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护理干预降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
2021-12-02佘山山
佘山山
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护 理干预降低ICU气 管插管非计划 性拔 管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这一年间,从我院收治的ICU气管插管患者,共66例用于本次的研究,以患者的入院顺序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成各有33例的两组实施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应用强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 性拔 管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要更低,(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护理满意度要相对更高,(P<0.05)。结论:对于ICU气 管插管患者的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其非计划 性拔 管率,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值得推广。
关键词:强化护理干预;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
ICU是危重病情患者的病房,且对患者的最为有效救治方式,便是气管插管,但是往往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非计划的拔管行为,而损伤患者的气道,造成患者的窒息,乃至病情恶化直至死亡。因此在临床对患者的治疗期间,需要配以科学、可行性的护理干预用于辅助,其中强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是对常规护理的弥补与优化,更利于降低患者的非计划 性拔 管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及护理的效果【1】。基于此,本文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这一年间,从我院收治的ICU气管插管患者,共66例用于本次的研究展开调查,下面为具体的临床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这一年间,从我院收治的ICU气管插管患者,共66例用于本次的研究,以患者的入院顺序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成各有33例的两组实施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男患者有33例、女患者有30例,年龄在28岁-60岁区间,平均(36.11±6.02)岁;而观察组患者应用强化护理干预,分别有32例的男患者、31例的女患者,年龄在26岁-62岁区间,平均(40.19±7.44)岁。所有患者均接受ICU气管插管治疗,且由患者本人及家属全部知情本次调查,并自愿参与。经统计学分析临床中两组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等资料,差异无意义,可以比较(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做好患者病室內的清洁、消毒工作,同时展开健康宣教等。
1.2.2观察组患者应用强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的通知医生进行救治与处理。同时为患者调整好作息时间,保障其良好的睡眠质量。②在患者意识清醒时,护理人员可采用语言、手势、文字或视频等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ICU气管插管相关知识的宣教,让患者认识插管的目的及作用,尤其是自行拔管所产生的危害。另外,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如若感觉到恶心,或者咽部梗阻等症状,要进行呼吸调节,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运动、呼吸操,来稳定其情绪,改善肺功能。③护理人员可采用多层棉布特制的约束带,对患者的肢体加以约束,并控制好松紧度,保持患者的舒适感与安全性,而针对昏迷或躁动的患者,需要使用胸带进行固定,来预防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行为。④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夜间及凌晨的巡视,其中夜间时间为23:00-2:00,以及凌晨6:00-8:00这两个高危时段,医院可安排专门的看护人员,去检查患者的气管插管深度、固定情况等。
1.3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两组患者出现的非计划性拔管行为。同时通过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表,共100分,来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包括十分满意:分数超过89分;满意:分数在59-89分;不满意:分数低于59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中数据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对比组间计量、计数,分别以t、X2用于检验,差异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非计划 性拔 管率进行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 性拔 管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要更低,(P<0.05);可见下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护理满意度要相对更高,(P<0.05);可见下表2.
3.讨论
由于ICU患者的病情较为危急,需要快速的救治,而往往存在呼吸困难的患者,要以气管插管的方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一旦患者的气管脱落,或者因为患者自身的因素拔出器官,都属于非计划性拔管行为,不仅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多变、恶化,严重可造成其死亡。
因此临床上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来减少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其中强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是对常规护理的有效补充与延伸,以此为患者提供一系列的护理服务与干预措施。基于此,为了进一步证明其护理干预的效果,本文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这一年间,从我院收治的ICU气管插管患者,共66例用于本次的研究,以患者的入院顺序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成各有33例的两组实施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应用强化护理干预展开调查。由研究数据所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 性拔 管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要更低,(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护理满意度要相对更高,(P<0.05)。由此可见,对于ICU气 管插管患者的护理,临床应用强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最佳,可有效的预防患者的非计划 性拔 管行为发生,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白璐璐. 强化护理干预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9,017(002):284-285.
[2]郭静. 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原因及护理对策[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05).
[3]丁彩霞. “三联护理”对ICU气管插管患者排痰及肺部感染率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11).
[4]桂毅.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32).
[5]安慰,段秀卿,李颖,安鹏,李飞.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35).
[6]杨金芹,蒋会琴. 家属参与危机管理在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05).
[7]高艳. 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研究[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05).
[8]程艳.护理干预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12).
[9]姜红丽.强化护理干预策略在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5(03).
[10]彭远帆. 循证护理在减少ICU患者人工气道意外拔管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