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1-12-03金一
金一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教育经费管理中心,湖北 十堰 442500)
一、引言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完成了从资产配置、使用直至处置闭环管理监管体系的构建,资产管理工作进入崭新阶段。各地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资产“账、实”核对和国有资产使用、处置、收入等方面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长远发展需求相比、与及时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相比,客观深入分析探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短板所在,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是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的高效、规范管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保证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向公众提供社会公益性服务、促进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如何确保国有资产的高效使用和保值增值对其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由于单位的特殊性,在资产配置是否合理、使用过程监管是否到位、资产处置是否依法合规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普遍存在重视资产管理初始阶段的配置管理,使用阶段管理薄弱导致资产盘点流于形式、账实不符,资产处置随意或由于管理粗放造成资产流失等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构建有效适用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对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从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来看,虽然制度完善程度在逐步上升,制度的约束和规范性也不断增强,但是还是存在前文列举的一些管理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制定对策并切实落实,才可避免国有资产由于失于管控进而造成国家经济损失。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遗留问题多,追究责任难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国有资产具有其特殊复杂性,以往的管理存在无章可循或有章不依,导致历史遗留问题多,既存在实物发生变更但账面未及时核销,也存在由于资产流失造成的有账不见实物,由此导致的国有资产“账、实”不一致现象较为突出。首先,国有资产信息档案建设的不足,又造成责任人难以追查、责任难以追究,存量资产不断累积,加大了后续人员资产盘点清查工作的难度。其次,资产管理传统管理模式依然盛行,闲置资产资金盘活率低造成资产闲置率高、使用效率低下。
(二)制度体系不健全,监管力度小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构建的制度体系、监管体系仍不健全,资产管理工作在资产配置阶段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从业人员外界约束力不足、主观意识主导工作开展的情况屡见不鲜,忽视资产存量及购买资产超标导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程度低、资产闲置率高、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在资产使用阶段,保管不当或使用不当造成资产非正常损毁,责任追究未落到实处,资产使用监管流于形式,不同程度地产生经济损失。在资产处置环节,由于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开展资产处置工作,甚至出现变卖国有资产的违法乱纪现象,严重损坏国家利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健全国有资产内部审计监管体系,外部审计的账面监督和年末审计对国有资产过程管理不能起到有效的监控和制约作用。
(三)机构设置不健全,职责不明确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资金、购置位于首位,资产、管理放之为后”的管理理念误区,没有将资产管理作为资金管理的延续性工作合理开展,甚至将资产管理从单位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剥离出来,造成三者脱节,出现了资产闲置率居高不下、资产购置不办理财务上账手续或者资产不按照规范报废销账等不正常现象。资产管理又通常由财务管理部门兼管造成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的问题,由此产生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被忽视,资产“账、实”管理由一个部门实施、缺乏监督机制等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一项包括购置、使用、处理全过程系统性极强的管理工作,不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难免出现职责不明确、工作落实不到位、资产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的状况。同时,资产所有权和处置权、使用权职责不明确,导致国有资产随意、违规处置现象时有发生。
(四)人员业务水平低,管理不科学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量庞大、种类繁杂,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造成国有资产由财务管理部门登记造册后,实际资产由使用单位各自管理,各使用单位未设置专职资产管理人员,资产管理往往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由此资产管理人员专业培训欠缺、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兼职国有资产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专业素养低。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足,资产管理软件的应用与更新不及时,资产管理人员资产管理信息化新知识接受能力受限,科学的管理模式难以及时普及应用。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清理历史遗留问题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历史遗留问题,在资产管理档案不具有追溯能力的情况下,可申请行政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并组织单位财务部门、监察审计部门成立资产清查小组,必要时可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一同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对国有资产“账、实”进行彻底核查。
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各级各类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可对毁损、流失资产进行责任认定及责任处理。清查工作完成后,对实物确已不在的资产进行销账处理,对未入账的资产进行登记建账,确保资产账实一致,从根本上杜绝国有资产的闲置以及资产的流失。
(二)健全资产制度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制度体系应涵盖资产全过程管理,包括资产配置、使用直至处置,还需建立各环节相应的监管机制,强化国有资产的制衡措施。
资产配置环节,在建立合理的资产配置审批流程基础上,还需增强预算意识,增加购置前预算工作,对资产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严格按照资产配置预算开展配置工作,避免重复配置或过剩配置,降低资产闲置率。
资产使用环节,资产配置到位后,应建立资产领用及登记建账流程,重点是做好资产发生转移后的变更流程,建立动态管理、及时跟进机制,确保资产“账、实”始终保持一致。
资产处置环节,应建立资产核销管理流程,明确资产报废标准及工作流程,还应包括资产报废后处理流程。
资产管理全过程建立监管约束机制,从资产的配置、使用、转移、变更和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资产配置前资产使用及闲置情况核查工作进行监督,对造成资产闲置率增大的购置行为进行管控。对资产使用阶段进行监督,对资产非正常损坏及非正常核销加大管理力度。对资产处置标准及处置规范进行监督,杜绝违规处置资产情况发生,加强资产处置后资金管理。通过内部审计及外部具有相应资质机构督察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资产管理全过程考核评价机制,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监察审计部门定期对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监审评价,对不符合管理流程的问题进行通报,提高资产管理人员责任意识。
(三)健全资产管理机构
行政事业单位应提升资产专业化管理意识,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为管理准则,配置专业资产管理人员,并明确其责、权、利,从源头上加强资产基础管理,促使各级各类资产管理人员依法合规办事,确保资产管理各环节符合资产制度体系要求。
要明确资产管理过程中财务人员、资产管理人员、资产所有权方、资产使用权方、资产处置权方的职责,避免违规购置、使用、处置国有资产。还需加强资产管理人员对使用权方的日常监督管理,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各级各类人员培训,提升资产管理重要性的全员意识。资产管理人员在上岗前还需接受国有资产管理知识系统培训和考核,单位还需定期组织资产管理人员参加资产管理继续教育培训,及时接受先进的资产管理理念,稳步提升资产管理人员业务素养及专业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应及时投入或更新资产管理软件,安排资产管理人员接受资产管理软件操作系统新知识培训,使国有资产管理科学管理模式得以及时普及应用,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肩负的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提供公共服务、促进事业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重要性和迫切性。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历史遗留问题多,追究责任难;制度体系不健全,监管力度小;机构设置不健全,职责不明确;人员业务水平低,管理不科学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组织资产清查小组,清理历史遗留问题;健全资产制度体系,重视资产监管制约;健全资产管理机构,明确部门人员职责;强化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只有切实有效的做好前述四项工作,才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从根源上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高效使用和保值增值,更好的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社会管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