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探索

2021-12-03

纺织报告 2021年8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实训教学模式

扶 娟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人们对于服饰的需求逐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同时受到了西方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服装设计方面有了深远的文化体系和设计灵感。但是,不同阶段的社会需求是不同的,服装设计也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实际需求。因此,针对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要迎合社会的需求,不断形成多样性和动态性的教学策略。探究服装设计的发展现状,结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进行综合研究,融合实际的教学体系,打造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1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改革背景

随着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成熟,服装设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针对当前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之后的社会调查来看,部分学生认为在从业之后,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市场的整体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关系,专业毕业生面临实践能力弱,不能很快适应市场,需要较长的磨合时间来提升自身的能力,进而无法快速上岗的尴尬困境。这不仅与教学改革有关,与整体的社会发展节奏也有直接关联。

与此同时,针对近些年服装产业实际消费者的消费现状来看,大部分消费者更热衷于具有个性化、民族性、多元化特点的服装类型,例如近些年兴起的汉服文化风潮、基于传统文化打造的文创服饰等[1]。这些需求的增长,不仅与消费者的审美观念变化有一定的联系,和整体社会的文化体系创新也有紧密关联,同时也是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方向。

服装设计专业本身便是服务于社会的基础学科,因此在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打造新型的教学体系。针对这一理念,国内外的诸多学者均落实了阶段性研究。英国圣马丁设计学院为了顺应社会的整体需求,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国际时装设计大赛,同时院校要定期举办学生创意比赛,以此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法国的ESMOD设计学院也利用了社会案例作为主要的教学工具[2],让学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公司的生产需求以及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市场调研,整合学习方案,为自己的学习提供基础目标。但是究其本质,国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国内的教学体系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国外提倡遵循本真和个人的发展规律,学生的学习灵活性和自主性较强。针对国内的现状来看,院校和社会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学生的创新往往局限在形式上,甚至大部分创新活动较为理想化,学生的创新和创意过于发散,与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需求不够贴合,导致设计出来的作品实用性不强。

2 以市场为导向落实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依据

2.1 坚持迎合市场发展需求

打造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性人才,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从服装设计专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不断落实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更是提升高校人才培育职能的关键。

2.2 以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改革核心

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增加,具备高质量的人才队伍至关重要。不同企业在落实服装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必须具备独特的风格,打造个性化生产和设计体系,这样才能提升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能提升人才的社会价值。

2.3 坚持以人才发展为目标

贴近社会需求的改革,不仅能促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接受社会的熏陶和理念的影响,还能让学生具有社会实践平台和丰富的设计经验,在步入岗位之后,也能快速适应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平台和空间。因此在改革过程中,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基于市场导向视角,检查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措施

2.4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坚持以人才发展为目标,贴近社会需求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思想本质和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个性化,打造多样化教学模式。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并科学地安排课程,根据市场导向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如果只是单纯地学习理论没有实践的话,会脱离市场。因此,服装设计专业在适应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必须从服装的设计、工艺、销售等环节深入分析,保证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根据服装设计专业特点以及市场行业的需求,分析市场所需的人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5 改善意识形态

必须要将意识培养作为提升服装设计质量的前提,而意识以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为主。结合当前的高校学生学习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往往是按部就班地结合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应试学习,这种方式无法强化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和自主思维意识。因此,在落实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另外,还需要开展阶段性的创新实践大赛,让创新理念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并且让学生认识到创新意识是评价自身能力的主要依据,这样才能让服装设计具备开放性和多样性特点。例如在学习扎染技术的过程中,在为学生提供基础技巧和理论知识之后,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且对比社会上不同的服装类型进行分析,研究其能否打开市场,迎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创新研究中,使学生产生思维空间,同时也能让其展现自我。这样的环境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6 加大实训力度

实训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过渡阶段,而实训基地则是为学生打造的仿真社会环境。基于高质量的实训基地建设,必须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方案,同时要有完善的技术体系,常规设备和设计理念不能落后于整体的服装设计领域发展水平,还要注重还原社会环境和工厂环境,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素质和技能,通过个性化指导以及设备的技术创新,实现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后期校企合作或者步入岗位之后能够具备更大的优势和更强的竞争实力。

服装设计学院结合市场导向以及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打造的实训项目设计流程[3],从前期的教材理论知识进行基础验证,结合创新实践分析理论知识和实际产业需求之间的关联,基于市场营销以及不同品牌的策划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利用社会案例教学法来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这种方式能够真正促使服装设计变成以消费者需求以及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为主的探究性活动,按照这一流程,可以让教学模式贴合社会需求,提升人才的综合技能。

2.7 优化校企合作途径

想要进一步改善当前服装设计学生的就业局面,必须综合实际的就业环节以及学习环节进行融合分析,而校企合作是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和潮流理念。要让学生将企业当作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第二课堂,在企业试岗实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入了解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价值,并且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自身的水平;另外,还需要通过企业的实际发展模式,分析当前社会市场的实际设计需求和设计理念,让学生了解市场变化规律,只有了解服装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才能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基于常见的服装设计校企合作流程,让学生在企业中真正参与不同的项目设计,了解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岗位需求,结合产品设计开发的相关理念进行综合实践验证,结合信息技术,打造虚拟实验室,在节省成本资源的同时,能满足学生的实训需要[4],为企业落实设计理念和技术创新提供相关依据。

3 结语

以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导向,不断落实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改革,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学思维,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大实训力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成长的平台和空间,也能为我国的服装设计领域提供一支高质量的综合性人才队伍,促使行业体系不断壮大。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实训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服装设计中的“国潮”思维
基于服装设计要素的气质分析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