理广泛应用于组织生产,在实现组织生产的标准化,即设备和产品的标准化和作业过程标准化的技术基础上,利用高速的传送设备和装置,使组织生产作业的全过程实现流水线的标准化,使完成流水线上各种操作工序的设备和工人的各种机械化作业在速度和时间上更好地协调。而且,工作者每一个工作日所需要完成的各种作业和产品数量,是由传送设备和装置的质量与速度决定的,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进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标准化的管理制度把组织生产流水线上的各种操作工序简单化、程序化,因而才能大量地使用工资低廉的非熟练工人,实现了有利于组织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基于全新生产体系与科学管理方法的福特制
作为一个企业历史性的发展拐点,福特公司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通过对劳动的高度标准化、强化的专业技术分工和高度专门化的设备和机器,生产和制造出高度标准化的工业产品。这种更加强化的高度标准化生产管理使得流水线上的分工管理达到最细微的专业化地步。在以精细的分工和流水线的专业化为生产管理基础的大规模生产管理过程中,分工越来越细,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大节省了生产管理成本。这样使企业以完整、全能的各项生产管理功能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内部化规整。在一个封闭性的生产管理系统内,对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监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更加细密地进行分工,更全面地设计和更多地使用各种生产要素。流水线作为一种物质技术,以简化式的劳动分工、单一功能的机器、通用的零部件、机器设备的布局以及通过滑行和传送带将零部件传送到工人面前。新型流水线减少了对设备的消耗以及在最后装配阶段出现技术瓶颈的概率,同样的工作如果通过流水线将其细分成若干个步骤,则只需要7分钟。流水线的概念来源于类似的局部装配,整个流水线系统实际上就像一幅鱼骨示意图,它将所有进行短距离局部装配的工序融入整条流水线当中。
革命性的汽车制造工艺和技术使得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汽车,所以,当“大规模生产”与“福特主义”等词在整个美国迅速流行的时候,不亚于我们今天对人工智能的呼声。由于福特装配线对于工作者不要求有特殊的专业技能,所以即使是普通人也能获得很好的就业机会。1914年1月5日,福特爆发了一系列的重大新闻,并将装配线工人的日工资从1美元提高到了5美元,从那以后增加的价格达到6~7美元,吸引了当地农民和海外创业移民蜂拥而至。经过改进之后的8小时工作制,极大地促进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福特的员工薪酬决策与8小时工作制是有很大远见的,一方面,它大大增加了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吸引了更多优秀的员工;另一方面,在福特工会的领导和工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更加稳定了员工的队伍,提高了员工的幸福感,也使自己的工人成为公司产品的消费者,促进了社会经济循环。与福特提高员工薪酬相伴随的是福特推出的一款价格低廉且结实耐用T型小轿车,并且在广大平民家庭用户间获得了良好的口碑。由此,小轿车代替了农业时代的马车成了普通民众的主要交通工具,福特在世界和美国的汽车制造工业史上立下了不朽的成就和功勋,使福特汽车进入了平民百姓的家中,扩大了人们的生活半径,改变了20世纪初人们的日常出行和生活方式。
三、福特制引发的“蛛网式”联动效应
在20世纪初的十几年中,汽车行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和历史衍生文化。这些财富来源于人们积极参与的自觉概念,追随自由的价值观和理性的生活方式,以及长期的历史文化所积淀的丰富文化内涵。在人工和机器运行中,历史遗产的文化渗透是微妙而又漫长的,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内涵。作为一种划时代的生产技术,流水线被赋予了人的价值、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等,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差异。人群的审美取向已形成了汽车文化的一个独特概念。汽车原本是钢铁再加工后的产物,它所形成的汽车文化,赋予人们生活的内涵,影响人们生活的方式。反过来,这种内涵应用于人类,缩进了人与车之间的距离,并形成文化等领域的消费理念、生活情趣和审美潮流。大规模生产的汽车,大大扩展了人们的生活半径,也改变了工业产业结构和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福特采用的是最先进的设备和最先进的技术,只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他的福特制生产管理模式所改变的不仅仅是汽车的制造方式,而且是贯穿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以电力为生产主导的技术,与石油内燃、冶金、石油化工等新技术共同组成一个新的技术生产管理体系。汽车的发展迅速推进了经济社会的进步,汽车工业“蛛网式”地连接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仅为其带来了一系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将汽车工业系统和第三产业链进一步渗透到广泛的社会经济主题和领域,带动了大量与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引发了新的国家战略性产业和科技性产业的升级。同时,与汽车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是,汽车服务进出口贸易和后续服务市场迅速蓬勃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以及组团式汽车城市群的发展和形成。新技术、新设备、新生产工艺和新的农业生产和管理方式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一次质的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以美国重工业为经济主体的现代工业经济结构,确立了大规模重工业体系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20世纪初美国出现的福特制造和农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在美国的科学和技术史上划出了一个新的时代。
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标准化使汽车产业也成为流水线管理和应用的典范,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现实,并加快了其他行业的普及,多样化的日用品成了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汽车和生产汽车的工厂,本身只构成了一个更大网络的一部分,而汽车制造工业能够发展成为一种有效而又规整的技术体系,也离不开其他与汽车相关技术的支持。譬如,汽车要靠汽油行驶,于是,汽车工业的快速增长就不仅推动了汽车技术的革新,而且同时也离不开石油工业和把原油加以裂解的汽油制造技术,后者也必须有更加先进的化学工艺和更广泛的发展规模作为支撑。在这个更大的技术系统里,也少不了各地的加油站,当然还要有停车库、修车铺和零配件供应。汽车行驶还需要良好的道路,形成井然有序的网络,两者也是相互推动,相互依赖。此外,还要设置交通信号、制定行驶规则、推行汽车保险、设立国家机动车管理部门,以及贷款购车以旧换新等制度,是销售策略的重大创新,更大程度上界定了20世纪的文化形态,推动了全世界的工业化进程。
四、结语
福特制生产管理模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齿轮”和“改变世界的机器”。其生产标准化、通用化和单独的连接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人类在经济和社会生产实践中运用科学的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对物质改造生产能力的一次探索。科学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是政治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两大主要驱动力,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推动和制约。福特制的生产管理体系在经历了后福特主义和日本丰田制精益生产方式的冲击后,我们不难看出,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必须有相应的科学管理体制作为支撑,二者的有力配合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今,伴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和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扩大,特别是随着一些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科学生产技术已经向着参数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标准化的高新技术方向不断推进和发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知识化时代里,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平台,以人工智能和互联网为技术核心的科学生产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的发明会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