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服饰的传承和创新—以“彝俗人生”为例
2021-12-03刘兴涛
刘兴涛,丁 波
(1.乐山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2.西昌市第二中学,四川 西昌 615000)
服饰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民族的构成要素之一,是识别民族的标记之一[1]。凉山彝族服饰从远古一路走来,曾与彝族先民和谐共生共存,是彝族先民劳动实践、生产活动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体现了彝族的审美情趣,蕴藏着丰厚的彝族文化。但在今天,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款式相对单一、面料厚重的传统凉山彝族服饰已不太适应当下彝族人的生产和生活,加上现代服饰的猛烈冲击,一些古老的彝族服饰传统濒临消失。如何在全球文化趋同的形势下保持凉山彝族服饰的文化标识的特性;如何保护、传承、创新,让古朴厚重的传统彝族服饰焕发新的活力,适应彝族人现在的生产生活,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和追求时尚的个性表达;如何在民族服饰中寄托他们的民族精神情怀,彰显他们的民族文化审美需求?不妨从凉山本土彝族服饰品牌“彝俗人生”说起,探寻凉山彝族服饰的传承和创新。
“彝俗人生”是凉山州彝俗人生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一个服饰品牌。“彝俗人生”自创立以来始终坚定彝族文化立场,围绕彝人崇拜自然的价值体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始终立于忠实的继承者的地位[2]。他们扎根彝族传统服饰文化,并结合现代彝族人的生活、工作方式精选面料、改进工艺,创新设计了满足不同职业和生活需求的彝族服饰,把古老的彝族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潮流相结合,并保留了民族审美特性。
1 增加款式,精选面料,改进工艺,延续彝族传统匠人精神
服饰的初始功能是保暖、遮羞,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需要。凉山彝族先民过去居住在高寒地区,是气候多变、温差大的山区、半山区,服饰的首要功能就是遮羞和御寒保暖,衫、罩衣、半袖、背心、长裤、百褶裙、披毡、查尔瓦等基本款式的搭配穿戴足以适应那时的需求。随着凉山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彝族村寨的搬迁,社会分工多样化,过去款式单一、四季不分的凉山彝族传统服饰款式自然不能满足人们对当下生活、工作、休闲娱乐等不同用途和场所的消费需要。基于此,“彝俗人生”开发设计了满足不同职业和生活需求的社交服、日常服、职业服、运动休闲服、舞台服等不同类型的服饰。这些服饰既有彝族元素,日常穿着又不显夸张。年轻人能选到他们喜欢的运动休闲款,中老年人能选到他们喜欢的传统款。在乡下,人们的穿着方便劳作;在城市,人们的穿着方便工作和日常生活、休闲娱乐。这些独具特色的服饰,既体现了创新创意,又突出了实用性,非常接地气,极大地满足了彝族人对民族服饰的适用性需求。
凉山彝族过去受自然经济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服饰面料多以毛、麻为主,季节性不强,往往是春夏秋冬一身衣,这样厚重的面料已远远达不到现代彝族人需要的穿着舒适度。过去的彝族服饰外表很精美,但内里的线头处理不够精细,影响了穿着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了保证衣服的品质,让顾客穿得舒心,“彝俗人生”精选天然亚麻、羊绒、纯棉等上乘面料,改进生产工艺,依据面料的特性和洗涤方式,采用机械和手工结合、纯手工、流水线生产等多种加工方式并进,让衣服从里到外都是精工细作。
2018年,西昌金新小学校长罗滢和她的丈夫身着“彝俗人生”设计生产的彝族服饰走上了“马云乡村教师奖”领奖台。罗滢的上衣采用的是纯手工绣制纹样,加了里衬,使服装平整、挺括,穿着舒适。罗滢丈夫的上衣是工厂流水线生产加工,面料选用上乘的棉,纹样采用机绣。先进的生产工艺简化了彝族服饰制作的流程,缩短了制作时间,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典礼中身着彝族服饰、朴实无华的罗滢充满了自信,她为民族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令人敬佩。“彝俗人生”在精挑细选和精雕细琢中传承凉山彝族服饰的手工技艺,延续着彝族纺线织布先祖普莫尼衣和裁剪缝纫先祖金觉乌基专注、执着、细致、耐心、坚守、创新、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2 源于文化,基于传统,创新设计,满足当下彝族人的审美文化需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个性。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在当代服装设计中传承和创新,并不意味着复制、粘贴似地对传统元素简单照搬。
何青是“彝俗人生”的总设计师、法人代表,也是公司的创业者之一,毕业于乐山师范学院美术教育专业。一方面,耳濡目染的民俗环境让她保有传统彝人的情怀与责任;另一方面,她有着特别的艺术感觉,这种感觉让她敢于创新。何青说:“过去彝族服饰的花纹都是条条框框,被封死的感觉,看着就不服舒,堵得慌。我感觉它们都是有生命的,被封闭在条条框框里面很闷燥,我想要打开这些条条框框,让它们放松,让它们被释放出来,鲜活起来,所以在我的设计里多了这样开放的、变化的曲线,这是一种自由的感觉,或许这和我的性格有关,不喜欢被限制,喜欢自由。”何青强调:“我们不会做一些和我们彝族传统文化有冲突的设计”“我们彝族的花纹都是有讲究的,不能乱拼的,如果是乱拼的话,它就失去了彝族服饰的文化特性”。“彝俗人生”在改良、创新和确保彝族传统服饰基因的同时,兼顾自己的独创性。何青对彝族传统图案纹样和厚重纹路进行二次创作,让传统中规整的、方块的、封闭的二方连续纹样变成曲线的、大小渐变的、开放的纹样,给古朴典雅的传统彝族服饰注入了新时代彝族简约、活泼的鲜活气息,能恰当地融入城市、乡村、舞台、校园等各种场所,既有独创性,又不失彝族传统服饰元素,让消费者不仅能感受传统彝族服饰文化中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还能突显设计师的人文关怀和创新彝族服饰的当代时尚韵律。
