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

2021-12-03张凯歌

江苏教育 2021年33期
关键词:归因个体家庭

张凯歌 董 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地中小学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开展线上教学。一时间网络学习成为中小学生首要的学习方式。然而,如此大规模地运用在线教育在国内尚属首次,一开始网络学习状况频出,引发社会对网络学习效果的质疑。学习投入作为网络学习结果和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网络学习投入的概念

网络学习投入是一个复杂的多维概念,对其内涵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多数研究者从行为、情感和认知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界定。其中,行为投入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活动的投入度,包括学生努力学习的程度和学习时间的投入度两个方面,如是否积极参与课内外活动、认真听讲、自主复习、内化知识等。情感投入是指学生在面对学习或者教师、同伴时的情感反应,以及学生在校时感受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学生高度投入时,可以感受到快乐等积极体验,反之则会有不安、烦躁等消极体验。认知投入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使用认知策略以及心理资源的投入状态,包括注意力和努力程度等指标。

二、网络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

以往的研究发现,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个体的网络学习投入水平整体偏低。笔者将影响网络学习投入的因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者个人特征

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体,对网络学习投入有着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学业归因和信息素养等个体特征均会影响网络学习投入水平。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其在某一特定领域的成功表现的预期和确认。在网络学习环境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对网络学习的态度越积极,也具有更强的学习投入意愿和坚持性。[1]

学业归因指个体对学习中的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的发生原因习惯上倾向于做出怎样的解释,包含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身心状况和其他六个维度,其中能力、努力和身心状况属于内归因,剩下各项为外归因。有研究发现,内归因与学习投入显著正相关,外归因与学习投入显著负相关。[2]这说明当个体将学业成败进行内归因时,可能会激发出更多的投入行为,而当个体做出学业成败的外归因时,则可能会减少个人努力,进而导致较低的学习投入。

信息素养不仅包含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意识与认知、信息伦理与道德,还包括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并创新性地解决生活与学习问题的能力,以及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科学思维方式。胡小勇等人的研究发现,个体信息素养对网络学习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3]然而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当前社会背景条件下,我国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水平普遍较低,这或许会成为影响网络学习投入的制约因素。

(二)学校与教师因素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是影响学生网络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学校提供的学习平台的功能、课程的实施规模、课程的学习难度和课程活动类型等制约着网络学习投入的程度和水平。一项国外研究发现,与观看PPT 或者视频等形式的被动学习相比,论坛讨论、小组学习等形式的课程更能引起个体积极的网络学习投入[4],这可能是因为信息化学习工具和资源的有效使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其学习动机和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投入度。面对突发的疫情,如果学校没有信息化建设的前期基础,缺乏网络课程体系的开发与管理能力,就很难保证在线教育的顺利实施,更难说吸引学生保持较高的网络学习投入。

网络学习虽然是通过在线课程这一载体来开展的,但教师依然对在线学习效果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国外的研究发现,当教师为学生提供行为、策略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时,会增强学生的社会存在感,进而提升他们的网络学习投入水平。[5]除了教师支持,师生互动也是衡量传统课堂中学生学习投入的关键指标。网络学习背景下的研究发现,当教师在课堂上采用“问卷星”、弹幕等多种交互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时,会增加学生学习的满足感,显著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6]此外,当教师能够熟练操作与应用信息技术工具,积极利用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时,学生的课堂投入度将明显增加。

(三)家庭因素

疫情期间,父母作为孩子网络学习的主要监督者和陪伴者,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方式和互动质量可能直接影响孩子网络学习的态度和行为。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会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水平,表现为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子女整体的学习投入水平低于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子女。[7]在网络学习背景下,这种学习投入水平的差距可能会得到凸显和扩大。这是因为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子女在教育资源和教育经验的获取上相对不足,尤其是在计算机教育资源方面,这很容易导致他们缺乏进行网络学习的能力感和愉悦感。教育者应准确评估困难家庭子女网络学习的难度和水平,并采取一定的教育补偿政策和措施。

三、网络学习投入的提升策略

通过对影响网络学习投入的因素的分析,本文从学习者个人特征、学校与教师、家庭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学习者个人特征方面

1.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和信息素养水平。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言语鼓励、设置层次性作业、进行一定的网课学习指导等方式提升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体验,增加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转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态度和观念,积极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

2.培养个体的积极信念和积极归因模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乐观的方式解释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失败,学会挖掘事物中蕴含的积极信息,引导学生将成功与自己的能力、努力等内部因素相关联,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从而增加自己的努力行为,提高网络学习的投入度。

(二)学校与教师方面

1.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建立课程资源库。

信息化建设是开展网络学习的基础条件,学校应积极完善校内信息网络平台,优化支持服务体系,如营造信息化校园环境,选择安全、流畅的播放平台,为教师提供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等。此外,学校应组织教师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发丰富多样的课程,以优质、实用的课程引发学生积极的网络学习投入行为。

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善用教师力量影响学生。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足够的支持,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进行情感交流和学习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在网络教学中与学生形成积极互动,如采用线上抢答、分组挑战、及时反馈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临场感。此外,教师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

(三)家庭方面

1.采用积极教养方式,做孩子网络学习的支持者。

父母是孩子居家网络学习的重要陪伴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网络学习的态度与行为。当孩子不想上网课或敷衍上网课时,父母的惩罚与批评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孩子的抵触心理,导致更严重的学习倦怠和更低的学习投入。如果父母能够耐心了解原因,与孩子进行温和、鼓励的互动,孩子就会从父母的言行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学业的期待与支持,从而提升他们的网络学习投入水平。

2.重视家庭网络教育投资,丰富家庭可利用资源。

虽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变,但单纯就家庭收入而言,并非收入越高,孩子的成绩越好。在对教育资源的选择方面,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应集中资源选择对孩子最有利的方面进行投资,如添置电脑、宽带等硬件设施,为孩子积极网络学习行为的发生提供硬件保障。另外,父母也可以通过拓展和丰富家庭可利用资源,尽可能地弥补家庭教育资源短缺给孩子网络学习带来的不利影响。如参与学校开设的父母课堂,提升自身科学养育的软实力;配合街道、社区工作,共建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引导孩子建立良性同伴关系,利用同伴的影响力促进积极网络学习行为等。

猜你喜欢

归因个体家庭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家庭“煮”夫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为何越来越爱
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研究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恋练有词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