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落实历史核心素养
2021-12-02修石
修石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责任意识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课主题“选才与治吏”刚好能与“立德树人”相契合,教师可以责任意识的渗透为主线展开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及知识的连贯性,把本课教学设计为“立国之基·选才——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治国之本·治吏——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两个部分,突出教学中的立德树人作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家国情怀。
关键词:历史教学;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教学案例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现行教育应该坚持德育为先。高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责任意识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课为例,该课主题为“选才与治吏”。选才选德,“德”是选才的重要标准,这与党的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相契合。由此,笔者以责任意识的渗透为主线展开教学。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课的设计意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课教材设计为三个子目,分别从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按时序性讲起。这样的设计虽然能更突出历史时空观念,让学生按历史发展进程掌握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的制度建设,但也存在线索不清晰、教学重点不突出的问题。
基于此,笔者根据课标要求及知识的连贯性,把本课教学设计为两个部分:立国之基·选才——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治国之本·治吏——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这样设计不仅没有影响政策发展的连贯性,而且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线索不清晰、教学重点不突出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制度的产生与变化是有继承性与发展性的,又能突出教学中立德树人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家国情怀。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课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本课知识整体把握角度导入新课。
师:大唐名相张九龄说“治国之本在治吏,吏治则国治。”“吏治”的首要任务就是用什么人,“治吏”的实质是怎么用人。“用什么人”不仅关乎对人才的选拔与价值评判问题,而且是现实政治状况下多方利益博弈妥协的结果,是立国之基;“怎么用人”则涉及对官员的考核与监察,是治国之本。基于此,我把本课整合成两部分。
师:第一部分为“立国之基·选才——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重在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更迭过程及特点。在任何时期人才的培养与选拔都是国家管理的重中之重,如本次高考改革就采用了学生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愿选科的方式,其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所以,同学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变兴趣爱好为学科专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师:第二部分为“治国之本·治吏——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包括官员的考核和监察。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强了对腐败分子的治理,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位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处理。所以,身为中学生的我们不仅要做守法公民,也要做社会的监督者。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份责任意识,一起走进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设计意图:通过张九龄的“治国之本在治吏,吏治则国治”分析选才与用人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把握本课脉络。同时,在课前就注意责任意识的渗透,突出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讲授新课
1.立国之基·选才——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1)世官制、荐举功劳制
教师出示西周(图1)、春秋时期(图2)、战国时期(图3)的形势图,并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师:(问题1)分别提取图1、图2、图3中至少两条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生:(圖1)都城在镐京、分封众多诸侯国,这与西周时期定都镐京,且在西周初年依据宗法进行分封的情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西周。
生:(图2)这一时期晋国已经不存在了,出现了韩赵魏三国,主要诸侯国是齐楚秦燕赵魏韩等国。各国为防范外敌入侵修筑了长城。这与战国时期三家分晋、战国七雄相互兼并的社会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战国时期。
生:(图3)都城在洛邑,主要诸侯国中有晋国,中原地区仍然有少数民族聚居。这与西周灭亡后周平王迁都洛邑,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争霸战争,民族交融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春秋时期。
…………
师:(问题2)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说明当时选拔官吏的标准、特点及影响。
生:西周至春秋时期实行世官制。选官标准为血缘,特点是与分封制、宗法制相结合,影响是贵族世代垄断高官形成贵族政治。
生:春秋至战国时期实行荐举功劳制。选官标准为才能和军功,特点是缺乏制度化的选官途径,影响是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设计意图:利用先秦时期三幅形势图设计问题,引出先秦时期的社会状况,并分析该时期选官制度的依据及特点,让学生知道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更迭有其历史时代性,各具特点。同时,培养学生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素养。
进入秦朝,基本沿袭了战国时期的选官制度——荐举功劳制,同时采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选官方法。教师引入材料辅助说明——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出自《韩非子·五蠹》)
