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江西九江乡村振兴战略
2021-12-03王靖雯
王靖雯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1 留住本地人才
基本上所有乡村振兴的关键都会提高吸引人才的战略,仅仅是吸引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留住人才,而留住人才从长远的角度上来说就是乡村的教育和医疗需要完善,尤其是教育。
本地很多优秀的人才首选并不是留在九江,这些人中选择留在大城市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一线城市丰富的教育资源,所以乡村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改善教育环境。现在大体的思路是一方面提高硬件条件,另一方面是提升教师的素质。
1.1 吸引教师留在乡村
在城市里扎根的方法是买房,在乡村扎根的方法是拥有自己的土地,所以想要吸引人留在乡村,一是本身就在这里有属于自己的地,二是政策允许他拥有自己的土地,在中国土地政策是比较敏感的话题,但是确实也是需要去思考如何改善的问题,在乡村游大片的空心村,人口外流,一方面给城市造成压力,另一方面乡村无劳动力。在一些城市又有很多人在追寻新的生活方式,他们从城市回到乡村,但是因为土地政策的问题,这种反向回流会让人这些人没有稳定的感觉。
当有越来越多人拥有自己的土地到时候,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在乡村,土地是中国人的根,有了土地才能送根本上解决后顾之忧的问题,要把人才留住农村,现在社会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向往城市生活,在城市生活的人群中也有希望在农村生活的人,在其他一些国家,城市人口外流是一种国际现象,一部分原因是城市的收入虽高,但是生活成本也很高。二是有些事情在大城市是做不到的,比如想要给身边人更安全的食物,想要自己种植,那需要拥有土地,在农村拥有土地相比城市有更大的可能性。
1.2 改变教育思路
当今社会大部分的人都向往都市生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也发现城市生活并不是他们的所需要的,山里孩子有点会有不自信的感觉,觉得因为自己来自于乡村而自卑,但是这种自卑到底是因为什么而造成的呢?是不是因为在教育的时候强调了城市化,或者是在社会的观念中认为城市人比农村人幸福,所以孩子们也会追逐这种所谓的更好的生活,但是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里,已经出现了城市人口回流乡村的情况,所以乡村振兴最重要的点是,从教育开始,告诉孩子们幸福的生活并不一定是要到大城市才可以找到的,学好知识建设自己的家乡或许才是最好的办法。这种教育当然不是空话,而是让孩子们感受到确实生活在他们周围的人是真正幸福的人,他们才会愿意留在家乡。因为现在很多情况是,家里的年轻人觉得在乡村不会有幸福而离开,那孩子们也会受到影响。
在九江也看到了另一种情况,在距离城市近的乡村,有些年轻人愿意留在乡村,他们在乡村做民宿,做农家乐等,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模式。这种情况在景德镇更明显,因为本身是因为瓷器而出名的城市,所以有很多外地艺术家在此聚集,他们也带动了整个城市周围乡村的建设,因为他们让这里变的更“艺术”了。所以乡村是可以生活的很“诗意”很“美”的地方,这点和城市不一样,特别是当你在城市生活久了之后,你会更想要亲近自然,和自然在一起。
2 土地政策支持
现在在乡村很多种植都是产业化的,但是产业化并不是一定好的方法,在大片的土地上单一种植,这种种植方法本身对土地也会有一定的损伤,因为观察自然就会发生,大自然之所以生生不息,并不是在这片土地上只有一种作物生存,一定是多样的,单一的种植仅仅是从经济上看似是提高了产量,但是这种好处是以对土地的损耗为代价的。在日本,因为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有限,无法开展大规模的单一种植,所以有很多小农经济,小农是以家庭为单位来照顾土地,这种方法也同样可以适用在中国,但是需要改变现有的土地政策,因为现有的土地政策对土地的流转限制很多,不利于开展小农经济,可以逐步开放土地流转的限权,让一些真正想从事小农的人可以拿到有法律保障的土地。这样产出的作物一方面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另一方面口感等会更好,因为小农自己本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自己也是吃这片土地的产物,所以打理自己的土地就像是吃自己种的菜一样,口感都会比外面买的要好很多,这样也帮助了更多的家庭可以定居在乡村,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以九江附近为例,在距离濂溪区中心大约20分钟车程有一个叫做“乐态园”的农庄,是周边农庄中比较大的一个,其老板采用的就是混合经营的理念,既有食宿,也有农耕教育,特别适合亲子活动,当然也有提升的空间,可以提升的地方也非常的多,这是一种趋势。
3 整合现有资源
