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楚雄州肉牛产业发展的思考
2021-12-03钟秀琼
钟秀琼
(楚雄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楚雄 675000)
多年来,楚雄州依托资源优势,结合肉牛产业发展趋势和优质牛肉市场需求,把肉牛产业化示范推广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陆续出台了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畜牧业发展政策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投入渠道越来越多,肉牛养殖规模实现突破性增长,成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肉牛产业已成为畜牧业中增长势头最强、发展潜力最大、最具前景的优势产业之一,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1 楚雄州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1.1 以规模养殖为抓手,加快肉牛存栏增长
至2020年末,全州牛存栏达到67.68万头,年出栏肉牛22.66万头,存栏和出栏在全省排第五位。全州现有年出栏肉牛10头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场1384家,其中:100头以上的37家,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1家。彩云印象、齐和牧业、锦达牧业被列为全省云岭牛良种扩繁场。楚雄垠兴牧业有限公司2019年出栏肉牛1650头,成为全省年出栏量最多的肉牛规模养殖场,规模化养殖带动效应逐渐显现。禄丰市、姚安县、楚雄市、双柏县肉牛出栏占全州的52.13%,姚安县、禄丰市等育肥牛生产颇具规模。
1.2 以推广冻精改良为主攻点,扩大杂交牛养殖规模
坚持把品种改良作为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整体推进,把推广肉牛冻精改良技术作为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积极采取加大投入、增设冻改点、强化技术员培训、加大劣质公牛去势、完善制度管理等有力措施。全州有97个乡(镇)建立了103个肉牛改良站(点),每年完成肉牛杂交改良8万多胎,其中:冻精改良占94%,本交占6%。每年推广云岭牛冻精改良1万多胎、水牛1.5万多胎。通过推广肉牛冻精改良技术,有力地推进了肉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
1.3 以典型示范推广为着眼点,加大杂交牛养殖推广步伐
以楚雄州彩云印象、齐和牧业、锦达牧业等一批云岭牛规模养殖核心企业为示范样板,州、县、乡通过组织养殖户现场参观、举办培训班、专家科技入户指导等方式,宣传杂交肉牛优良特性,把杂交肉牛养殖关键技术和养殖成效展示给农民群众。从2016年起,楚雄州在姚安县每年举办牛展会,已连续举办5届,让农民群众对优质肉牛有更加直观、真实的了解,增加肉牛养殖积极性。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加快了杂交肉牛推广步伐。
1.4 以实施产业项目为支撑点,助推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楚雄州分别实施了草原生态奖补机制项目、转变草食畜发展方式项目、国家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和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肉牛产业等项目。利用项目实施的良好机遇,发展肉牛规模养殖场、养牛示范村和养牛大户,实施草原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广人工种草和草产品加工等。通过项目实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肉牛养殖生产条件,助推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1.5 以生产模式创新为结合点,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
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的肉牛养殖发展模式。如齐和牧业以合作社为龙头,加入合作社的社员,公司无偿开展肉牛养殖技术培训、养殖技术跟踪服务,无偿向社员提供微量元素舔砖、浓缩饲料,小牛出生3~4个月后,公司按高于市场价回收集中饲养,再给农户每头牛280元的良种补贴。通过繁育和育肥两个生产环节分离,利用公司技术、资金等优势,在农户家饲养断奶后到公司养殖场进行规模化育肥,提高肉牛养殖效益。
1.6 以强化技术培训为关键点,促进肉牛产业健康发展
加大肉牛饲养管理技术培训力度。近年来,围绕肉牛产业化发展,在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的支持下,多次组织了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养牛大户参加肉牛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培训班,邀请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等专家培训肉牛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控技术。通过专家指导,带动广大养牛户(场)精心饲养牛冻改杂交后代,使其发挥出良好生产性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1.7 以产品精深加工为切入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投资8000万元在大姚县金碧镇胡屯村委会付冲组建成了肉牛屠宰加工厂,屠宰加工生产线建设规模为年屠宰加工肉牛3500头,每年向市场供应优质牛肉1500 t。项目已于2017年11月底建成,目前已正常生产,产品已发往全国各地,来自深圳、海南、西安、四川等一些大客户已与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家乐福、沃尔玛、永辉等大型商超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云岭牛产加销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提高了云岭牛产业效益,扩宽了云岭牛产业的发展前景,进一步激发了养殖户发展云岭牛的信心。
