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陕北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2021-12-03李彩艳冯永红
李彩艳 冯永红
(绥德县城区园林站 陕西榆林 719000)
城市绿化作为展现城市生命力的建设要素,记录着城市的发展且承载着城市的文化。随着人们对生活空间环境质量的追求和关注度不断提高,生态化城市的概念逐渐产生,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生态化园林城市也将成为城市园林与城市绿化的发展趋势。而园林植物作为生态化园林城市建设的主要元素,如何正确选择与合理配置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会对城市园林工程质量及功能造成直接影响。所以,为了保证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能够体现出良好视觉效果与生态功能,需要结合地方实情采取相应对策。
1 陕北地区园林植物现状
陕北地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主要为干旱与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1]。正因如此,在园林植物苗木的品种选择及配置方面有所局限,以油松、国槐、圆柏、山杏、沙棘等为主。虽然从气候条件与地区植被类型情况来看,陕北地区能够达到四季常青,但是在植物配置中却并没有呈现丰富的季相景观,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符。同时,整体配置太过单一,比如行道树多以单排乔木为主,广场则以草坪为主,对植物的修剪不足,无法最大化呈现视觉美感。此外,虽然物种丰富,植物群落类型多样,但是更多以地带性乡土植物为主。
2 陕北地区园林植物的选择
2.1 选择原则
结合陕北地区情况,在对园林植物进行选择时,需要遵循如下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尽可能选择本土树种,凭借其易成活、长势好、环境适应力强、抗病虫害等特点,能更好地起到绿化环境的效果[2]。(2)乡土树种与引入树种结合原则。引入外来树种,能给城市园林绿化带来更丰富的色彩,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3)速生与慢生树种结合原则。速生与慢生树种结合不仅能加快绿化速度,也能实现长期绿化,避免了因为速生树种过多而出现绿化脱节的情况。(4)生态与经济效益结合原则。园林植物在生态方面的功能包括净化空气、调节温度、吸附灰尘等,在植物选择时需要重点考虑,但同时也要关注其经济利用价值。比如在管理方便的路段集中种植果树,让游客在赏花观果的同时,也能对其开放有偿采摘。此外,可在防护绿地中进行大量苗圃种植,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苗木。
2.2 选择标准
对植物的选择需要注意这些标准:(1)生长快速,主干笔直,分枝点最好在3.5m 以上,不能影响行人、行车的安全;(2)树冠大且整齐,遮阴浓密,树态优美且色彩丰富,起到美化环境与庇荫的作用;(3)萌生性强,修剪整形简单,生长可控性强,便于打造园林景观;(4)环境适应性强,寿命长,病虫害少,抗风害能力强;(5)花果无毒无害无臭,树干清洁无污染。
2.3 选择方法
(1)结合树种生物学特性进行科学选择。陕北地区干旱且寒冷,能用于园林绿化设计的植物并不多,所以保证植物能健康成长是选择的关键基础。因此,一定要结合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尽量选择能在本地健康生长的植物,比如云杉、油松、圆柏等针叶乔木,具备不错的耐寒性、耐旱性及耐土壤贫瘠,其中云杉一般进行孤植,而油松、圆柏等则可群植或形成乔灌混合林;也可选择国槐、新疆杨等落叶乔木,树形为伞形、球形均可[3]。此外,还要结合植物的生长规律,保证四季均能呈现不同美景,不管是茂密的树冠还是稀疏枝叶,都能呈现特有景观。对草坪的选择同样要结合陕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可选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草地早熟禾与多年生黑麦进行混播。
(2)凸显出植物特征及功能。对具备季节性变化特征或者环保功能的游览休闲区,选择五角枫、白桦树、银边黄杨等品种;对绿色生活示范区则选择环保功能更明显的植物,比如皂角、国槐等品种。
(3)结合群落多样性与特色基调树种。树种的多样性能带来更丰富的园林景观与强化群落稳定性,在抗病虫害方面表现优异。结合陕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应当选择多样化园林植物,以此保证不同季节呈现不同的植物形态、叶色、花色。当然,植物选择讲究科学性,否则会形成杂乱无章的混交林,无法得到景观效果。因此,可以油松、圆柏、国槐等树形优美、寿命长的树种为主体形成多样性群落。
