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研究

2021-12-02王仁飞

决策探索 2021年20期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民办高校

王仁飞

【摘要】大学生党员是我国青年学生群体中的杰出代表,是我党开展基层建设工作的中坚力量。民办高校是我国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其培养的大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后备力量,民办高校大學生党员需要以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要求来严格规范自身。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现状,并探讨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全面实施从严治党、推动党组织建设。在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党性锤炼是党员保持政治理论水平、保持思想道德纯洁性的根本性保障。大学生党员是党基层建设的有生力量,但从当下我国党员队伍自我改造与完善过程来看,民办高校中的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相对薄弱,严重影响了个人的综合发展,制约着我国“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加剧以及网络新媒体平台的不断拓展,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交锋,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党性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此,需要不断开展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党性研究工作,永葆大学生党员思想的纯洁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现状

(一)入党动机

如今,民办大学中有部分大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并非是为了追求共产主义理想、提升自身的政治修养,而是为了满足发展需求,更加关注入党后给自身带来的利益,有着较为明显的功利性倾向。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入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为了追求自身的政治优越感。民办高校内的个别大学生在参与学生工作后,产生了较强的虚荣心,认为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能够彰显自身与他人的差异,区分自身与“普通学生”。

二是为了步入社会后更好地求职。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日后的求职应聘环节中,以大学生党员的身份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或应聘有着“党员优先录取”规定的岗位时,有一定优势。因此,部分大学生为了获取一份满意的工作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

三是来源于同学方面的压力。看到同班同学为了入党积极筹备时,部分大学生也选择随大流填写入党申请,对于为什么要入党或是入党这一行为本身的意义并没有深刻的认识。

四是来源于家庭方面的压力。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选择入党是因为自己家庭内有多名成员为共产党员,所以自己也选择入党。此外,也有大学生父母遗憾自身未能入党,便把期许强加在子女身上,最终这些大学生被动接受来自父母的期望申请入党。

(二)政治理论学习

大学生党员需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但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入党后并未积极开展理论基础学习,导致其党性修养水平不高,无法达到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甚至个别大学生党员缺乏基本的党性修养认识。

(三)党员角色定位

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历史使命的引领者,需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但民办高校内的个别大学生党员在入党之后表现不佳,对于自身的党员角色定位极为模糊,对于党组织交付的任务推诿了事,缺乏个人使命感。

二、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路径

(一)借助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大学生党员的政治修养

如今,高校内绝大部分大学生是在相对安逸的环境中长大,他们有着极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为了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选择将申请入党作为一种筹码,在进入党组织后又表现出极为冷漠的政治情绪,无法实现对其党性意识的有效锻炼。为此,民办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党员选拔过程中,需要选择入党动机端正的优秀分子,确保其入党后具备良好的政治追求以及进步的政治理念。进入党组织之后,要不断组织大学生党员开展民主生活会,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强化廉政建设,提升大学生党员对于党组织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二)借助学习强国平台锤炼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而言,强化自身党性修养的首要前提为思想入党,因此,大学生党员要积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模式,转变思政类课程枯燥乏味的学习现状。利用中宣部推出的学习强国平台来强化大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实现大学生党员思想意识强化路径的创新,让大学生党员能够随时随地开展理论学习,激发大学生党员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通过开展志愿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新生党员构成的主力军,强化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能够确保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为此,要不断开展志愿活动,增进大学生党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加强其对于党组织的认同感。同时,要不断完善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体系,针对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党员开展不同类型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最大程度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专业优势,强化志愿服务的专业性。

(四)通过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强化大学生党员信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强调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艰苦奋斗精神。为此,要加强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工作,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帮助大学生党员能够真正从思想上入党。同时,做好党支部组织的作风廉政建设工作,凝聚广大青年的力量,明确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力戒腐朽思想对于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帮助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结语

总之,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党员队伍中最具生机活力的群体。为此,要不断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使其能够顺应社会时代发展需求,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吴月.红色文化运用到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8):31-32.

[2]林海棠,罗绮华,肖为.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论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6):130-131.

[3]宗顶侠.信息时代医学类高职高专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路径研究[J].科技风,2020(11):258-259.

[4]徐婕.认识与思考“两学一做”背景下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路径[J].才智,2019(36):25.

[5]陈华蓉.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弱化与提升[J].现代交际,2019(17).

[6]胡泊.高校学生党员发挥引领作用的实施路径[J].文存阅刊,2021(13).

【本文系2021年西京学院庆祝建党100周年基层党建工作研究课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研究”(XJDJ20211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民办高校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树立党章意识 加强党性修养
传承耀邦家风 增强党性修养
汲取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强大力量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