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生活
2021-12-03严寒,闫洁
茶之源
茶的生物学或植物学概念为: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在植物分类系统中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而“茶叶”则是指山茶科茶树嫩叶和芽经过加工干燥后的成品。从植物学的分类上看,人们常说的苦丁茶和茶叶其实不是一种门类,茶叶属于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它的叶边缘有明显锯齿,有明显叶脉,叶脉呈互生状,网脉由叶缘又回生形成封闭网状脉,一般主脉有7—13对。
茶叶当中的物质成分主要包括茶多酚、咖啡碱和茶氨酸。其中茶多酚是茶叶区别于其他植物的很重要的一类化合物,且是茶叶保健功能的首要成分。除了茶多酚,茶叶中还含有咖啡碱和氨基酸,人们平时所喝到的茶的苦涩味就是茶多酚,苦味是咖啡碱,而喝绿茶的时候会觉得非常的鲜爽,则是茶氨酸带来的口感。
此外,苦丁茶并不是植物学意义中的茶,它是属于木犀科女贞属的植物或者是冬青科植物的叶子。而山茶花同属山茶科,茶叶树属于山茶目,茶花属于杜鹃花目,茶花只能观赏,不能制作成茶叶。
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上最大的红茶的出口国是肯尼亚,斯里兰卡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红茶产地之一。而中国则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根据历史考证:地球冰川侵袭,许多山茶科植物被毁灭,而中国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未遭冰川覆盖,因此保留了许多古代植物。因此,云贵高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大茶树和现存野生大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区。
中国的西南地区除了有大批的野生古茶树,还有更神奇的“古物”——化石。1981年,贵州茶科所的刘其志先生在贵州普安、晴隆两县交界处首次发现了茶籽化石。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测定距今200万至500万年。
茶的传播主要通过四种方式,一是通过来华学佛的僧侣和遣唐使,将茶带往国外。二是通过古商路,以经贸的方式传到国外,如唐代时,长安与回纥进行茶马交易。三是通过派出的使节,将茶作为贵重礼品馈赠给出使国。四是直接以专家身份去国外发展茶叶生产,如清末时宁波茶厂厂长刘峻周带技工去格鲁吉亚种茶。
茶之饮
按照茶的发酵程度,茶分为六大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
绿茶:贵州是以绿茶为主的,贵州著名的绿茶有都匀毛尖、湄潭翠芽、雷山银球茶等。白茶:白茶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有一句话叫“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是指白茶放的时间越长,它的内含物质会转换,香气也会随着改变,从开始的花香慢慢转换为枣香。黄茶:黄茶有一个工艺,叫做“闷黄”,闷的过程就要靠经验来掌握,所以对制茶人要求比较高。青茶:青茶则是人们常说的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主要产地在福建、广东等地。红茶: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主要饮用的是红茶,并且通常会添加牛奶、蜂蜜等。黑茶: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广西、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黑茶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茯茶、千两茶、黑砖茶、三尖等)、湖北青砖茶、四川藏茶(边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云南黑茶(普洱熟茶)、广西六堡茶及陕西黑茶(茯茶)。
从历史发展来看,饮茶方式的演变分为四个时期。首先是汉魏六朝时期,晋郭璞《尔雅》注说:“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到了唐代,陆羽的《茶经》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一本茶著作,当时喝茶还要加葱、姜、桔子。中唐以后,煎茶法盛行。煎茶不加佐料,顶多加点盐调味。然后是五代、宋时期,五代的茶以团饼为主,饮茶除承继隋唐时期的煎、煮茶法外,又兴起了点茶法。点茶法不再直接将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中的茶,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一边向茶碗中注入沸水一边用茶筅(一种用细竹制作的工具)搅动,茶沫上浮,形成粥面。最后是元明清时期,元朝的茶以散茶、末茶为主,明朝叶茶(散茶)独盛。
泡茶法起始于隋唐,由于煎茶法的兴起和煮茶法的存在,泡茶法在唐代并不普遍。明朝陈师《茶考》载:“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细茗是指茶末还是芽茶目前还不清楚,总而言之,不加佐料,直接投茶入瓯,用沸水冲点,杭州一带俗称“撮泡”。明清的泡茶法继承了宋代点茶的清饮,不加佐料,包括撮泡(杯、盏泡)、壶泡、功夫茶(小壶泡)三种形式。泡茶法蕴酿于隋唐时期,正式形成在16世纪末叶的明朝后期,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朝前中期,流行至今。