3.1 与当下热点主题结合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越来越注重身心灵的发展,一方面是注重孩子与自然的接触;另一方面成年人也越来越注意心灵的协调,而这种协调感在自然中更容易获得。
例如环保主题,大家都在谈环保的重要性,但是一个人如果生活中远离自然,感受不到自然是如何因为人类的掠夺在慢慢变化的,比如说我们的坏境在恶化,在哪里的人感受最深,我认为不是城市人,反而是远离城市的人,全球气候变暖最直接的感受到的或许是生活在北极的人,但是大部分的人身在城市,会忘了感受,城市的生活的模式也会让我们忘记在我们身边美化我们的花草他们也是活的是有生命的,而不仅仅只是装饰,可是有多少人会去感受他们。
最近的疫情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环保的队伍中来,但是要人特别是孩子真正意识到环保最好的方法就是带他们去接近土地,看看那些不环保的东西腐烂要花多久的时间,而真正自然的东西又要花多少时间,当他们自己照顾土地的时候就会希望土质越来越好,那这就需要我们的生活不要再制造越来越多的垃圾了,只有每一个都这样做了,地球的环境才会越来越好。所以,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方面,更是意识方面的觉醒,让我们真正的感受到人类地球的命运是仅仅相连,而这种联系绝对不是以经济为目的,是有更深层次的目的。
3.2 与周边可利用资源的整合
在九江,庐山的环山线上就有许多可发开的景点,但是在开发旅游资源的时候,要以可持续的眼光来做,不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是应该让这里环境变得更好,这才是可持续的。怎么样才可以一举两得呢?靠近九江的乡村,比如好汉坡莲花洞附近,基本都是以农家乐为主,再加一些民宿,但是也同样是在周边,交通没有那么方便的地方,就是没有公路直达的地方,那些村庄就基本变成空心村,一方面是人口聚集的乡村,一方面基本没有常驻人口的乡村,在不到2公里的半径内就有这么大的差别,旅游一方面要把已经成型的做得更好,另一方面也要带动周边地区,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对于在城市周围的空心村,完全可以很好的利用起来。先修路,因为距离城市也不是很远,修路的成本也不会很高,另一方面,因为挨着城市,周末经济可以带动,现在有一种趋势就是周末都想找靠近自然的地方生活,或者一些退休的人就想有个在郊区的院子,结合这样的需求,整合空心村可以探索另一种模式。这种模式适合离城市较远的乡村,因为现在有需求,受到一些追求田园生活的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生活的多样性,并不是一定去城市生活,而是回到农村,所以整合这些资源,帮助人才的回流。
4 提高乡村产品质量
乡村最重要的肯定是农产品,在现在越来越多人追求更健康的食物,但是如果种过地的人都知道,外面的食物包装的再漂亮也没有自己种的好吃,所以最放心的食物一定是自己或自己的家人种的,但是现在的社会没有条件为每个人创造这样的生活,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种菜,但是如果你想要吃到最健康的食物,可能是需要花些钱的,我们常常付高价给进口食物,所以并不是农产品本身卖不了高价,而是人们需要的是真正绿色的食品,并且也有人愿意为此付高价,所以还是回到上面的观点,小农经济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以家庭为单位农作物的产出质量也会比企业为单位的质量要好,因为家庭为单位和自己吃的东西一起种,在种植的时候质量也是有保障的。就像平时买菜也愿意去买农民自己种的菜而不是菜贩子的菜,只是现在在大城市里,很难买到是农民自己种的菜,大部分的人并不知道这个菜是在何种条件下种植出来的。
乡村振兴需要结合各个地方的特色去做,九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依山傍水,有长江,庐山,鄱阳湖,可以整合的资源非常多,现在的情况是各个地方的关联并不紧密,各自为阵,没有一条完善的产业链,或者是主打的招牌,以同在江西的景德镇为例,景德镇因为瓷器而出名,所以有很多一些民间艺术家或者是手工艺人聚集在那里,以民宿为例,景德镇的民宿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都比九江的民宿要大要优,做旅游是需要有产业链条的,现在的人们已经不是仅仅追求这个地方风景好,去看看就可以了,现在的人们更注重精神层次上的,不仅仅是要风景美,也要有多种的娱乐,特别是针对有孩子的家庭,开展多种适合孩子的亲子学堂和乡村旅游也是可以结合的,所以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本文仅从以上的五个方面为九江的乡村振兴提供一些思路。九江在做乡村振兴的时候,需要借鉴其他地方可以利用的经验,最关键的是要找准自己的特色,本身具有很大的优势,如果找准切入点一定可以把九江周边的乡村振兴起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九江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建设自己的家乡,让自己的家乡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