(4)结合短期与长期效益。植物树种选择需要考虑近期与中长期的群落景观表现。首先,要重视大树的引进,引入云杉、油松、圆柏等常绿型树种的大型苗木,发挥其成型快的特点,保证绿地能尽快呈现;其次,依托于灌木、草花、地被植物成型快、见效快的优势,前期以草坪、草花为主景,中期则以灌木为主景,后期则能形成以乔木为主体的乔灌草复合景观;再次,组合速生植物与慢生植物群落,凸显自然演变过程。在考量长期效益方面,需要格外注意林缘线、层次、结构等,以珍贵硬材树种布局为基准。
3 陕北地区园林植物的配置
3.1 配置原则
在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时,一定要改变固有观念,形成全新规划理念,遵循如下基本原则。(1)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城市规划的根本原则与思路,目的是让民众能拥有舒适、方便、优美且有文化内涵的宜居环境,无论是园林植物配置还是其他绿化规划工作,均需遵循这一原则[4]。(2)生态性原则。现代城市发展追求的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同样要通过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植物群落,确保人与植物能形成和谐秩序,无论是生态还是人文、艺术等方面均体现美感。(3)可持续发展原则。园林植物配置还需保证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的结合,不仅要考量近期雕塑、小品等速成型景观的配置,也要关注远期的植物造景的配置。(4)科学性原则。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设计是园林植物配置的根本,结合实际情况与现代化园林设计理念,对各类植物进行因地制宜地配置。
3.2 配置方法
(1)近自然式配置法。该配置方法指的是确保园林植物的近自然状态,尽可能地减少人工修剪与造型的力度。同时,在具体配置中也要杜绝植物种类单一化、株行距过于整齐化、苗木规格过于一致化的情况,要尽量与自然贴近,通过不同物种、密度、规格的配置,实现植物群落的共生与稳定。
(2)与传统园林植物配置方法结合。充分借鉴传统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对自然高度还原的方法,通过艺术加工去提高景观的观赏价值,在保证植物群落生态功能不会弱化的同时,也要尽量提升社会效益。
(3)结合自然地形要素对植物空间合理划分。园林植物配置中还需重视空间的划分,主要根据地形起伏程度、空间大小等各方面因素及具体的观赏要求,对空间进行合理划分。一般在中大型园林中,除了要配置出大空间以外,还应适当划分小空间作为调剂,在大小错落有致的空间划分中形成不一样的气氛。
(4)保证多样性与统一性结合。我国地域辽阔且各地地理因素差异巨大,有着种类繁多的植物,要对这些植物资源做充分了解。具体来讲,需要做好系统化的调研工作,推行引种驯化工程,实现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结合、速生与慢生结合、乔灌与草本结合等复合型、多层次型结构,一般树木不能太过单一,避免给人单调乏味之感。
(5)主次分明且疏落有致。园林设计一定要重视乔木与灌木成片混合的配置,同时要吸取本土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规律,为园林植物配置提供借鉴,从中重点参考树种的组合、结构、生长环境。空间内部的园林植物配置,要确定为平面还是立面,需要结合树型高低、大小,实现主次分明且疏落有致。
(6)与建筑物保持协调。园林建筑物是不可变形的固定实体,而园林植物会随着季节更替、年岁增长而发生变化,所以要通过配置让园林建筑物呈现出四季不同变化,并且起到烘托建筑景观的作用。园林的门作为游客进入的最初印象,与墙体相连,起到空间隔断的作用,所以要结合门的造型,在植物配置中重点考虑其与路、石、门框的艺术构图,做到既能入画,也能拓宽视野[5]。
(7)配置相互协调。不同植物不管是树型还是线条、颜色等方面均有独特形态特征,所以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对植物的配置一定要做好科学合理,尤其是视觉方面要给人协调之感,并且树种的配置要讲究多样化,太过单调会破坏园林的整体性与协调性。此外,还应重视新技术的引进,通过协调配置植物达到增强园林艺术性的效果,凸显出城市的人文特征。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会受到外部因素的直接影响,所以在陕北地区城市进行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时需要综合考量当地的气候、土壤、光照等条件。从业者除了要重点参考本文提出的具体对策,充分体现园林植物在美化环境方面的功能外,还要重视顺应城市发展趋势进行园林绿化工作,确保能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所以,在园林设计中一定要以维持生态、保护自然作为原则,凸显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有效推动城市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