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走近卫国戍边英雄

2021-12-03郑晓童

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喀喇昆仑界碑戍边

○郑晓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有无数个英勇献身的共产党员,他们用平凡铸就伟大。

那是在祖国的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那里严寒彻骨,大河冰封,群山耸立。

小小资料卡

他们不是一个人,他们是一群人。

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

2021年2月,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在那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天南海北,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军人的光芒,他们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2020年6月,边 防线外的印度军队屡次越过边界进行挑衅,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原则,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去交涉。

在交涉时,印度军方调动大量兵力,还用钢管、棍棒、石块等发起攻击。团长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他的头部遭到重创。见此情景,陈红军立即带人突入重围营救团长,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面对数倍于己的外军,他们坚决捍卫祖国领土主权,临危不惧,与外军展开殊死搏斗,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取得重大胜利。

但在激烈斗争中,祁发宝身负重伤,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毫不畏惧地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王焯冉在渡河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有人说,选择这片高原,是既需要理想更需要勇气的。天下有那么多的好地方,一颗颗年轻的心却偏偏选择了边关——

2009年,陈红军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听到征兵的消息,他就临时“变卦”了,最终走进了火热的军营。他来到了喀喇昆仑高原,在这里一待就是十年。他心里想的只有国家,在一本书中,他特意标注了一段话:“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在陈红军牺牲的时候,他的妻子正身怀六甲,可陈红军再也没机会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了。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戍边烈士陈祥榕写在日记里的一句话,他也用生命证明了这份爱。这个爱笑的男孩牺牲的时候还不到19 岁。他的母亲得知他牺牲的消息时流着泪说:“我没什么,我只想知道榕儿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

肖思远牺牲后,战友们整理遗物时,看见他在一篇战地日记中写道:“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无比自豪!”这种爱,无关年龄,都是对党和国家的一腔赤胆忠诚。

走上斗争一线前,王焯冉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这个时候递交入党申请书,就是希望党组织能在任务中考察自己,在斗争一线考察自己。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战士们内心深处的声音,是他们对祖国的告白,更是有血有肉的中国男儿的铁骨柔情。这份爱是那么纯粹和干净,这份爱让他们坚守在祖国边防,义无反顾,保家卫国。唐代诗人王昌龄曾写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些戍边烈士就是那一个个龙城飞将,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在危难时刻他们挺身而出,负重而行换来我们的岁月静好。他们用中国男儿的铮铮铁骨向世界宣告: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同学们,英雄虽已离去,但精神永驻心间。让我们牢记英雄精神,传承爱国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猜你喜欢

喀喇昆仑界碑戍边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致喀喇昆仑戍边卫士
英雄虽已离去,精神永驻边关!
战士与界碑
谪戍边疆的林则徐
喀喇昆仑中生代铅锌矿控矿因素 及成矿演化模式分析
红领巾守护界碑十余载
浅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原因
界碑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