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1-12-03侯昕志

纺织报告 2021年8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成果服装

侯昕志,唐 维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美术设计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服装行业是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相关学科教学模式相比存在滞后性,民办高校中的弊端更加凸显。首先,欠缺硬件设备、基础设施、场地人员等硬实力;其次,缺少氛围熏陶、竞争关系、学校底蕴等软实力;最后,缺乏社会影响、企业合作、学生认同感等综合实力。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院校如何开展好一门计算机辅助设计类学科的教学,是学校及教师共同面临的严峻考验,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进行良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课程教学改革及教学实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1 “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1.1 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体系忽视了对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课程被归类为工具类课程,教学体系是由软件入手,学生先熟练掌握软件之后,再进行相关应用,忽视了对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且将熟练掌握软件技能作为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导致教学重点本末倒置。软件是服务于设计过程的,其课程的培养目标错误地解读了企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片面地将软件独立于设计而进行人才培养,忽视了设计能力的主导地位。

1.2 教学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教学成果是否达到市场需求的问题就是能否产生经济效益的问题,是设计成果直接向利益的转化,而不是技术能力向利益的转化。只有拥有良好的设计能力,通过优秀的技术展现,才能实现能力向效益的转化。民办高校“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课程的教学成果是应用技能,而技能与设计成果无法画等号,致使转化无法实现。

1.3 学生软件应用能力差异化明显

部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意识到了传统绘画手段的弊端,会通过自学,在课程开始之前就熟练掌握软件相关应用知识。在民办高校服装专业中,对于基础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很少会开设课程进行专项训练,导致学生的软件应用水平在一开始就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很难公平地对学生进行课终成绩的评定。

2 “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课程改革及实施

2.1 人才培养以目标多样性为指导

人才培养应将实现学生个人的课程目标纳入该课程的重点培养目标中,并以多样性为指导。具体实施:在课程开始之初,需帮助每位同学确立自己的课程目标,当学生明确自己的课程学习目标后,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目标的多样性,不以统一目标限制学生的发展。第一种情况,学生的目标是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在软件的训练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每一次的练习一定比上一次更好,目的是突破自我,让学生实现从被动完成作业到主动达到目标的转变。第二种情况,学生的目标是与专业无关的工作,教师需引导学生在该课程中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时间统筹的能力、完成任务的能力等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可以很好地完成课业学习并掌握对自己人生目标有用的能力。因此,不统一化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个人课程目标的获得才是课程改革的重点。

2.2 教学体系以“只看结果”为主导

教学体系以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能力结果为主导进行制定,最终目的是以学生完成的任务结果为主。具体实施:(1)确定主题,学生需达到思维导图呈现确立主题过程与思考路径的结果;(2)确定系列类型,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设计思路,并在同一主题下衍生出两个系列,学生需达到在设计上辩证思维的结果;(3)制作主题板,学生需达到两个系列,既统一于同一主题,又呈现出两个不同系列的服装设计要素的结果;(4)绘制服装效果图,学生需达到两个系列之间、一个系列内部之间分别体现关联性与差异性相协调的结果;(5)绘制款式图及制版图,学生需实现按标准精确绘制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软件才能完成以上过程,但重点不是学生能够掌握具体哪款软件,而是学生可以通过辅助工具优质地呈现思维导图、主题板、效果图、款式图、制版图等结果。学习软件的重点是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并能快速帮助自己达成有效成果的工具。因此,学生在设计上达到的学习结果才是制定教学体系的重点。

2.3 教学成果以学习能力为导向

教学成果应以学习能力为导向,确立学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思想观念。具体措施:教师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适配合适的软件工具,将其引导发展为学生的绝对优势,让学生获得如何做好一件事的方法论。在民办院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课程对市场需求范围的划分存在误差,只着眼于教学时间段的市场需求,到学生毕业产生2~3年的时间差后,就会变成过时的技术技能。学生学习技能的目的不是掌握技能本身,而是掌握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手段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改变,且根据时局的变化推陈出新,而成功的方法论可以复刻到任何事情。学校学习的内容在社会中永远是适用的,关键是要掌握教学的重点部分,学习能力比现在学到了什么更重要。因此,软件学习的过程是熟练掌握工具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且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呈现多维度的增长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2.4 考核方式以等级对比考核制为最终评定

考核方式应以等级划分的形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并融合等级对比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课终成绩进行评定。具体实施: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对学生初始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测评并划分等级,分别为A、B、C、D、E、F 6个等级。课程中,学生要完成10次任务,平时成绩是把初始评定算在内,共11次等级评定,课终成绩的评定以10次任务的综合成绩情况确定。以十分制为标准,根据每次任务完成的情况,如上一次完成的质量好,提升一个等级便加1分,维持A等级也加1分,等级下降一级则减1分,以此类推,核算出课终成绩。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课程的学习理解能力分化严重,此考核方式的改革将学生的努力程度一同纳入考核中,可以让基础不好的同学通过努力,最后也能取得良好的成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样可以让初始能力优秀的同学一直保持良好的水准。因此,软件的熟练程度不应是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成果的主要形式。

3 “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课程改革前景

合理的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应包含思维导图软件、平面排版软件、绘图软件、服装制版软件,三维试衣软件[1]等多种类、多方法的教学,颠覆的不只是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课程教学模式,更是对其他服装课程教学手段的颠覆。从以往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历程来看,“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课程从无到有,在将来,此课程将完全融入其他设计课程中,最后完全消失。服装设计专业中的任何课程都可以通过软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包括理论性课程。教师可以通过软件更加直观且有效地展示教学内容。教师在对应的课程中教授学生服务于本课程任务结果的工具,才能避免脱节学习及运用的情况。教师在教授制版课程时,应教授款式制图软件及制版绘图软件的应用,如制版课与软件课分开学习,则各教学内容间无法有效融合。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的根本理念在于艺术与工艺的充分融合[2],因此,“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课程将不会独立成为一门教学科目,会融入其他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中。

4 结语

在计算机应用的教学问题上,“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需民办高校中的教师和学校齐心协力推行改革措施。在该课程教学改革中,虽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过渡时期的阵痛、学生自身能力的差距、课程设置不合理、与市场难以接轨等,但根据新时代下的教学理念、公立院校的带头作用、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进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教学形式、教学成果、考核方式上的改革,可以彻底突破现阶段“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课程的教学困境,实现教学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成果服装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道具服装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