师:先秦法家主张专以国家政策、法令为教育内容。“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法吏”也担负起宣讲法律、执行君王旨意的使命,其实质就是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师:荐举制主观性较强、缺乏制度化标准,军功爵制也只适合战争状态,因此秦朝荐举功劳制是一种适合战争状态和临时状态的官员选拔方式。当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王朝巩固后,这种选官方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于是,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应运而生。
(2)察举制
教师介绍汉武帝时期察举制的含义: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其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学生根据察举制的含义概括察举选官的过程。
生:地方官员察访本辖区内贤良人才的舆论评价与为官能力,推荐给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合格者中央予以任用。
生:察举制包括常科和特科两大类。常科最主要的是察孝廉、举茂才:“孝廉”是最重要的一科,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举茂才,往往与孝廉并称,表明其重要性,选拔智略出众的优秀人才。特科包括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官员的选拔主要依据品行和才能。察举制适应了汉武帝时代加强大一统国家中央集权的需要,保证了官员的来源渠道及综合素质。
之后,教师出示材料:
到东汉后期察举制出现严重问题,其原因有三:一是察举主要靠地方舆论评价,由于汉末中央集权衰弱,豪强势力兴起,地方舆论被豪强名士所垄断,国家在地方的选人权沦丧;二是察举制本身腐败重重,察举中的沽名钓誉、营私舞弊、选举不实被社会诟病,所谓“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民谣就是对汉末察举的嘲讽;三是汉末大乱,察举原所依赖的乡里社会秩序被破坏,人员流动杂乱,察举失去了所依托的社会基础。
——《〈国家与社会治理〉教师教学用书》
师:根据材料并结合察举制的内容,说一说察举制的特点并做出客观评价。
生:(特点)特点是以才能和品德为依据,由地方官推荐取士。
生:(积极评价)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汉代选拔官吏的标准;扩大了官吏来源,为汉统治提供官吏人才,扩大统治基础;适应了汉代加强大一统中央集权的需要。
生:(消极评价)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任人唯亲,察举制弊端显露,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汉末战争频繁,士人流散,察举制度失去社会基础,事实上难以实行。
(3)九品中正制
由于察举制的种种弊端,公元前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由中央选任中正官,依据品行、才能、门第品评人物,按品授官。教师出示以下两则材料:
《宋书》记录了实行九品中正选官制度的这种最初目的“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晋书·段灼传》
关于九品中正制的弊端,西晋段灼在上晋武帝表中指出: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与察举制相比九品中正制的特点并做出客观评价。
生:(特点)是维护门阀士族政治利益的工具。
生:(积极评价)以才品人,起到了選贤举能的积极作用;由于中正官为中央派出,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生:(消极评价)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用人局面。
设计意图: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同为推荐选官,但是选官的主动权察举制在地方,九品中正制在中央。这一选官制度的变迁也体现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强化的过程。利用材料分析两种选官制度并进行适度的对比,旨在加强学生对两种选官制度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及历史解释素养。
南北朝以来,随着封建经济发展,庶族地主的势力加强。庶族地主、尤其是中小地主为了维护和扩大其经济利益,迫切需要打破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积极要求参政。虽然九品中正制在汉末大乱的情况下,为官员选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但这种制度在本质上是对世家大族妥协的产物,为此隋唐时期的统治者需打破门第取士的标准,打击门阀世族势力,创立新的选官制度,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4)科举制
隋唐时期的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科举意为分科考试举人,其中以考儒家经典的明经和兼考诗赋、对策的进士为最重要的两科。应举者不限财产、门第,允许“投牒自举”。考试一般每年举行,合格后获得任官资格,再由吏部考试,通过者正式进入官员系统。“取士不问家世”“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隋炀帝时期,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武则天时期,扩大了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科举制在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员选拔的垄断。不过还有许多不成熟的方面,例如士族在把持、操控科举上仍然具有很大优势。至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完善。教师出示以下材料:
宋朝确立三级考试制度,有地方选拔的“乡试”,全国性选拔的“省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试之前,被指定的考官全部进入贡院,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或会见亲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糊名”“誊录”,避免辨识字迹,防范录取中作弊。考试内容出现了章法、格式相对固定并适于考试的“时文”,它的作文体例为考生和考官提供了相对客观、标准的评价框架,但是忽略了思想见识,实际开了明清八股文之先河。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师:依据材料分析,与隋唐相比,宋代、明清时期科举制有哪些特点?
生:形成严密的考试制度(确立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程序更公平、公正(限制考官活动,试卷一律“糊名”“誊录”);宋代出现的“时文”体,测试方式相对客观、标准,易操作(但其考试程式也渐趋僵化)。
生:明清时期是科举制走向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步入衰落的时期,其重要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与学校制度相结合。国子监与各府州、县学是人才储备的摇篮,其学习内容与科举科目对应,二者呈现出合流趋势。二是形成三级考试制。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考中者称为贡士。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由皇帝主持,通过者为进士,又称甲榜。甲榜分三等,其中一甲榜有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三是考试采用八股文。八股文专从四书五经中命题,以理学家的注解为标准答案,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组成,格式固定。
…………
师:在明朝科举考试中采取南北卷制度,请同学根据《历史纵横》,谈谈你是怎样看待这一制度的?
