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故事,识多面人物
2021-12-02刘婷
刘婷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 能从多个角度认识王戎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 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 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教学难点】
从多角度認识王戎,了解人性的复杂性。
【教学过程】
一、智慧少年——引入王戎
(一)古代智慧少年
出示“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匡衡凿壁借光”等图片,说说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二)引入王戎
古语云:“智者自有惊人之举,少年自当勤勉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另外一位少年天才——王戎。
二、人如其名——初识王戎
(一)书写课题
教师板书“王_________ 不取道旁李”,空出“戎”,让学生补充板书,其他学生点评要注意哪些书写要点。
(二)名字寓意
师:父母给孩子取名字时往往寄托了美好的愿望,如“吴杰”(班级学生名字),他爸爸妈妈肯定是希望他长大后会成为一位杰出的人才。
1. 出示“戎”字的文字演变、图片、寓意。“戎”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战争的意思。
2. 结合这些信息,你觉得王戎的父母希望他长大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武者风范,将领之才)
3. 补充积累有关“戎”的四字词语,抄在书上。
(三)质疑课题
让学生针对课题提出疑问,带着疑问学习这篇课文。(预设:王戎是谁?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李?)
三、以貌识人——趣识王戎
(一)多角度认识王戎
出示书本插图王戎、漫画王戎、电视剧王戎、雕塑王戎、书画人物王戎、游戏卡片王戎等图片,并配以诙谐幽默点评语,如“我是聪明小子——王戎”“戎眼灿灿,如岩下电”“我是抠门老汉——王戎”“我是雕塑——王戎”“我是画中主角——王戎”“我是游戏人物——王戎”“我是影视剧人物——王戎”。
(二)王戎简介
王戎(233—305),字濬冲,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祖父王雄曾任幽州刺史,父亲王浑任凉州刺史,家族显赫。王戎十五岁便与父亲的好友阮籍成为忘年之交,阮籍携其入竹林之游,与嵇康、刘伶、山涛、向秀、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后来,袭父爵,成为西晋大臣。
四、学习课文——深识王戎
(一)多形式朗读
1. 出示画有停顿节奏的课文,教师范读。
2. 学生练习读两遍。(提示:要停顿、有节奏,读出轻重缓急,语速适当)
3. 调动朗读能力强的学生示范朗读。
4. 同桌互相读,并给出点评和建议。
5. 指名读。男女合作读。
6. 去标点读,竖排读,繁体字读,原文版读。
7. 填空背诵,两两背诵比赛,尝试全文背诵。
(二)小组讲故事
1. 小组讲故事。
(1)请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结合注释,小组中每人尝试讲述一句话的意思,可以互相补充。
(2)一起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 小组选举代表讲故事,其他组学生可以评价与补充。
3. 教师指导重要字词意思,三处“之”的意思。
(1)“诸儿竞走取之”指代李子。
(2)“人问之”指代王戎。
(3)“取之”指代李子。
(三)对比人物形象
1. 通过补充人物心理的方式,对比看到李子时,王戎和其他小孩的不同反应。
(1)面对同伴的疑问,王戎是如何回答的呢?想象一下他们的语气与神态,说一说。
同伴( )地问:“王戎,你为何不折枝取李?”
王戎( )地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你能读出他的语气吗?
(3)和同桌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
2. 讨论: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教师补充时代背景:战乱年代,饥荒)
3. 你从中可以看出王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说说理由。(预设:有自己的想法,不盲从,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聪明善思,冷静理智)
4. 学生说生活中类似事例,或教师列举事例,让学生说说遇到这样的人会怎么做。(预设:表扬他;鼓励学生以优秀人物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处处留心皆学问)
5. 回答课堂伊始的问题,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李?用原文回答。(预设:“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师点拨:一个七岁小孩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做出逻辑如此严密的推论,可以说是十分聪明了。
(四)表演小故事
1. 师:这则文言文其实是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故事,我们来演一演这个故事吧。
2. 分好角色。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故事中有哪些角色?(王戎、诸小儿、别人、李树、叙述者)
3. 学生自由组合,上台表演,教师评价,相机指导学生表演到位。
(五)多面看王戎
联系哲理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引导学生要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要全面地了解人物,了解人性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1. 出示几则有关王戎的文言文,师生共读。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
“王戎女适裴頠,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悦。女遽还钱,乃释然。”
2.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注释,体会文意,你认为王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至少写三点。预设:聪明、勇敢、精明算计、贪鄙的吝啬鬼……)
五、阅读推荐——寻找王戎
(一)了解《世说新语》
出示《世说新语》书籍图片。教师介绍:《世说新语》由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二)观看故事
播放《世说新语·雪夜访戴》故事视频。类似于这样的故事在《世说新语》这本书中有很多,全书有一千多则文言文,全是有趣的小故事,请同学们课后找来读一读。
六、布置作业——延伸课文
搜集更多《世说新语》里的故事或视频,试着读一读,并和大家分享。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经过三年级《司马光》《守株待兔》等小古文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些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本课在巩固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并通过补充人物反应、对话、心理等方式引导学生丰富故事内容。整个教学设计从众多历史智慧少年引出人物,再通过姓名、外貌、他人评价、各种图片多角度识人,最后通过小古文材料的拓展丰富人物形象,力求向学生呈现出一个立体丰盈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到人性的复杂性与多面性。
课堂容量比较大,于是笔者设计了前置预习学习单,将课文预习要求、历史智慧人物、作者的生平简介、小古文材料对比阅读等信息前置,让学生提前思考,提高课堂效率。四年级的学生是九到十岁的儿童,他们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认识还处于简单化、肤浅化的阶段,对人物的认识往往只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让他们知道一个智慧善思帅气的少年也会有其他面的性格特点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引导学生了解人物形象的多面性这个方面只能做一个初步的启发。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官田学校 责任编辑:林彦 刘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