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2021-12-02杨辰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31期
关键词:肌群康复训练障碍

杨辰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脑卒中为临床急症,患者发病后,脑组织、神经由于缺氧或者缺血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虽然经过积极的诊疗,可降低临床死亡率,但会遗留各种神经功能障碍[1]。其中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发病后出现的一种吞咽困难症状,患者饮食摄入困难,会引发营养不良、呛咳、误吸等风险,需要给予积极的干预。早期康复训练是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干预方法[2]。作为患者的陪同人员,其家属在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本研究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家属参与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抽取的7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均于2019年6月-2020年5月接受治疗,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8~75岁,平均(58.3±4.8)岁。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45~73岁,平均(58.9±4.3)岁。分组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由专业的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每天进行康复训练,并进行健康教育。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1)对患者家属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知识讲解,并进行康复训练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考核合格后可开展护理干预。(2)心理康复训练,利用患者家属的特殊身份,指导其多陪伴患者,通过心理及经济支持,提升患者治疗及康复的信心。对患者进行安慰,减轻其孤独感,并给予患者鼓励,保证其康复训练的依从性;(3)吞咽功能训练。①刺激训练,采用冷冻的棉签,蘸取少量水或者食醋,温度保持在4℃左右,对患者咽喉部进行反复的冷刺激及酸刺激,形成反射。指导患者进行空吞咽训练,每天数次,10~20min左右,利用患者家属的便利,不断实施刺激训练。②肌群训练,为防止咽部肌群萎缩,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口、面部、舌部肌群的主被动训练,通过面颊部按摩及口腔开合运动,舌头360°伸缩、转动,提升患者咽喉部肌群的运动。③屏气发音训练,指导患者吸气后屏气,呼气发音,每天反复多次。(3)摄食训练。指导患者保持坐位或者将床头抬高垫起,保证患者身体前屈,以简单的流食或者果汁喂食,一小勺为每次喂食量,患者吞咽成功后,指导其空吞咽几次,保证食物全部吞下。喂食时注意速度,避免呛咳、误吸。

1.3观察指标

1.3.1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变化 以摄食-吞咽功能障碍评分(VGF)评估,评估时间点为护理前及护理2个月。

1.3.2评估患者住院并发症 包括误吸性肺炎、营养不良。

2 结 果

2.1患者吞咽功能变化评估 观察组及对照组护理前VGF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VG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吞咽功能变化评估分)

2.2患者住院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住院并发症误吸性肺炎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患者住院并发症对比[n(%)]

3 讨 论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医疗技术的发展极大的降低了临床死亡率,但遗留神经功能障碍的概率仍较高,对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影响比较大[3-4]。因此,必须引起临床的重视,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保证患者恢复效果,从研究中发现,患者家属的身份比较特殊,大部分时间陪在患者身边,相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于患者更加亲近,且接触时间更长[5]。在护理工作中,邀请患者家属参与护理,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家属参与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护理人员干预基础上,对患者家属进行规范化的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和技巧。并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护理人员的协助及指导,对患者实施心理康复训练、吞咽功能训练及摄食训练。通过不断刺激患者的心理、咽喉部肌群及吞咽功能、摄食能力,可有效提升患者短期康复效果。

研究结果中,患者的短期预后及吞咽功能改善效果,说明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家属参与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完善预后。

猜你喜欢

肌群康复训练障碍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跟踪导练(四)2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核心肌群
——稳定身体的“磐石”
更正
跨越障碍