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策略分析
2021-12-02陈宇皓
陈宇皓
摘要: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财务管理渗透在整个过程中,由筹资和投资至平时的运营和分配利润,各个环节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国企”)也存在一系列的风险,财务管理风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财务管理风险涵盖了投资、筹资、回收资金、分配等风险,尽管风险客观存在、不可消除,可是通过实施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可以减小风险的危害性。因此,新形势下国企应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策略,从而强化风险管控,降低经济损失率,确保国企顺利摆脱财务危机。本文主要对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策略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策略
1导言
国企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制约正常的经营活动。因此,财务风险管理成为国企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但市场竞争激烈,国企自身能力不足的状况下,财务风险管理往往存在较多问题,除了抗风险能力薄弱,很多国企对财务风险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有效执行力。当财务风险发生时,难以灵活应对,很容易让自身陷入财务风险困境。所以,当前国企应当尽快分析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2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意义
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具有以下特征:客观性、不确定性、相对性以及全面性。这些特征的外在表现,意味着财务风险管理存在很大难度,同时也间接表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通过相关实践证明,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具有以下几点意义:其一,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财务风险管理属于财务管理的一种,国企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积累经营效益,继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其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下,企业竞争激烈异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须从内部入手,强化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立足市场,寻求生存空间。高质量的风险管理往往意味着企业有着高水准的管理手段,具备内部管控的能力,同时风险也意味着企业有发展的空间,能够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3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造成风险的原因
3.1国企财务管理工作者风险管控观念较差
国企从出现之后即担负了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职责,一开始都是财务部门跟政府部门指导生产经营,财政拨款是国企的关键资金来源。在这一背景下,国企的财务管理风险观念较差。国企忽视财务管理,以及风险管理观念较差,较易导致财务经营不力、债务危机、资不抵债等现象,从而使国企面临严重比较的财务风险,最终不利于国企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国企财务管理部门忽视生产和营销等部门的作用,从而未曾增强风险管控观念以及很好地防范财务管理风险。
3.2缺乏有效风险预警机制
国企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要求在财务管理活动中,要做好风险防范准备,当风险出现后能够及时应对,以降低损失。然而很多国企侧重经济效益的获取以及业务活动的开展,对于财务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并未形成有效预警机制,导致后期财务层面会出现风险叠加现象。通常来说,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需要由专业人员实施,而很多国企专业财务管理人员较少,缺少风险预防能力和财务管理同时具备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员,致使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很多财务风险问题难以灵活应对。在没有规范化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引导,缺失完备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依据下,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危害会增大,从而会影响国企正常的经营活动。
3.3国企缺少完善的内控制度
新形势下,外部市场环境迅速改变,常常使国企面临相应的财务风险。例如,法规政策、资源、投资等环节出现改变,而这些外部环境的改变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实现国企应对能力的持续增强,才可以引导企业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国企跟私企相比,其具备资金、人才培养等环节的长处,然而财务管理内控工作缺乏将制约国企内控水平的提升。并且,国企各部门间缺乏信息交流,营销部、经法部、财务部、人资部之间的有效交流机制未普遍建立,造成财务工作者难以对国企各部门的信息进行准确地把握,从而使国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受到影响,这可能会造成未扣预付款和重复付款等现象,从而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
4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策略
4.1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第一,强化国企全面预算管理。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发挥对财务资金的实际约束效应。从各部门的预算编制抓起,提高预算编制的可信度、准确性,充分发挥预算对实际资金收支的指导作用。此外,完善预算执行反馈机制,强化预算与实际资金支出间的差异性分析,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提供参考;第二,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将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效果与职员绩效进行结合,不断提高风险防范的质量,调动职员工作热情,保障企业资金安全;第三,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其一,强化企业各类信息的分类管理,及时获取会引起风险发生的各类信息资料,便于企业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其二,结合企业自身建立个性化风险预警指标,实现风险分层管理,达到降低风险程度的目标,以控制经济损失。
4.2完善国企内控制度
国企应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涵盖业务组织现状、实际业务程序等)梳理自身存在的主导风险种类,实现内部控制领导组织机构的完善,制定一套符合国企制度的内控制度,以及确保该制度跟国企以后的发展战略相适应。为了确保内控制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要求董事会、管理层、所有职能部门等在其中参与,且在内控工作中担负有关的职责,基于一致参与的形式推动内控制度的执行,以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财务信息质量,从而推动企业对一系列经营风险的防范,最终实现理想的生产经营效果。与此同时,实施有效的监督策略,即监督内控制度的执行过程,确保稳步落实一系列的内控制度,从而实現国企内控制度执行力水平的整体提升。此外,国企还应创建通畅的互动交流机制,确保各部门间能够及时交流信息,也有助于财务管理部门对企业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便于发挥财务分析的指导作用,从而综合把控国企的人员流动、货物流动、资金流动等动态,为国企实施一系列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支持。
4.3创建安全系数达标的财务监管制度
国企有必要对财务管理人才做出统一监督和管理,并且参照国企自身的经营状况以及市场经济局势,创建出完整可行的财务监管制度,用以管控国企的资金使用状况,随时可以掌握国企每一个项目的开展状况。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国企在创建财务监管制度时,应当加大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程度,构建出信息化的财务监管平台。如此便可借助网络优势随时监督管控国企的财务状况,查找出潜在的财务风险因素,在极短时间内选用实效性强的措施,防范和应对财务风险,将各类风险要素彻底的消除在萌芽之中。这些既是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企财务管理的基础,可以有效地帮助国企规避财务管理风险。
结束语
总之,目前国企财务管理中依旧面临普遍的风险性,这不利于国企的和谐与稳定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国企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变化,然而,财务管理风险依然是当前国企面临的重大难题。因此,国企管理层必须认识到当前国企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思想上高度重视,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积极采取措施,如增强风险防范观念、高度关注投资监管工作、创建科学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完善内控制度、深入明确财务管理的主体等,从而提高国企财务管理的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推动国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茜.基于新形势的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策略研究[J].财经界,2019(35):223.
[2]方俊.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防范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20(12):114-115.
[3]李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防范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20(24):140-141+148.
[4]董蔚.基于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策略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1(0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