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身型翻译教学构成要素探索

2021-12-02徐蕾张威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具身认知翻译教学

徐蕾 张威

摘    要:具身认知理论开启了“第二代认知科学”。文章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具身型翻译教学将“脖子以上的学习”与“脖子以下的学习”相结合,融合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媒体、环境五个要素,为开展翻译教学提供创新思路。

关键词:具身认知;具身型教学;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1-0038-02

一、引言

随着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深入,研究重点逐渐从行为研究转向认知研究,再到后认知研究、“后认知主义”[1]。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幽灵盘旋在认知科学实验室的上空,这个幽灵就是具身认知”[2]。具身认知“代表了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取向”[3]。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代表的具身认知与多个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包括心理学、生物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并与当今迅猛发展的神经科学、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关系紧密。多学科的融合发展为诸多领域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本研究以具身認知理论为基础,分析翻译教学中将大脑学习和身体学习融为一体的具身型教学元素,为开展有效的翻译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二、从具身认知到具身型教学

以具身认知理论为观照,认知基于身体、源于身体。学习是一种认知、心智活动,心智是一种身体经验。身体的物理体验制约了心智活动的性质和特征[4]。具身学习是心智、大脑和身体共同作用的过程,尤其强调身体的参与作用。在具身学习中,心智活动一旦启动,大脑和身体就会共同接收和处理信息,配合心智活动形成新的认知。具身学习要求大脑和身体同时参与学习,接收信息触发的生理系统丰富,形成认知的速度更快,认知的复杂程度更高。具身学习强调学生动手参与、亲身实践,同时建立大脑和身体体验及记忆,相较传统只有大脑参与的学习,具身学习的效果更佳。

具身型教学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引用现代技术,从只启动学生大脑的“脖子以上的学习”到“全身全反应”,强调交互式具身学习。

三、具身型翻译教学构成要素

从具身理论和翻译教学特点出发,具身型翻译教学由五个要素建构而成,包括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媒体以及教学环境。五个方面相互作用,氤氲聚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

(一)教学内容

具身认知活动分为即时性具身认知活动和结构性具身认知活动两种。即时性具身认知活动强调快速、连续,是学习者的直觉性反应,更加随机和富于变化。结构性具身认知活动强调回顾、反思,是学习者循序渐进的学习活动,更加稳定[5]。

翻译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即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在翻译教学活动中,具身认知活动的即时性与翻译实践学习的特点相符,学习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翻译任务,独立完成或与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结构性体现在理论学习中,学习者对翻译理论深入理解,结合翻译实践进一步反思,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逐渐建筑起稳定的翻译能力。

在具身型翻译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定兼顾即时性和结构性,并在与学生、教师的互动中不断优化。

(二)教师

在具身型翻译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负责设计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各种互动,启发学生思考,给学生答疑解惑,为学生创造情境,搭建实践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依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学习水平通过各种互动教学活动呈现出来,并作用于各种互动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其他学生产生影响。不论是生生互动还是师生互动,教师都是在场的。教师是具身型教学的灵魂,需要完成的工作更加具有方向性。

根据翻译实践教学互动性强的特点,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具身理论中身体对认知产生巨大影响这一特点,如在教室中多走动,融入到学生群体中,缩短教师与学生的物理距离。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学生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难点、如何解决难点、还存在什么问题等,并适当给予学生指导与点评。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共同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身体距离近了,心理距离也会缩短,营造出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三)学生

具身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效果受大脑和身体共同参与程度的影响。在具身型翻译学习中,学生要素有两个特点。

第一,学生学习动态化。学生除了调动大脑,还需要身体各个部分的配合。眼和耳要看和听教师的讲解,接收媒体设备中的各种讲解和材料的信息。上肢除了记笔记,还需要操作电脑。在某些时刻,学生甚至会发生身体的位移,如在小组讨论、协同翻译中。

第二,学生学习互动化。具身型翻译教学强调学生的互动性,即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首先在师生互动方面,学生是课堂活动的核心,教师教学的意义体现在对于学生的评价及指导。对于翻译理论,学生可以通过书本或网络获得,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学,总结、提炼重点和问题,教师针对难点问题集中解答。而对于翻译实践,师生互动的焦点在翻译思路、翻译反思。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加深了认识和理解,教师也更加明确教学重点,不断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另外,相比师生互动,学生间平等的关系使生生互动更加放松、真实。翻译强调合作和互相学习,在生生互动中,通过分工完成、分享、讨论、辩论等协作式学习,学生能够相互学习并取长补短,提高自信,激发创造性思维,增添学习的动力,提高社交能力。