“服饰是文化的一部分内容,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与自然界交互作用的产物,归根结底,服饰文化也是自然界的产物。”[3]凉山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生态环境的产物,是彝族的精神家园。“文以载道”是任何艺术形式的最高境界,凉山彝族服饰纹样从起源发展至今一直肩负着承载文化的社会责任。传承基于传统,创新源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彝俗人生”的创新设计不仅在于对传统二方连续纹样的二次创作,更大的亮点是新增纹样。彝族文化里的古籍文献、毕摩文化、传说故事都是创意设计的灵感来源,阿普笃慕、呷莫阿妞、毕摩、虎、龙、孔雀的形象逐一出现在“彝俗人生”的创意服饰中。彝族文化中的阿普笃慕、毕摩能驱鬼除邪,把福禄、健康、子嗣、五谷六畜和财运等赐给子孙后代,让他们世代繁荣昌盛,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呷莫阿妞是美丽善良和忠贞的彝族女性典范;孔雀能镇邪消灾、祛病延年、祈福吉祥……“彝俗人生”大胆创新,把传说人物创新运用到彝族服饰的纹样设计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体现出彝族人积极向上、追求健康美好生活的时代精神。
“设计的宗旨不只是体现单一群体和地域的文化,问世的目的是把祖先的符号带给后人、带给世界。它不是为花腰彝族、也不是为凉山彝族而生,是为中国彝族而生。”“它代表民族与时代并存。把我们恭卑谦让的个性用简约、大方的形式体现出来……”[4]“彝俗人生”在传统服饰与创新元素之间探索着彝族的新文化符号,用创新的服饰纹样解读本民族的文化,让现在的彝人从服饰里阅读自己的民族文化,主动把文化穿在身上。这无疑是把文化运用到了生活中,是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高级的审美情趣;凉山彝族服饰时尚化、生活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满足了当下彝族人的审美文化需求。
3 “以文推商,以商养文”的商业模式促进经济发展,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传统彝族服饰生产加工采用自产、自织、自染、自缝的纯手工方式,制作任务繁重,费工费时,这是现在很多彝人不愿缝制,直接购买成品彝族服饰穿着的重要原因。时代需要民族服饰产业化发展,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和趋势。凉山州彝俗人生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项目是彝族文化交流活动的策划、组织,彝族手工艺品及服饰的设计、制作,彝族艺术创作及表演,婚庆服务,民族乐器制作,土特产品销售。“彝俗人生”强调品牌意识,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和销售模式,把彝族服饰从凉山的乡野带到都市,在传统服饰与创新元素之间探索彝族的新文化符号,成为彝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一个连接点。成立至今,短短四年多的时间,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到2018年,产品已经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彝族聚集地开设23家实体销售代理店。现与昭觉、布拖、雷波、喜德、越西、西昌市区建立了以刺绣服装为主、开发生态农户产品为辅的合作关系,组织农户制作传统民族工艺品和农副产品,通过线下实体店和线上淘宝、京东、微店等电商的多种营销模式,销往全国及二十多个国家,切实解决了部分民族群众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凉山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利用市场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以文推商、以商养文的新型商业模式,为凉山彝区的经济发展和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一定贡献。
4 结语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和“族徽”。随着凉山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商品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传统彝族服饰的生产销售模式已逐渐退去,经济、便利、实用的现代彝族服饰应运而生,产业化发展已成大势。凉山彝族传统服饰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发展了几千年,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历经沧海桑田之变。古老的凉山彝族服饰能否融入当今开放的文化环境,能否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彝俗人生”的发展原动力。“人活一辈子,我虽然是个生意人,但只做有意义的事。”“你要设计彝族衣服,你必须要懂得彝族的历史文化,你必须要有彝族情怀。你若是没有彝族情怀,那么你只能看到外在的样子,你肯定会走偏路。”“彝俗人生”的创业者之一尼苦伍且朴实的话语充满了民族文化自信。
“彝俗人生”从生态美学的视角,继承了传统彝族服饰文化中生活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态美;从设计美学的视角,主动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把传统民族服饰元素创新融入现代彝族服饰,积极探索传统民族服饰和现代时尚相结合的设计,创新设计新纹样、新款式,让服饰面料、色彩更贴近当下彝族人的生活、工作、休闲的消费需求,彰显彝族青年追求时尚的个性表达;从审美人类学的视角,以彝族服饰为媒介,表达独特的民族审美文化,让同胞感知世界的美;从经济学视角,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和销售模式,让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彝族服饰市场的发展,推动彝区经济发展。
源于文化、基于传统、创新设计,“彝俗人生”展示出传统彝族服饰走向时尚、走向创新、走向世界,一步步呈现出现代化、生活化的延伸,实现文化走向时尚的新趋势。相信在凉山彝族服饰的发展之路上会涌现更多像“彝俗人生”这样的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