1.8 以饲草饲料供给为着力点,保障肉牛产业发展基础
加快建立优质饲草料供给保障体系,引导农民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集中投向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全州依托退牧还草、退耕还草、种草养畜、南方草地建设试点、畜牧业试点等项目,完成人工饲草料种植面积20万hm2,推广粮改饲20万t。进一步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强化小型户用草料加工机组推广力度,提高农作物秸秆收储加工利用率,增加优质牧草替代补给量,奠定了肉牛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2 楚雄州肉牛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楚雄州位于滇中腹地,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有健全的技术支撑体系、较好的生产规模基础、较好的政策环境,具有畜牧业持续发展所需的优良畜禽品种资源基础。
2.1 地理优势明显
楚雄州位于云南省地理中心,素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川滇通道”之称。地处滇中与滇西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云南省建设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重要连接点,也是北上四川、西出滇西和东南亚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楚雄州处于 “一横两纵”经济带的交汇点,区位优势尤为明显,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尤为重要。随着东西南北大通道的建成、立体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楚雄州区位优势更加突出,综合交通优势明显。
2.2 自然资源独特
楚雄州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全州平均年降雨量980.4 mm,年平均气温17.0℃,年日照2086.8h。其中永仁县年日照时间仅次于西藏拉萨,位居全国第二,常年温暖如春,生态环境优美,物种丰富多样,霜期短、日照长,适合牧草及牲畜生长,常年生长绿色草料,是发展优质畜牧业的理想之地。
2.3 饲草资源丰富
楚雄州水稻、玉米、小麦、杂豆等农作物秸秆饲料资源丰富,常年有青绿饲草饲料供应,是全省草地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楚雄州有草原面积156.44万hm2,可利用面积123.90万hm2,同时饲粮供应充足,每年可利用的农作物秸秆饲料资源约140万t、各类青绿多汁饲料85万t,饲草饲料理论总载畜量达150万个黄牛单位。
2.4 产业基础较好
楚雄州肉牛存栏居全省第五位,特别是近年来云岭牛发展较快,重点布局在楚雄、双柏、大姚、禄丰、姚安、武定、元谋7个县(市)。目前,该区域内云岭牛基础母牛养殖较多,肉牛冻精杂交改良技术推广面广,肉牛规模化养殖程度高,同时也是楚雄州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
3 楚雄州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楚雄州的肉牛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推进力度不够、覆盖面不广、集中度不高、品种优势及养殖效益难以凸显等问题,在产业发展、产品加工、品牌打造等环节还存在短板。
3.1 融资渠道不畅
近年来,楚雄州各级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使肉牛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地方财力不足,扶持肉牛产业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财政投入还难以满足肉牛产业发展的需要,金融机构对肉牛养殖的支持政策有限,如标准化养牛场建设、购买育肥牛、母牛等活畜得不到贷款支持,而养殖户通过自有资金无法支撑牛场的规模扩大,制约了规模养殖场和养殖户的发展。
3.2 产业化水平较低
目前,楚雄州肉牛养殖主要以散户养殖为主,适度规模化养殖率较低,规模化养殖、专业化饲养刚刚起步,还未形成规模效应。另外,楚雄州肉牛专业养殖合作社数量少、规模小,利益联结以松散的买断式与合同式为主,与农户联系不紧密,带动作用不明显,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加剧。同时,楚雄州还没有上规模的肉牛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产品精深加工增值链较短,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大部分养殖户没有参与到整个肉牛产业化中来,肉牛养殖、加工、销售和消费市场没有形成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
3.3 肉牛养殖水平不高