(四)媒体

从主、客体角度看,教学活动中主体是学生与教师,客体包括教学内容、媒体和环境。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在场,身体和大脑同等重要,具身型翻译教学关注与身体有关的媒体要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翻译课堂中使用的媒体越来越丰富、智能。现在已经应用到的媒体包括电脑设备、穿戴设备、无线网络、虚拟技术设备、远程视频等,眼动仪、核磁共振仪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翻译教学及研究中。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媒体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媒体把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有形、无形地连接起来,助力翻译教学。

(五)教学环境

具身认知认为:“认知是嵌入环境中的智能体的实时的适应活动,其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中的变化,它是诸多分散的和局部的交互作用的涌现的产物,其过程是动力的、非线性的,展现出混沌之特征。”[6]认知过程发生于有机体与环境的互动与耦合,认知是被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塑造出来的[7]。认知与身体密切相关。身体是处于某种环境中的,身体是环境的身体,不论是自然环境、人造情境,还是虚拟环境,都能够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引发身体感受,影响甚至决定人的认知。

具身学习是身体和大脑共同作用的结果。身体与大脑在一定的环境下发挥作用、有效互动,从而完成学习行为。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媒体共同建构了具身型教学环境,使整个教学活动处于一定的场域之中。具身型翻译教学环境特点如下。

第一,具身型教学环境强调整体性。环境促进学习者大脑和身体的统一,同时促进了师生和生生的互动。教学环境不但包括传统的学习设备等,其外延相应扩大。学习地点、温度、光线、大小、学习时间等都纳入考虑范围,而学习氛围、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较大。大脑和身体、教师和学生不是割裂开的各个部分,而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共同完成学习活动。

第二,具身型教学环境强调生成性。知识不是生而存在于心智中,而是需要大脑和身体共同作用。在与世界不断的碰触中,在各种实践中,逐渐生成各种认识。身体和大脑与环境发生作用,促进了知识的学习,并不断重建新的学习环境。环境是生成的,是由师生、生生互动及具体课堂表现产生的,超越了预先的设计。

翻译实践中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更好的答案。教师在课前准备好翻译实践的译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翻译过程的解读可能会超出教师的预期。具身教学环境接纳学生的各种译文,通过翻译思维分享、小组译文互评等活动激发学生思考,内化翻译理论内容。整个学习环境开放性强、形式多样、资源丰富、方法创新,并接纳各种变化。

第三,具身型教学环境强调情境性。情境认知首先是社会性的,认知的产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在学习抽象复杂的翻译理论时,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翻译实践中情境的设计非常重要。通过在一定情境中的互动,学生能够对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有更深刻的认识,把学习引向深入。

四、总结

具身认知理论的勃兴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动力。在具身型翻译教学中,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媒体和环境整合运行。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构成认知活动的核心。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教学内容和教师之间通过媒体的沟通相互作用、彼此对话,完成了知识的传递、理解和更新。学生在认知上取得进步,教师在此过程中深化了原有认知水平的发展,教学内容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补充和优化,新的知识不断涌现和生成。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媒体共同构建了环境,教学环境随着认知活动的不断进步而完善、升级。教学过程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多向的互动和建设。

翻译教学可以有效应用具身理论,整合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媒体与环境要素,创建各种具身产生的条件,强化学生的具身效应,使学生完成主动体验式学习,拓展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Calvo P.,Gomila T..Handbook of cognitive science:An embodied approach(Eds.)[M].San Diego:Elsevier Ltd,2008:7.

[2]Goldman A.,Vignemount F..Is social cognition embodied?[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9(4).

[3]葉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5).

[4]叶浩生.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J].教育研究,2015(4).

[5]郑旭东,王美倩,饶景阳.论具身学习及其设计: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9(1).

[6]李恒威,黄华新.表征和认知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6(2).

[7]叶浩生.认知心理学的实用性转向[J].心理科学,2020(3).

猜你喜欢

具身认知翻译教学
具身认知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教学反思
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同步行为对合作行为的促进作用
身体对心智的塑造:具身认知及其教育启示
具身认知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运用具身认知理论 开拓新型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