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业生产中化学农药正确认识与使用的思考

2021-12-03张世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4期
关键词:负荷量化学农药防治效果

张世华

(左云县植保植检站 左云县马道头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山西 左云 037100)

1 科学认识化学农药的利与弊

化学农药作为一种防治药剂,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壤、水、大气等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然而关注其缺点的时候要肯定它在控制农业有害生物、保护农业生产安全、提高作物品质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化学农药的使用,正是在利益与危害间的博弈,但化学农药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一些高效低风险农药陆续取代了过去高风险、长残留农药,正在趋利避害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和发展[1]。它的优点一是便宜;二是适应面广;三是用的剂量少且操作简单、使用特别方便;四是效果显著,还可应急。不可忽视的缺点仍是对人畜有毒、容易污染环境,在作物体内有一定的残留,通过残留进入人体之内影响人体的健康。这些是在生产中尽量要避免和克服的一些问题,而避免和克服的有效办法就是要科学地使用农药。

2 化学农药正确选择和使用的原则

科学应用化学农药能趋利避害。对待农药,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总结了“正确认识,严格管理,规范使用,科学发展”[2]十六字箴言。一是要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的农药,禁止使用“两高”(高毒、高残留)、三致(致癌变、致畸形、致突变)农药;二是要控制中等毒性农药的使用次数和剂量;三是要以农业防治和生态防治为基础,在农药的使用上优先使用生物农药防治;四是要严格执行农药操作规程,提高农药的使用水平。

2.1 对症下药

要根据防治对象选择适当的农药,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的关键。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一般分为病害、虫害两大类,病害又分为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线虫性、生理性的病害五大病害,要认清病害和虫害,做到对症施药。

2.2 有针对性地施药

针对性地施药主要是施药时要根据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病虫害发生的特点,确定植株不同的部位来进行施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比如说有的是根系的病害,结果从叶片进行施药喷药,那肯定效果不好,这样的情况下采用灌根施药,才是最好的[3]。

2.3 适时合理地使用农药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指标,严格地控制最佳防治病虫的时期,就叫适时用药。一般在多种病虫害发生时要明确主要防治什么病虫害。因为很多病害是混合发生的,要确定主治某种病害,兼治某些病害,不能主次不分。另外,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再进行防治,每种病害或虫害的发生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因此,在防治上要根据病虫草害的防治指标来施药,不能一见病害就防治、一见虫就喷药。实际上少数病虫害的存在未必是一种坏事,有时候它们还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不能错过最佳的防治时期,害虫一般都是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虫3龄前进行防治,这时它的身体比较弱,这时农药施用效果比较好。一般还有好多真菌性病害,通过空气传播或水滴传播,所以在发病的初期就要进行防治,特别典型的就是霜霉,一旦稍微发病马上就得防治,因为它速度很快,这时候通过用最少的药剂量就达到了防治的效果。

2.4 农药的最佳用量

最佳的用量就是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之下所需要的量,即要用最少的量达到最大的防治效果。农药的施用量应根据药剂的性能、不同的作物、不同的生育期、不同的用药方法来确定,不能随意地增加或减少使用量。虽然通过防治也可以达到一点病害没有,但是这得多用很多量和多付出很多劳力,这样是很不合理的。所以说防治有个合理的阈值,达到这个值之内就行了;盲目减少药量达不到防治效果,贻误最佳防治时期。但现实生活中更多存在的是有事没事打一遍药,存在打“放心药”现象,随意加大药剂量和增加用药次数,不但浪费农药,增加成本和用工时间,还对天敌造成危害,而且还很容易对环境形成农药残留。对于某一些病害的话,很可能因为病害的生命周期很短,很容易发生突变,增强抗药性。

2.5 轮换交替用药

为什么要进行交替使用?因为对一种防治对象长期、反复使用一种或同一类型的农药,极容易引起病虫害的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为了减少、减缓病虫害对农药产生抗性,对防治对象要轮换、交替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剂,以防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达到经济有效的防治效果,比如可以选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交替使用。

