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应用分析

2021-12-02王丽娟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31期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康复训练

王丽娟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华山卫生院, 山东 青岛 266200

脑梗塞指的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性疾病、脑组织局部坏死性疾病,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心律失常等疾病有着极大的关联。脑梗塞患者突然发病,存在着智力障碍、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症状反应,脑梗塞偏瘫对于家庭、社会而言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患者负性情绪明显,心理问题较多,需要护理人员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不同患者的病情不同,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选择应用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设法优化患者的护理效果,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才能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使诊疗工作的推进更顺利,诊疗计划的执行更高效。基于此,本文具体研究了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应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产生的主要作用,呈现的临床效果,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100例符合“脑梗塞”诊断标准的患者[1],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分组可知: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6:14,年龄区间为48~76岁,平均(55.00±1.26)岁;实验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40:10,年龄区间为51~84岁,平均(57.69±2.00)岁。

1.2护理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化的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努力做好用药指导工作、并发症预防护理、护患沟通等工作。为实验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待患者病情稳定下来后,及时开展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主要内容为:

1.2.1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有效指导 展开分阶段性康复训练,如先卧位、再站位、后行走等。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语言的鼓励,以免患者产生心理负担,负性情绪发生演变,难以取得最优化的训练效果。依据不同患者的耐受情况,给予他们不同长短的过渡时间,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计划的具体实施要更利于患者的疾病康复。

1.2.2定期开展患者的肌力测验 协助患者更好地进行肢体活动,确保他们熟练掌握活动技巧、训练方法等,同时产生自我保健的意识。定时训练,循序渐进增加训练时长,有效调整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方案,并将患者患肢二次损伤的风险性降到最低。

1.2.3站立训练、步行训练等要求患者坚持30分钟左右 关注患者的活动情况,保护患者安全,有效防止跌倒。家属可从亲情护理的角度出发,鼓励患者坚持训练,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与护理人员协调配合,继而为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提供多重保障[2]。

1.3效果评价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患者临床护理质量、肌力测验结果、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统计分析。之后应用专业软件SPSS 22.0处理各项数据,计量资料实施卡方检验,并以p<0.05代表组间结果差异性的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质量、肌力测验结果、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的比较,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综合评分指标的比较(分)

2.2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针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给予了满意度评价结果,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

2.3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统计分析,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统计(%)

3 讨 论

脑梗塞的发病原因相当复杂,选择应用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加强优质护理干预,及时开展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旨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常规化的护理服务,需要护理人员认真改进护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为他们脑功能的康复训练、肌力恢复、语言障碍、行为障碍、智力障碍的快速康复等提供有力支持[3]。研究可知: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评分较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高达(93.83%),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1.96%),综合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继续深入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对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脑梗塞偏瘫康复训练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