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分析
2021-12-02张传欣
张传欣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浮来山街道卫生院,山东 日照 276511
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集中发生于育龄期女性,且发病率较高。在患者发病过程中普遍存在月经量增多、继发性贫血、下腹坠胀以及腰酸背痛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以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但通过对以往临床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传统开腹手术创伤比较大,且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使患者康复周期延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预后康复效果[1]。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上逐渐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到子宫肌瘤治疗过程中,并且获得显著临床效果。基于此,本次实验研究将以对比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为目的对84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84例子宫肌瘤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4月-2020年10月期间,并结合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42例。对照组年龄范围在24~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28±1.21)岁;疾病类型:单发性病变21例,多发性病变21例。实验组年龄范围在26~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41±1.18)岁;疾病类型:单发性病变23例,多发性病变19例,P>0.05提示两组患者基本信息不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具体措施:首先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同时全面掌握患者子宫肌瘤位置及具体情况,确定手术切口,彻底切除其子宫肌瘤,然后实施闭合处理,最后关闭腹腔,给予其常规抗感染治疗。
实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体措施:首先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予以全麻,待麻醉起效后辅助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然后将举宫器置入患者阴道中。同时,医护人员需要在患者脐部上缘行横切口,长度为1cm,并采用气腹针进行刺穿,建立人工气腹,然后置入腹腔镜,在全面掌握患者子宫肌瘤大小、位置以及数量基础上开展后续手术措施。另外,医护人员需要在患者下腹两侧各做0.5cm及1cm切口,借助超声刀将假性包膜切开,彻底切除患者子宫肌瘤,并选用双极电凝方式予以止血处理,最后进行缝合以及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①由医护人员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②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感染、盆腔粘连以及肠梗阻发生情况,通过具体数据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2结果
2.1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见表1。
表1 手术指标对比
2.2对照组患者切口疼痛、感染、盆腔粘连以及肠梗阻总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疾病,该病集中表现为月经异常、贫血、引导分泌物增多、尿频以及尿急等,在疾病的不断发展影响下,极容易引发不孕不育及流产,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癌变风险[2]。
传统开腹手术是子宫肌瘤常见的治疗方式,具有应用范围较广、临床疗效显著等特点,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局限性,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新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并有效打破传统开腹手术的局限性,这种新型技术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优势,充分满足现代医学发展需求,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疾病康复时间,而且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率[3]。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显著缩短其疾病恢复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可行性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