楚雄州有丰富的草地资源,农民靠天养畜的观念尚未改变,传统、粗放的饲养管理仍然是目前楚雄州大部分农户肉牛养殖的主要模式。尽管楚雄州也扶持发展了一些专业化生产的中小型养牛场,但出栏量十分有限,占总出栏量的比例也很小,主要还是农户分散饲养。而分散饲养必然导致品种混杂、年龄混杂,肉牛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不高、个体产肉量少、产品缺乏竞争力,品质和规格难以统一,难以形成优势品牌。
3.4 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
通过多年努力,楚雄州虽然建立了103个肉牛冻精改良站(点),但年改良仅8万余头,仅占全州能繁母牛的30%左右,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杂交改良进展缓慢,杂交肉牛比重低,优良品种较少。优良肉牛品种的杂交利用率也比较低,有些良种肉牛未能大面积进行推广,尚未形成本地较为知名的品牌作为肉牛产业发展的推手和平台。同时,地方优良肉牛品种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楚雄州虽然有滇中牛这个地方特色优势遗传资源,由于缺乏资金投入,部分地区品种盲目改良,滇中牛遗传资源存在退化甚至流失的风险。
4 加快楚雄州肉牛产业发展的思考
4.1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壮大肉牛产业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统筹谋划,完善政策,细化举措,在招商引资、服务环境、行政审批、宣传引导、扶持政策、资金安排上重点倾斜,狠抓落实。各部门要加强联动配合,制定相应扶持政策,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立项、用地、水电、技术、质量安全等要素保障问题,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肉牛产业发展。
4.2 加快规模养殖
楚雄州肉牛养殖户多、秸秆资源丰富,要积极推行“自繁自育、藏牛于户”为主的养殖方式,强化政策引导,鼓励支持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肉牛养殖,夯实肉牛产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引领带动作用,通过“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大户+农户”等合作模式,与农户签订育肥购销合同,形成担保贷款、托养分红、订单生产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进一步带动农户增加基础母牛存栏量,迅速扩大养殖规模,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开展肉牛养殖示范村试点建设,因村施策,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整村推进肉牛养殖工作经验,逐步形成多户带一村,一村带多村,多村集聚连片的发展格局。
4.3 成立产业联盟
为进一步推动楚雄州肉牛产业发展,由肉牛养殖企业、合作社、规模养殖户和加工企业共同成立楚雄州优质肉牛产业合作联盟,共同致力于产销对接、订单合作、生产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产业化的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产业联盟的形式创新体制机制,探索产业链运行的一体化模式,为养殖户与现代牧业发展有效衔接提供平台,助力肉牛产业化发展。同时,邀请专家、学者、品牌战略规划公司,积极发展电商平台带动产品宣传和销售,为楚雄州优质肉牛产业规模化、牛肉产品品牌化、产品销售多渠道化发展出谋划策,加快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4.4 健全良种推广体系
制定肉牛品种改良发展规划,除滇中牛品种资源保护区外,要大力推广肉牛冻精杂交改良,扎实推进以云岭牛和短角牛、安格斯、西门塔尔等优良品种为父本、滇中牛为母本的人工授精改良工作。对杂交改良产生的犊牛给予良种补贴,鼓励养殖户开展杂交改良,不断扩大优质肉牛的群体数量,逐步建成具有楚雄特色、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种和品质结构。
4.5 推广优质饲草饲料
发展以黑麦草、苜蓿等为主的牧草生产,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广粮改饲为契机,大力推广青贮玉米种植。鼓励支持养殖户建立青贮氨化窖和推广秸秆氨化技术,发展专业的肉牛饲料加工收储企业。科学制定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套种措施,加快人工草场建设,提高蛋白质牧草比例,保障肉牛产业发展的优质饲草供给。
4.6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纽带,实行分段分区饲养,基础母牛和犊牛繁殖实行专业村养殖,架子牛、育肥牛由龙头企业集约化快速育肥,提高经济效益。鼓励和扶持由企业或个人领办创办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牧草专业合作社,着力培植肉牛加工企业。
4.7 加强实用技术培训
杂交肉牛品种体形大、生长快,需要的营养水平高,饲料需求量大,良料良法齐到位,良种优势才能显现。要通过开展集中培训、到示范场参观、现场指导交流、宣讲解释等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农户认知水平。同时,要提高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疫病诊断和人工授精技术水平,还要提高肉牛养殖场、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的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