2.6 农药的混配要科学合理

为了达到一定的防治目的,将2种或2种以上的农药混合在一起施用,叫农药的复配混用。这样能扩大防治谱,兼治不同的防治对象。注意配药的时候要科学,例如配制乳剂时先兑水10倍以上,兑水先稀释然后再加足量的水,不能一下灌进大桶里,防止配制不均匀。还比如配制药液的时候有条件的话尽量把水稍微沉淀净化一下,尽量使用清水,一些浑浊的水带有泥浆或者矿物质特别多的话,是影响药效的,很容易和药产生拮抗作用,降低药效。

要正确合理地使用混配农药。农药混用的原则一般是:要在保持原有农药的有效成分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到它们有互相增效的作用,必须保护好农药良好的物理性能。因此要注意:一是混合时不能让混合的农药产生物理和化学的反应;二是混合后对作物不会产生影响,不要把作物本身也钝化了;三是混合后没有拮抗作用,即互相混合了反而降低了效果,就是拮抗作用;四是混合后它的毒性不能增加,就是不能把毒性累积起来增加了。另外要注意,如果混合不当的话,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混合作用,还会引起药害和毒害的发生,所以说混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2.7 注意安全间隔期

以蔬菜为例,安全间隔期是蔬菜最后一次施药的时间距离收获的天数,称为安全间隔期。主要是防止最后一次施药对蔬菜产品造成农药的残留,这是减少农药残留、防止农药残毒的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同的蔬菜种类和农药,使用季节不同,种植的场地不同,安全间隔期也不同。在蔬菜生产中,要随时做全程记录。

2.8 使用最新式的施药器械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是重大病虫害的统防统治不仅依赖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安全使用,更依赖于科学的施药方式和高效植保机械的推广和正确使用。农药、药械、施药技术是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的3个重要环节。因此尽量使用烟雾机、农用无人机等最新式的施药器械,有着省药、省水、减少污染、作业效率高、防治效果好、施药人员安全系数高等好处。

3 对农药概念认知的问题

近几年,关于“有毒”农产品的新闻不断出现,市场上充满了对农药的恐慌情绪,很多消费者在购买蔬菜、水果时,甚至将有没有用过农药作为选择标准。农药有这么可怕吗?正常的农业生产会不会造成农药残留进而导致对人体伤害?

3.1 农药的毒性

农药对生物体毒害的性能和程度称为农药的毒性[4]。毒性大小通常用动物试验的LD50表示,LD50是指杀死50%试验动物总体的有害物质、有毒物质或者是游离辐射剂量。其数值愈小,毒性愈大;反之,数值愈大,毒性愈小。各种化学农药之间的毒性差别很大,可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5类。所以并非平常所见的所有农药都是高风险的有毒物质,有的农药的毒性甚至比吃的食盐的毒性还要低一些。在农业生产中即使使用一些高毒或剧毒农药,只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农药的合理使用准则进行安全操作,也不会发生中毒或慢性中毒或致癌这些残留事件。实际当中发生的中毒事件一般都是违背了农药操作使用规则造成的[2]。

3.2 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在生物体内、采收的农产品中、环境中(土壤、水、大气)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2]。农药残留量是随着时间和环境不断的改变来降低的,所以在农业生产当中只要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来进行施药,一般不会超出安全阈值,一般来说对食用者是安全的就称为“农药残留未超标”。至于农药在环境当中的残留,比如说在土壤、水分中的残留,是指环境对农药最大的负荷量,即一定的地区、一定的期限内保证环境不要受到破坏。一般只要不超过最大负荷量,农药对于环境的安全,也说它是合格的。

3.3 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环境主要包括土壤、大气、水这3方面。一般说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是指农药在环境当中,它的最大负荷量如果超过了安全阈值,开始引发环境当中质量发生了变化,这样就认为它发生了环境污染。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取决于农药的毒性、用量这2个因子,并非使用了农药就一定发生环境污染。即使使用高毒农药,只要把它的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一般来说它就对我们的环境不会造成影响。相反,即使我们用的一些低毒农药用量过大的话,同样也会造成危险。有的时候农药在土壤或大气或水当中,它能通过一些降解作用或水解作用而逐渐降低到最大负荷量之下。一般只要农药不超过环境允许最大的负荷量就不会影响农业生产了[4]。

猜你喜欢

负荷量化学农药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化学农药安全绿色发展探究
日本计划到2050年将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半
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利多卡因负荷量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浅析学校体育课中的运动训练负荷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