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构改革期间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1-12-03晏艳芬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4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行政

晏艳芬

(湖南省邵阳市测绘服务中心,湖南 邵阳 422000)

一、引言

2018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开始机构改革,行政单位机构改革已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还在进行中。针对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省、市都做好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期间国有资产管理出台了相关文件,确保国有资产随机构改革及时调整到位。但在机构改革实施过程中因种种原因,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谈点粗浅看法。

二、加强机构改革期间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确保机构改革顺利进行的需要

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政府职能,保证机构运转以及提升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依法依规管理处置机构变动部门(单位)的国有资产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机构改革所涉单位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切实做好资产清查、划转、接收、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工作,确保资产随机构改革及时调整到位,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职能有效运转。

(二)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的需要

这次机构改革涉及面广、形式多样,从上到下涉及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有新建、重组、职能调整、隶属关系变更等多种形式,每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不尽相同,工作任务千差万别,所需资产的种类、数量以及管理形式都存在差异。另外,事业单位有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等不同经费来源,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导致资产配备标准、数量、质量都有较大差别。因此,在机构改革期间必须从资产清查、划转、接收全过程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坚持“物随事转”和“物随人转”的原则,在严格控制资产总量中,着力抓两头即:防止资产盲目扩张和防止资产大量闲置,科学合理做好资产配置工作,有效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三)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需要

机构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紧迫,人少事多的矛盾比较突出,是资产管理的薄弱期,职责难分的“模糊”期,浑水摸鱼的“有效”期,给国有资产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如果这个时期不严格落实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加强资产管控,最容易发生资产流失问题。特别是一些管理混乱、账实不符、无责任人的公共资产和易损易耗可携带物品极易流失。因此,在机构改革期间务必加强国有资产全过程管理,让职责分明、账目清晰、程序规范、流向明确,有效堵塞管理漏洞,减少国有资产流失。

三、机构改革期间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方案机构不健全

针对机构改革期间国有资产管理省、市各级财政和机关事务管理部门都制定了机构改革方案,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联合办公室,并明确提出了“物随人转”“物随事转”的指导意见。在机构改革实施过程中,涉改单位照搬照转上级精神,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将上级的指导意见细化成具体措施,制定的资产清理划转方案缺乏可操作性,普遍存在资产划转界限不清晰,工作职责不明确,审批交接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在机构设置方面,普遍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有的单位尽管设置了资产管理机构,但还是改革前的人管改革前的事,改革后的人管改革后的事,没有充分考虑机构改革前后人事变动因素,科学合理组织改革前后人员成立联合资产管理机构,导致改革前、改革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脱节,出现对接不上的管理漏洞和界限不明的真空地带。

(二)底数盘查不彻底

各涉改单位在国有资产盘查工作中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由于管理混乱、账目不清、遗留问题复杂等因素影响,导致盘查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瑕疵或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不清”:遗留问题没处清。有的因时间久远,遗留问题的具体原因已无法考证核实,利益纠缠较深,涉及部门较多等。账目混乱没理清。部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偏弱,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存在管理不善,操作不当的问题,导致资产信息不清楚,权属关系不明确、账目登记较混乱,给资产核实、盘点造成了较大困难。资产底数没盘清。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重个人办公用品轻公用设施设备,重大件轻小件资产等,没有全面真实反映资产状况,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为机构改革后资产管理留下了隐患。

(三)资产处置不规范

省、市的《机构改革方案》和《关于做好机构改革期间国有产资管理的通知》对资产处置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一是不处置。由于资产处置流程过于烦琐,需提供许多资产证据,一些单位怕麻烦,不管是破铜烂铁,只要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有登记的一交了事。其二是乱处置。个别单位是从适不适用角度考虑,凡是不适用的不管使用年限到期与否,状态完好与否一并做报废处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其三是程序不当。有些单位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既没有按相关程序履行审批手续,也没有就处置资产进行价值评估,仅凭领导个人意愿就擅自处置。其四是配置欠妥。国有资产主管部门没有站在统筹配置本市或本县国有资产的高度,针对机构改革涉及面广,职能调整大的特点做通盘考虑,导致部分单位出现资产闲置,部分单位出现资产短缺现象。

(四)监督措施不到位

财政部2015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就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和内控机制,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监管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在这次机构改革大盘底的检验中发现,国有资产监管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从内部监督来看,由于管理制度不力、内控监管乏力、激励机制缺力,管与不管一个样,管好管坏一个样,因此账实不符、账卡不符、账账不符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从外部监督来说,机构改革期间,涉改单位都要集中进行资产清查、划转、处置等工作,财政、机关事务等主管以及审计、纪检等职能部门人少事多的矛盾比较突出,监督流于形式的现象比较普遍。另外,在国有资产日常管理工作中,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过程存在监督缺位现象,没有真正做到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结合,事前监督与事中、事后监督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监督结合。

四、加强机构改革期间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改革期间,涉改单位要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严谨科学的《国有资产清理划转方案》。要充分考虑机构改革前后人事变动等因素,成立相应组织机构,配备充足力量,确保机构改革前后国有资产管理实现无缝对接。改革后,行政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为资产管理部门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调拨、处置等管理工作。要转变思想观念,克服“重使用,轻管理”的思想,严格落实相关资产管理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确保资产管理规范有序。

(二)要深挖细查,盘清资产底数

底数要盘查清。要严格按照国有资产核实管理办法等规定,对本单位的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进行清查、登记,分门别类核实情况,确保账实相符,账表一致,资产信息准确完整。遗留问题要处理清。这次机构改革,省、市就做好国有资产遗留问题处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涉改单位要充分利用机构改革的契机,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妥善解决的原则,拿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及时把遗留问题处理清,为改革后国有资产管理打下坚实基础。资产要交接清。在盘清国有资产底数,弄清权属关系的基础上,编制资产划转清单,按规定程序审核报批,及时做好资产划转及财务工作,防止因交接不清、权属不明形成新的遗留问题。

(三)要完善制度,严格资产管理

依据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采购、登记、配置、处置、报废等全流程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堵塞资产管理漏洞。要完善预算、入账、核算、盘点等相关会计制度,加强资产管理,及时进行账实核对,确保账实相符,资产信息准确完整;要完善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制度,制定配置标准,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处置流程,严格审核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要建立资产管理人员培训制度,每年组织人员重点学习资产管理相关政策、规定和熟悉资产管理系统的操作使用,切实提升其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

(四)要内外结合,强化监管力度

首先,上级职能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应联合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加强国有资产监督和审计力度,发现问题及时问责追责,强化上级监督的权威性。其次,本级要建立内控和内审制度,对国有资产实施全面监管,加强对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管理活动的约束,提高监督效率。再次,要建立资产管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明确奖惩措施,防止管好管坏一个样,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积极性和责任感。

五、结束语

尽管机构改革已接近尾声,但在机构改革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其根本原因还是平时管理不到位。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要有“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敏感性,充分认清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确保本单位有效运转和高效履职。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资产行政
行政学人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