我国少数民族的饮茶方式则有以下几种:一是土家族的擂茶,将绿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频频舂捣,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姜、草药,加水煮沸。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药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饥。二是纳西族的“龙虎斗”,用茶和酒冲泡调和而成的“龙虎斗”,是解表散寒的一味良药。先用开水把茶叶在瓦罐里熬浓,把茶水冲放到事先装有酒的杯子里与酒调和,有时还加上一个辣椒,喝完全身便会热乎乎的,睡前喝一杯,醒来会精神抖擞,浑身有力。三是盖碗茶,这是四川等地的饮茶风俗,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四是沙罐茶,具体为将小砂罐置于火塘旁烘烤,等砂罐烤温热了,再把茶叶放进去,手握砂罐在火上慢慢摇晃,等砂罐内的茶叶散出馨香,将滚开水冲进砂罐里,盖上罐盖,闷上三分多钟,砂罐茶便沏成了。我国三峡一带的老百姓醉心于砂罐茶,贵州毕节地区亦有此风俗。五是白族的三道茶,三次用不同配料泡茶,为“一苦二甜三回味”,喻示着人生有苦有甜,苦尽甜来,令人回味无穷。头道茶为苦茶,把茶叶放入小陶罐中用小火烤至微黄并有清香味时,再向茶罐内冲入沸水,泡成浓酽的茶汁倒入杯中饮用,此茶味浓且苦,故称苦茶。第二道茶为甜茶,它是由茶叶嫩芽和核桃仁、烤乳扇、冰糖蜜饯或者蜂蜜等用沸热的开水冲泡而成。此茶甜滋滋的,故称甜茶。第三道茶为回味茶,它是由茶叶嫩叶加生姜片、花椒、桂皮末、红糖等用滚烫的开水冲泡而成。六是藏族的酥油茶,将茶叶捣碎,在锅中熬煮后,用竹筛滤出茶渣将茶汁倒入预先放有酥油和食盐的桶内,用打茶工具在桶内不停地搅伴,使酥油充分而均匀溶于茶汁中,较高档的酥油茶还得加上事先就炒熟的碎花生米、核桃仁或者糖和鸡蛋。
茶与生活
在我国古代,茶叶主要是作为药用、食物的补充、饮料等为人们所利用。三国以前,茶作为饮料、食品、药物等物质形式被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从而形成茶文化,由此有了茶文化的启蒙。魏晋南北朝是我国饮茶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也可以说是茶文化逐步形成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传播到长江中下游,茶叶已成为日常饮料,用于宴会、待客、祭祀等,南朝的齐武帝萧赜在临终前下诏书说:“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西晋文人杜育专门写了一篇歌颂茶叶的《荈赋》,是中国茶文学的开山之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第一次全面而真实地叙述了中国历史上有关茶树种植、培育、采摘、冲泡的茶事活动,是研究茶文化的珍贵资料。
在我国的饮茶史上,向来有“茶兴于唐,盛于宋”之说。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到了唐代,饮茶风气已普及全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三教九流、士农工商,都加入到饮茶者之列。唐代集茶文化之大成者是陆羽,他的名著《茶经》的出现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它是当时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著作,对中国茶叶的生产和饮茶风气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陆羽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茶圣”“茶神”。
宋代茶文化的兴起,是中国历史上茶文化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那时皇宫饮茶之风盛行,茶仪礼制形成;在文人中也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组成的“千人社”;在民间,茶文化也是生机勃勃,慢慢形成了都市茶文化;茶文化在文化艺术方面成就突出,琴棋书画皆融入茶事之中。明清时期茶文化开始逐步普及,表现为:明代“废团改散”促进了茶及茶文化的发展,中国茶文化主流由文士茶转向民间,“工夫茶艺”完善,明清茶著、茶画丰富,采茶戏出现。
从唐代开始,关于茶的散文小品出现,如张又新《煎茶水记》、王敷《茶酒论》,宋元明清茶的散文较多,特别是以拟人手法描写茶叶的散文更是脍炙人口。著名的有苏东坡《叶嘉传》、元代的杨维桢《清苦先生传》等等。小说的题材出现于唐代,而盛于明清,到了近现代有长足的发展,也有不少与茶叶有关的内容穿插在故事的情节当中,贴近生活,非常的亲切。李汝珍《镜花缘》,吴敬梓《儒林外传》,都有不同程度的评茶论茶、以茶待客、作茶祭祀、聘礼、赠友的情景。当代王旭峰《茶人三部曲》也是一部较有影响的作品,通过描述清末江南一位茶商世家的变化,反映了近现代中国茶人的命运。
关于茶的书法,则有尺牍条幅、中堂对联、横披长卷和册页扇面。其中,尺牍条幅是指古人对信件便条的称呼形式,其语句精炼而通俗贴近生活,最能反映作者的性情,大多采用行书或草书。怀素《苦笋帖》,苏东坡《新岁展庆帖》和蔡襄《精茶贴》,都是有关茶事的尺牍精品。
关于茶的绘画,代表的有唐代《萧翼赚兰亭图》《宫乐图》以及表现民间茶文化的《斗茶图》和表现宫廷茶文化的《文会图》。综上所述,琴棋、书画、诗歌、茶器装点了茶,茶也装点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