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思相融,促进运算能力提升
2021-12-03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周小丽
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周小丽
“数的运算”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内容,学生通过运算能获得技能的提升,把握重点、难点内容。教师要通过强化训练、针对引导、优化算法,逐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矛盾激趣,基于冲突导课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矛盾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他们的求知兴趣,让他们能自然地融入课堂之中。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有了思维的困惑,就会处于两难之中,会主动地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学习行为的参与。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知识经验创设情境,引发他们认知的失衡。如在教学苏教版五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内容时,教师导入如下:(呈现整数除以整数的算式)大家有没有细致观察过一个整数除以一个整数后,它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发现一个整数除以一个整数后,它变小了。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除数换成小数,你来估一估,被除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变大还是变小?你能用一个实例来验证你的猜想吗?有的学生猜想是变大了,有的学生认为是变小了,大家意见不一,形成了认知冲突。教师以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思考。
二、问题驱动,促进自我建构
教师要围绕学习内容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去驱动学生产生思考,让他们的思维结构得以完善,促进学生的自我建构。教师要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及情感与行为的互动,让他们能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与学习能力去探究问题。如在教学苏教版五上“小数乘整数”一课内容时,教师提出问题:小琳带了5 元钱去商店买钢笔,每支1.5 元,她想买4 支,她能买到吗?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写出来,有的学生是用加法算的:1.5+1.5+1.5+1.5=6(元),6 >5,不够。也有的学生是这样算的:1.5×4=6(元),不够买4 支钢笔。教师顺势提出问题:这是小数乘法的运算,你们以前学过吗?你能告诉大家你是如何算出结果的吗?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将1.5 看作1+0.5 来算。教师要通过问题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拉近小数乘法与学生已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学生通过积极的讨论交流,能解决未曾学过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问题。
三、师生反思,促进巩固内化
教师要反思学情的分析、教学的设计、问题的提出、活动的组织等情况,以弥补实施方案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有效的调整、重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思想方法的运用等进行反思,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教学苏教版五上“小数的加减法(1)”时,教师让学生说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学生1:我明白了小数加减法要将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学生2: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与整数加减法的算理是一样的。学生3:在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我体会了其中的转化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反思,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实现方法的迁移。
四、思维训练,加强巩固练习
在小数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识为智,要将知识技能的学习逐步转化为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教师要通过针对性的练习,促进学生对运算技能的掌握,也帮助他们完善认知体系,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变得更加完整。比如,当学生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内容,他们能借助于所学内容去探究小数乘小数的知识,促进能力的迁移转化,让他们的思考变得更有深度与广度。
教师要分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善于利用学生的“前经验”,引导他们参与探索交流,顺利地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转移。教师要让学于生,放手让学生去编题、解题、讲解,以促进他们知识体系的建构,促进学生灵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教师要依托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融入题目之中,让他们去设计问题,这样既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能提升他们的概括表达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运算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情设计,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导引,引发他们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教师要针对要点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促进学生技能的习得、方法的巩固,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