生: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背景下,科举录取的公平性(科举录取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明朝最终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为后世借鉴(沿用)。
师:(小结)1898年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光绪帝诏准。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正式废除了。
设计意图:根据隋唐至明清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及科举制产生、完善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科举制产生的背景,认识到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都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进而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合作探究,教师出示以下材料:
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
——王炳照《中国科举制度研究》
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钱穆《国史大纲》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科舉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科举制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科举制对当时和后世有怎样的影响。
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通过考试举才,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和尚文重学的社会风气。
生:(消极影响)明清考试科目和内容,不出儒学的范畴,八股取士更是束缚思想,摧残人才;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于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知识阶层热衷追求功名利禄,缺乏科技研究人才,阻碍中国科技进步,使中国落后于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科举制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培养学生辨证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知道科举制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同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之后,进行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完成表格。(见表1)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古代各时期官员选拔的制度、标准、特点进行归纳,同时总结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更迭过程及特点的同时,知道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与该时期的时代背景相关,同时培养学生概括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2.治国之本·治吏——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1)考核
教师根据教材中“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木牍《集薄》”进行知识拓展:中央的重要官吏和地方的首长,每年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上报国君,并把木券剖分为二,国君持右券,臣下持左券。到了年终,官吏必须到国君那儿去报核。国君根据右券亲自考核,或由右丞相协助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上计制度”的建立,意味着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的加强。
学生根据知识拓展及教材内容知道秦汉时期官员考核的主要办法,即“上计制度”的考核流程。(见图4)
师:隋唐时期,官员的考核较之前更加成熟。隋唐尚书省下设吏部考功司,专门负责考核,同时有配套的法律保障。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规定:考绩由尚书省吏部负责,考课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考核评定分三等九级,综合考评这几年的政绩以决定升降与奖惩。考核标准分为“德”和“能”。
师:明清时期官员管理制度日趋严格,又向着君主专制的方向发展。考核方面,由吏部尚书和御史台都御史主持,明朝的考核分为考满、考查两种方法。具体内容比较简单,采用流程图的方式完成。(见图5)
师:清朝吸取了明朝后期考核制度松散、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在考核标准上偏重于惩办腐朽。其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官员。大计是对地方总督、巡抚及其下属官吏的考绩。
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根据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内容,总结其特点。
生:设有专门的考课机构;考核方法与考核法规完善;考课内容全面,既考察经济和社会指标,也评判官吏的道德才能;据考核结果奖惩激励;监察监督人员介入考核过程……
(2)监察
师:秦朝的中央监察机构是御史府,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朝廷百官。在各郡派驻一名御史,称“监郡御史”,这标志着我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正式确立。汉承秦制,在中央仍设置御史大夫。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郡国的监察,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个监察区,置十三州部刺史。前期对于防止地方分裂割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巩固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后期刺史改称州牧、太守,职权进一步扩大,拥有地方军政大权,变成了割据势力,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导致国家分裂。
师:隋唐时期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地方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宋代在中央承唐制设御史台,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在地方监察制度方面,建立了与路、府州二级相适应的监察体系。其在路上建立监司,府州一级设置了通判,与知州同领州事并专门负责对知州的监察 。
师: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监察机关御史台改成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使等,专职弹劾百司。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由御史台模式转变为督察院模式,标志着监察制度的职能和权力的重心已完全放到了对臣下的监督、控制上来。
三、教学总结与反思
在备课和上课之后,笔者重新审视了对本课的设计,进而认真思考本课对日后教学的借鉴意义。
(一)认真研读课标,精心选择史料
优秀的教学设计要从研读课程标准、深挖教材内容、整合教学结构、确立教学目标做起。本课内容的设计就是笔者在认真研读课标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的二次整合,进而突出学习目标与德育目标。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需精心选取有针对性的史料加以补充说明,让历史课更有“历史味儿”,真正做到以理服人。
(二)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取舍史料
有效的教学过程是指基于教学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心智成长的过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更迭过程。由于《中外历史纲要(上)》对这部分内容已经有所介绍,所以我在授课时更多地采取史料教学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分析史料,得出结论。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制度的产生与流变是有继承性与发展性的,而且有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至于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部分,由于内容比较简单,所以预留时间不长,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这也是对统编版教材使用的大胆探索——敢于取舍。
(三)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课程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教师不仅要加强学习,更要养成总结与反思的习惯,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及自身的教学体会,及时对课程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更快成长,将立德树人做足做实。
参考文献:
[1]行冬梅.立德树人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11).
[2]吴伟.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传授与历史素养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3(8).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