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建设实践
2021-12-03翁光明孟华峰
翁光明 孟华峰
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基于“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以产业学院建设为突破口,创新载体、创优机制,持续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从顶层设计到课程实施,全过程多维度地为校企合作共同体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一)精心组建共同体
共建产业学院是解决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匹配问题的创新之举。核心共建单位要选择业界领军企业,不仅应规模、技术领先,还应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核心课程开发能力和教育产品转化能力的优质单位。同时,应邀请地方政府、行业人员签订共建共享协议,联合搭建产业学院。
(二)建立科学决策机构
坚持学校主导,“政”“校”“行”“企”共同组建理事会,制定章程,规范决策程序。理事会负责产业学院的发展规划、设施建设、资金使用、改革创新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与监督等。经理事会推荐报学校审批后,系主任兼任产业学院院长一职,同时行使行政权力,负责产业学院的内部管理。由校企双方人员同时担任副院长,构建理事会管理决策下的院长负责制。
(三)明确责权范围
产业学院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精简行政工作,扩大人才培养工作的办学自主权,避免不必要的错位、缺位、越位现象。产业学院不承担教育教学之外的行政管理工作,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区。产业学院在遴选团队成员、经费投入、课程实施、人才供给以及考核评比、企业绩效奖励安排等方面具有自主权和优先权。
二、强化标准引领,构建有效保障体系
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创新载体,具体实施内容、培养目标必须有标准引领、考核推进和制度保障。
(一)研制工作标准
产业学院肩负着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质量提升的重任,牵头人需要深入研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制定相应工作标准,用标准引领建设与发展。
(二)培养校本教师
培养“双师双能”教师团队是启动改革的第一步,“学院派”教师理论基础扎实,但职业技能、项目化的行动能力普遍缺失,这就需要对接产业标准,制定认证标准,培养校本教师。
(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传统教学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常常忽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课堂,更多的在工作现场、工作项目中。因此,产业学院需要根据能力梯度目标,创设“仿境”和“实境”的教学情境,研制院本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三、开发校本课程,彰显产教融合功能
校本课程是产教融合特色育人的载体。产业学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引进优质课程资源,发挥校企联合的优势,开发符合产业实际的校本课程,让融合育人落地。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施工图”,既要关注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又要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转型需求。课程设置应突出与行业技术链的对接,重视专业新技术的学习与训练,递进式强化关键技能的反复训练,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二)开发校本专业课程
产业学院应呼应技术发展,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合理对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比重;建设“综合化”的校本专业课程。
(三)改革教学方法
将“职场”要素融入“学场”,在“仿境”和“实境”的教学情境中,将课堂迁移到企业乃至工作现场,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在“真枪实战”中提升实践能力。
四、改革学生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紧扣职业教育的特质,构建助力学生发展、指向教育增值的评价维度和评价指标,以评价为导向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一)评价主体多元
职业教育既要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因此,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家庭、行业企业、政府全方位协同,评价主体应从学校一元向“家”“校”“行”“企”“政”多元化转变。建立考官考务培训、考官反馈、考试质量分析暨教学改进会议制度。
(二)评价方式多样
评价的观测点在过程,评价的落脚点在激励成长,评价的关注点在成长增值。职业院校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目的,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评价,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生活行为、职业行为,促成其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评价指标多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培养一批适应性较强、综合素养良好的全方位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职业教育新的挑战。因此,评价指标不应只关注学生知识学习,还应关注其能力、学习方法、价值观等的培养。应将职业素养、作业过程、诊断反思等指标列入评价体系,充分体现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的评价改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